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艺心得具方与圆
——访陶瓷艺术家王锦林先生

2016-06-27罗剑平

陶瓷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林先生青花基本功

本刊记者罗剑平



从艺心得具方与圆
——访陶瓷艺术家王锦林先生

本刊记者罗剑平

腊冬的早上格外寒冷,我步行来到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红楼。上到二楼走廊时就隐约听到“哒哒哒”清脆的声音环绕在大楼之间,越往前走“哒哒哒”的声音在安静的早上显得特别清晰。有扇门上写着王锦林工作室,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出。正好我们研究所杂志社也让我们对他进行采访,对王锦林先生也早有耳闻,真是机缘巧合。我也就慕名的走了进去,王锦林先生专注在笔与瓷面之间并没有发现我,为了不打扰他我静静的站在他的身后看他画画。他时不时的就会动几下他手中的笔,动的过程中就会发出“哒哒哒”的声音,这下我明白声音的来源了。他正在用勾线笔勾菊花花瓣,白瓷上勾勒出花瓣线条,笔锋在瓷面上有规律的来来回回,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般落地。大约过了十来分钟,王锦林先生搁下手中的笔,端起杯子喝茶,就在这歇息时段他发现了我,然后非常热情的叫我坐。王锦林先生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也很热情。

王锦林先生说自己已经从艺30余载,岁月沉淀在他的脸上。也许是对陶瓷艺术的专研和热爱,王锦林先生看上去不修边幅,但正是这样一副带有艺术气息的形象,让我对王锦林先生充满了好奇。童年的他就开始跟随表叔方复老师(景德镇学院教授)临摹各种连环画,这样一段童年的经历培养了他对绘画的热爱。到了青年时期开始在瓷器上画画,儿时临摹连环画加上自身的天赋使得王锦林先生手上基本功夫非常扎实。后师从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沈浮先生,在沈浮先生的耐心指导下及自己不断练习和揣摩,王锦林先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不断创新。擅长青花、新彩、粉彩。专攻花鸟、山水、兼做走兽、人物。是最有潜力的陶瓷艺术家,作品深受陶瓷商和收藏者的青睐。

我是听见哒哒哒的声音来到王锦林先生的工作室的,我就问他您动手中的笔是有什么作用呢?还会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他微笑的说这叫做“搭料”画新彩必须学会搭料,因为新彩的颜料是油性的,比较粘稠,所以要搭。

还说可别小看这“搭料”这可是可以看出陶瓷艺术家的基本功底。料搭好了才能让油料从笔肚流到笔尖,笔尖有料了才能让颜料画在瓷面上,这也是掌握料性的基本过程。搭料的方法很讲究,勾线笔由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紧握笔杆中部,再三指用力把笔杆中下端甩碰在无名指的指甲上,由于笔和指甲都是坚硬的,两者碰撞就能产生你听见的“ 哒哒哒” 声。

这样一个甩碰的过程就能把油料从笔肚流到笔尖。像外地的专业油画家或者国画大师,要在瓷器上表现他们的作品,打料他们是一定要学的,这样他们才能掌握熟悉料性。听到王锦林先生的解说我才恍然大悟,瞬间感觉陶瓷艺术博大精深。

在问到王锦林先生在30多年的陶瓷艺术创作生涯中的心得时,王锦林先生说你见过清朝的铜钱骂?一枚圆圆的小钱,中间透着菱角分明的小方孔,这样一枚铜钱启示我们的做人道理就是要外圆内方。方:就是正气,内心具备优秀品质。圆:就是处事老练,变通。擅用新的方法做事。这不但是我做人的道理,也是我从艺30年的体会。

方:就是基本功,像新彩打料就是基本功。还有临习先辈们的优秀作品,宋朝是文学艺术达到高峰的一个朝代,宋微宗赵佶是具有代表性的,他的花卉枝干、叶均用细线双钩,在用淡墨汁绿层层渲染,精工而丰富。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基本功。

圆就是圆通,创新。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吸取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时俱进,让自己的作品注入新生血液。王锦林先生的陶瓷艺术有自己的特色,与众不同,有个性,有思想。他坚持“具方与圆”他认为我们要学习先辈,但也不能拘泥于先辈。要继承传统艺术,更要发扬光大,创作中也要敢于探索和创新。王锦林先生在陶瓷艺术上追求具象和抽象结合,传统与时尚结合,浪漫与现实结合。这就是方圆之道,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

《花之恋》是王锦林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作品在江西省庆新中国60华诞陶瓷成就展暨精品赛获金奖。创作背景是中国60华诞全国繁荣盛世,和谐。

牡丹花代表着国家的盛世,猫在盛开的牡丹花中间玩耍代表着和谐的人民,和谐的社会环境。

画面饱和,青花色泽浓淡分明,具有墨分五色之感。牡丹花枝干采用铁线描的画法,让枝干坚硬有力。叶子均采用青花料细线勾出外形和叶脉,勾出了折叶反正,叶子层层相叠表现分明,没有丝毫凌乱。

线条灵活有力,好似一根根弯曲的细铁丝带着往回弹的力度。叶子的色泽用青花分水表现,匀润明亮的叶子非常漂亮,越在底下的叶子青花分水色泽越浓,越往上叶子逐渐变淡,单片叶子也分出了阴阳光,有很强的素描效果,给人有欣赏的节奏感。牡丹花朵是用磨骨渲染法,青花淡水渲染,过度有序,这样让花和叶子明显分开。几只小猫生表现很生动,尤其眼神集中在那只蟋蟀身上的表现很到位,很传神。所有猫的眼神都集中注视着那只蟋蟀,让蟋蟀的触须感受到了周边的不安,做出跳跃之势。

猫身上的毛是用撕毛技法表现,撕毛法是画花鸟、走兽的基本功,用铁或竹的细笔,把线条撕成七至八根具有绒质感的毛。撕毛能表现出花鸟、走兽腹部的绒质感,很好的表现出毛茸茸的效果。牡丹根下画上了细草和水仙,巧妙的融入在整个画面中,给人生机勃勃之感。从这副作品中可见王锦林先生的陶瓷绘画技法全面,手法到位。

猜你喜欢

林先生青花基本功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邻居林先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青花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用色彩抒写生命——从靳之林先生的两幅油画谈起
忙碌的莫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