新常态下流通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
2016-06-27张一思
张一思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这个时期的经济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新常态,所谓的新常态经济是相对于旧常态经济而言的。新常态经济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做出更新,对于供需矛盾等突出的经济问题进行解决。新常态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提升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是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本文在新常态视角下对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给出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以期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 流通产业创新能力 评价 提升路径
问题的提出
习总书记在2014年首次提出“新常态”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指出新的思路。在新常态经济下,服务业、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发展更为迅速,给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强劲的驱动力。相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来说,流通产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流通产业对于新常态的适应度及如何提升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评价进行的研究和探讨明显增多。其中,学者张华平(2011)主要基于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投入与产出以及创新环境和成长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创建BP神经网络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周德发(2012)从服务行业的特点以及创新的内涵出发,结合制度和技术的相关知识,创建了服务行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申静和周峰(2014)分别运用相关评价指标对高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做出了评价。以上学者和专家虽然对部分省份通过一些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专门对于流通产业的研究却十分稀少。流通产业作为我国实施的刺激消费的政策之一,是制造业、商业的基础,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之一,对于我国的经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其创新能力的研究也成为了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发展创新能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核心,而且也是各行各业的发展核心,流通产业作为经济建设当中的中流砥柱更是如此。本文对我国当前新常态下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其提升路径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索。
流通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概况
新常态下虽然我国流通产业当前的销售额增长速度减缓,但发展劲头依然强劲。流通产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店铺的发展陷入了衰减期,很多实体店面纷纷关闭。RET 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5年第一季度期间,我国关闭的大型百货总数达到了38家。这个数字能够很大程度的表明当前实体店铺的困境。网络购物的C2C以及B2C的零售模式因为方便简捷深受网民喜爱,逐渐成为了主流的消费模式。CNNIC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的规模已经高达3.61亿。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传统商业模式开始从实体店到线上线下结合的流通方式进行转变。
当前很多传统流通业通过建立自身的网站以及通过连锁并购等方式来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67%的连锁百强企业已经开展了网络零售,并且都在加快对新的经营渠道的探索,努力摆脱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低以及创新能力差的现状,开始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整和适应。另外,社区商业作为流通产业的构成之一,在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很多项目都值得推广,例如赶集网的“赶集好车”、顺丰嘿客以及京东商城的“拍到家”,都是社区商业的新型商业模式。不仅如此,我国的实体零售业开始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功能齐全、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购物中心发展较快,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购物中心已经开业的有4000家;小型超市以及便利店让社区居民以及小城镇居民的生活十分方便,提供了各项服务,发展也十分迅速。而且我国当前的便利店在城市中的平均数为59家,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数相差甚远,说明了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流通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1.指标选取和设计。本文通过参考现有的研究文献,并且结合流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流通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流通产业指标构建的过程当中,尽量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经典文献中的主要方面包含在其中。
依据构建流通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目的,并且结合系统内在的作用机理,将系统分解成由多个评价指标组成的多层系统。本文建立的流通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分别是流通产业当前所处的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水平、科技文化水平、市场开发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根据二十多位流通领域专家的研究打分,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现阶段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且探究出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创新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应对这些不足之处的方法和路径。
2.确定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及过程。指标设计完成之后,对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进行确定,通过对二十多位流通领域的专家以及二十多名流通产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100%。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问卷数据进行一定处理,并且通过对saaty1-9标度方法的采用,对准则层以及指标层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通过这些分数来构建我国流通产业当前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的指标判断矩阵。然后对其进行整理以及对调查结果选取众数,利用合法求解判断矩阵,然后求得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以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和一致性检验,并确定出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应权重,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全过程都是通过excel2013来实现的(本文忽略具体的演算过程)。通过层次分析法最终能够确定我国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评价矩阵,并且得到指标以及综合权重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然后,将同层次各个因素和上一层的各个因素两两进行判断对比,之后就会形成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例如准则层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对各级判断矩阵求解完毕之后,利用合法求解判断矩阵,就可以得到各评级指标的权重,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后,就可以得到权重矩阵,如表3所示。
把所有权重确定以后,对专家的打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的结果满足一致性检验(过程略)。
(三)流通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1.评价结果汇总。评语的等级包括了五个方面,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以及非常不满意。利用这些评语,通过让20名流通产业专家以及20名流通产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进行评语记录,通过对各个评价等级的统计,然后与总人数进行对比所得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数据,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模糊评级矩阵。根据所得的模糊评价矩阵,明显可以看出四十多名流通产业的专业人员对于我国当前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满意程度,如图1所示。
当前我国在流通主体方面以及流通网络方面的创新能力较低,专家满意度低,分别为41%和45%。而且仔细研究所得数据和各项内容发现,专家和学者对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满意度最低的主要集中在现代化管理、流通产业品牌化、城乡商业网点比例以及区域购买力和区域的开放程度等,不满意程度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有些高达百分之六十。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首先对这些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解决。
2.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上文建立和整理的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研究体系,作为衡量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的标尺,结合上文的层次分析结论,对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不足之处进行说明。
首先,现代化管理程度低。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满意度仅达到了40%,现代化管理程度低以及效果差主要因为我国当前流通产业的管理机制落后,具有流通产业知识的专业人员稀少,而且产业当中的竞争手段较单一,这三点原因造成了流通产业现代化管理程度低,创新能力弱的局面。流通产业内部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式现代化程度不够,都将会给企业的工作方式以及一些管理理念的实施带来巨大困难,让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带给企业以及整个行业巨大的资源损耗和利润的流失。而且专业的流通产业工作人员是唯一能够确保新技术的推广以及新设备操作的人群,也是唯一能够确保整个流通产业的现代化管理实现的团体。这个影响流通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最大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流通产业品牌化创新不足。在以上AHP(层次分析法)当中,创新能力的不满意度达到了50%。可以从两方面具体进行分析:一方面体现在零售业方面,因为零售业品牌化发展需要一个很大的前提是零售商自身规模以及网络都要到达一定程度,只有兼具市场号召力和良好企业形象的零售商才有可能创立自有品牌,使零售业品牌化程度加深。然而当前由于商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绝大多数零售商的市场优势不稳定,很多大型商场已经到了关闭的绝境,对于它们来说,强化自身品牌,带领整个零售业步入品牌化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产品方面,农产品在流通当中也十分缺乏品牌化,因为农产品市场本身属于高度同质化的市场,存在高度均质的问题。缺乏创新能力而且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不对其做深入挖掘,发现其特有之处,就会导致农产品市场同质化加剧,市场贡献率降低,更大程度上加剧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
再次,城乡商业网点比例失调。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商业网点的失调让城乡之间的商品配置矛盾加剧。众所周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人均收入以及消费水平也相应的低于城市。农村商品较少而且分散,近两年我国广大农村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人均增长水平超过城市,其发展潜力可见一斑。城乡商业网点规划比例需要根据城市与农村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需要与其发展规律相符合。例如商业网点的结构、规模以及布局等都需要按照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对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人居营业面积等进行规划。当前城乡之间的商业网点比例严重失调,对于其涉及到的区域商业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基地以及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调整和建设都缺乏积极性,这会导致城乡之间的商业网点比例进一步失调,让处于新常态下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最后,相比外国商业资本,我国流通产业缺乏体系建设创新。在当前的新常态下,国外商业资本开始自由地进入我国国内市场,给我国流通产业带来巨大挑战。从外资商业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外资商业不仅很有可能对我国市场流通主体造成直接冲击,还能够导致国内一些中小流通企业遭遇根本性打击。我国零售业态到目前为止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与进入我国的外国商业资本相比的话,依旧存在很大差距,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缺乏创新,对于国外商业资本的过度模仿以及追捧,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国流通产业的止步不前,或者远离科学的指导,出现更多的流通力量分散、流通功能不全以及流通主体不强等种种问题,导致我国流通产业在未来遭受到更大打击。
新常态下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一)对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进行创新改进
流通产业发展规模的改进创新,首先,要注重对流通产业财政资金补贴机制的完善和创新,财政资金补贴机制完善以后,对于流通产业的整体发展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不再遭遇资金困境;其次,将流通产业发展当中的制度性障碍尽可能的化解和消除,就当前的流通产业零售商存在的市与场的分离现象,导致了零售存在市场秩序缺失以及过度竞争的隐患,需要对零售、零批等关系之间进行协调发展;再次,加强对流通产业竞争环境的改善,对于流通产业的门槛要适当降低,促进流通产业在数量上的飞跃,与此同时需要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管控,力求从质上也实现飞跃;最后,对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进行创新,需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战略情况,因地制宜的构建对外的崭新格局,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创新提供更多机会。
(二)对流通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创新改进
新常态下,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加强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优先发展流通产业涉及到的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检测检验以及信息技术,力求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进步,带动流通产业中的传统服务模式进行信息化更新,以达到改造升级创新改进的目的;其次,我国政府相关政策需要向流通产业倾斜,将部分投资重心转移到流通产业中,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效利用,为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有力支持,成功构建更加完善和高效的流通线路,能够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最后,为流通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的法律政策支持,流通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会发生各种纠纷事件,常常会触碰法律的边缘,当前关于流通产业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完善,应加快规划和制定,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持。
(三)对流通产业相关的知识转换能力进行创新改进
知识是创新的力量,知识转换能力就是创新改进的开启键。首先,对于流通产业的教育经费、研究经费以及科技支出都应适当提高,这不仅能够为科技发展注入活力,更会加快流通产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流通产业的研究成果的产出率,促进知识创新效率。对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运用和推广,则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增加动力,增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其次,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流通产业领域相关知识的工作人员,提高流通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加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新常态下,人才战略是应对市场竞争以及产品竞争的最有利策略,应更加注重流通产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以及资金的双重支持;最后,对于流通产业品牌化创新不足的现状,应该提倡流通企业发展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战略会让流通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分散化的同时逐渐出现流通实力的区分,具有更强的实力在国际市场上与世界品牌一争高下。
参考文献:
1.梅蕾,崔林影.新常态下内蒙古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5(10)
2.王鹏,李健,张亮.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5)
3.申静,孟越,杨保珠.中国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J].技术经济,2014(1)
4.刘宇.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路径探讨[J].商业时代,2014(9)
5.仵凤清,李建侠.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
6.高先务,程慧英.八大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
7.俞华,路红艳.物流网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及前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8)
8.常晓然,李靖华.我国流通产业创新政策演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4)
9.王家旭.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2(7)
10.路红艳.政府规制理论对流通领域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
11.周峰.基于市场的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式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4(4)
12.徐振宇.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11)
13.张航,陈怡.福建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