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的构建及提升途径
2016-06-27孙倩茹陈鸿雁周倾楚
孙倩茹,陈鸿雁,周倾楚
(1.河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法律学院,天津 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天津 300401)
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的构建及提升途径
孙倩茹1,陈鸿雁2,周倾楚1
(1.河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法律学院,天津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天津300401)
摘要:大学生领导力研究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国外大学生领导力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我国大学生领导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和词汇问卷调查,构建了大学生领导力模型,包括五个维度:领导感召力、领导决断力、领导前瞻力、领导影响力、领导控制力。根据调查研究,试图探索高校提升大学生领导力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领导力模型;途径
一、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以来,世界上对领导教育的兴趣和关注越来越浓厚,关于领导、领导力培养的论文和书籍也大量出版,许多国家和组织都把领导力看作是一种应对竞争的优势资源,并不断增加对培养和开发领导力的投资。学生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不是具有领导职务和权力,而是包括决策、沟通、协调、执行等多种素质与技能的综合实力。[1]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不是要灌输学生的 “权力至上”的观念,教育目的是要塑造具有社会责任感、领导意识的复合型人才。2011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重点提及学生领导力等品质的培养是培养新时期国家攻坚人才和储备力量的必备条件。
天津市多所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很多各行各业的精英和社会栋梁之才。但是关于领导力教育仍处在尝试阶段,体系尚未健全。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拟在对天津市高校领导力教育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研究步骤
具体研究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步骤
三、实证分析
1. 问卷形成和模型建立
(1)问卷的形成
设计初始《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如表1所示,对京津冀的用人单位进行预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作废10份,有效问卷135份,合格率为90%。(见附录A)。分析问卷,并征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包括院校学工部领导、院系副书记、辅导员等,最终形成了29项领导力词汇的正式问卷《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见附录B)
表1 被试情况统计表
(2)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的建立
通过之前一系列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多次预调研,建立并验证了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由五个维度的29个特征构成(如下图2)。
四、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全面推广领导力教育课程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图2 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的体现,更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当前国内发展现状,传授学生关心的最前沿的时代热点问题。[2]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提升学生政治素质、辨别能力。不仅能保证领导者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对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成为时代的精神领袖起着关键作用。
(2)全面开设领导力理论课程
领导力的理论课程包含的学科非常繁多,知识体系也较复杂,实现理论课程的普及需要高校制定严密的教学规划。首先,保证将专业理论课如《领导学理论》《管理学》设置成全校必修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使大学新生尽早接触领导学基本知识;针对高年级不同专业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如:理工科专业开设《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法律基础》等社科类的课程;针对全校学生开设《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设定为领导力的选修课程,规定学时和计入学分制。
(3)设置领导技能培训课程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建立并验证了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高校应在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五个维度的特点,开设领导技能培训课程。包括如何制定规划和策略、如何正确地做决策、如何应对突发情境、如何提高沟通技能、如何管理冲突、如何建立有效的团队等方面的培训课程。这是大学生获得领导技能的有效途径。
(4)运用各种方法丰富教学过程
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应当充分借鉴心理咨询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相关教学经验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具体包括:聘请社会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展课程学习小组研讨,组织学员进行角色扮演、现实情景模拟,学员领导力技能个性化评估。
2.积极探索领导力开发项目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领导力培养课程,可以在高校营造领导力培养的氛围,让全体学生对于领导力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但课程教学只能满足大学生对于领导力培养的一般需求,如果学生想进一步的提升领导力,还需要高校积极探索特色领导力开发项目。我认为探索新的开发项目必须充分重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前期调研
要设计出一个成功的领导力开发项目,最初的调研工作十分重要。必须组织相关人员成立项目调研组,对调查对象的需求进行分析。方法之一是使用大学生领导力量表进行测评,通过发放、回收、整理和分析问卷,了解到当前大学生领导力水平与模型确定的领导力标准之间的差距,为项目的开发提供有力依据。本文在模型的基础上已经对大学生领导力水平进行了差异分析,总结出项目开发需求是:大学生在领导影响力、领导感召力和控制力方面做得不错,也就是说开发项目应多侧重培养领导决断力和前瞻力。男生的自律性应在项目中多训练,女生的自信心应在项目中多培养;低年级应在项目中多注重培养激励能力、决策能力、大局意识、危机处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高年级应多参加能够提升执行力、服务意识、积极主动、胆识和魄力、开放并乐于接受新事物方面的项目;理工类和经管类的学生应该多参加培养政治素质、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社会责任心、沟通能力等方面的项目。
(2)项目设计
首先,设计领导力教育方案要选择合适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本文构建的大学生领导力模型包含5个维度,以领导力模型为基础进行方案设计,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领导力培养工作。其次,我国高校的领导力开发项目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表象因素的提升,而忽视了对个性特质、兴趣爱好、角色定位、职业发展规划等潜在因素的开发。进行教育方案设计,应充分兼顾这些潜在因素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
3.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作用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是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有效教育方式。高校应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校企合作等实践活动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真实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领导意识和辨识表象的技能,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1)学生党团活动
学生党团组织是培养大学生,特别是学生骨干领导力的重要载体,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党校、团校、马克思主义青年班、团中央社会实践、团日活动等党团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学生干部的领导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学生社团活动
高校学生社团被誉为“培养未来领袖的实验室”,因为这类社团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满足学生多元化文化需要的群众组织,是广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挥自身潜能、全面塑造自我的“第二课堂”,它赋予参与者极大的自主性,是提升大学生通用能力的重要平台。[3]各高校应该鼓励以专业为特色开办社团活动,诸如法律援助协会、国学社、演讲与辩论协会、心理健康协会、创业实践基地、科技协会等,参与其中不仅培养基本技能,而且能促使他们探索和发现自我,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开辟道路。
(3)志愿服务活动
高校学生逐渐开始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服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西部支教志愿者、献血志愿者、奥运志愿者、消防志愿者,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极大提升了大学生甘于奉献、服务大众的领导意识和领导素质。
(4)校企合作、校际交流
高校可以与校外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或实习单位,通过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合作企业中设立部分岗位供学生实习实践。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执行力、决策能力等多种领导素质,潜移默化地锻炼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调查发现,这是目前各高校采用较多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赵国祥.领导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文茂伟,房欲飞.在通识教育中发展大学生领导力:以美国大学生领导教育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8(7).
责任编辑:何玉付
收稿日期:2015-12-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项目批准号:SQ 151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倩茹(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陈鸿雁(1969-),女,河北承德人,宣传部部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1-0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