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陶瓷上的书法

2016-06-27赵帅余斌俊赵帅余斌俊工作室景德镇333000

陶瓷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神韵

赵帅  余斌俊(赵帅 余斌俊工作室 景德镇 333000)



浅议陶瓷上的书法

赵帅 余斌俊
(赵帅 余斌俊工作室 景德镇 333000)

[摘要]

[关键词] 相同 典雅 神韵

一:历史渊源

远古,结绳记事,传达意旨,伏羲画八卦,始具文字形体。仓颉造字,创立中国文字,而我国制瓷起源也很早。史上有“神农氏作瓦瓷”,“昆吾氏作陶”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 文化(半坡类型)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人们不难发现器皿上有作为记事的符号,可以视作是中国汉字的萌芽体现。

近代,随着陶瓷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文化艺术视野的拓展。陶瓷和书法相结合的样式越来越多地出现,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品位也越来越高。

二:宣纸书法和瓷上书法的异同

中国宣纸上的书法始于汉代蔡伦造纸出现后,宣纸大量的生产,随之竹简上的书法和碑文篆刻开始移植到宣纸上。书法开始盛行,形式体式多样。有原来的篆书、隶书开始有了楷书、行楷、行书、草书丰富多样。有名的书法家晋代的王羲之所作《兰亭序》天下闻名。还有四大楷书家: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欧阳修的欧体、赵孟頫的赵体堪称经典,后人多以临摹练习。宋朝时期文学艺术,书法达到极致。宋四家:“苏黄米蔡”,也不断影响后人。

宣纸书法和陶瓷上的书法相同之处都是会用到毛笔书写,但材质有很大的差别。现代我们在陶瓷上写书法,宣纸上写好书法是前提,两者息息相关。

三:艺术特征

陶瓷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其实质来讲,有着相通之处,有着许多共通的文化内涵,有着和谐的审美情趣。

首先两者都是造型艺术,书法是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心绪和品格修养。陶瓷造型则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陶瓷的造型类。

再从审美特征来看,两者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法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又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又远离了自然形象。而“陶者,淘也”,依山取土,以水滤土,和小成型。“陶”字具有人文意味,使得陶瓷作品为精神与文化象征的本质。

其次,从表现特征来看,陶瓷与书法艺术在变现特征来看,陶瓷与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两则都讲究和强调与变化。陶文、铭刻的书法多是随同器型装饰上的需要而自然变化,并不拘泥于行列的整齐。字体大小也不规矩一致,如此反而使人感到体艺多姿,妙趣横生。

秦汉时期建筑上用的“秦当汉瓦”可以看到秦代篆体的统一规范,文字由篆书到汉隶的演变。也表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非常精湛。更说明陶与文字的结合使得“秦砖汉瓦”具有创造性和富于变化性,成为后世书法艺术的范本。“秦砖汉瓦”的图案,文字既表现了淳朴的时代风格,有富有天然的艺术情趣。砖瓦上的篆或隶大多在一个圆形或者方形,轮廓内变化其形体,介乎文字与图案之间,别有一种圆浑,典雅的神韵,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四:结语

古往今来,陶瓷作品中都不乏书法题诗铭款。但书法的位置布局往往放在主题画的背面或者留白的地方,显然处于从属的辅助地位上。这一方面是受社会审美校胜的影响,一味强调工艺而忽略艺术性。另一方面,受陶瓷工艺和材质局限,书法的附属性尤为突出。

近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昌盛,随着人民的视野开阔,审美的多样化,使得陶瓷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整体器形无须任何的图案纹饰,书法以其形象元素和自身的线条美感,成为观赏艺术

我们当代的艺术家,应该把书法的形、神、意更好地融合到现代陶瓷艺术当中去,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定会形成更为鲜明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意味的优秀陶瓷艺术作品。

On the ceramic calligraphy

陶瓷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陶瓷书法突破了毛笔书写仅限于平面书写,无论方圆扁长,各种形体都能尽兴发挥。近代,陶瓷书法已由原先处于从属辅助的地位跃升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猜你喜欢

神韵
声音修辞:用象以通神韵
中国民族声乐之神韵构成因素的几点思考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木雕:匠心神韵五行经
神韵真切 意境深邃——崔白《双喜图》欣赏
慧眼独具 神韵天成
—— 九龙璧(华安玉)鉴赏心得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瓦子街,读不完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