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西地区猪丹毒杆菌的分离及生物特性鉴定

2016-06-27戴爱玲孙艳发李晓华杨小燕黄美璇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龙岩36402福建省生猪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龙岩36402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离鉴定

张 敏,戴爱玲,2,孙艳发,李晓华,2,杨小燕,2,黄美璇(.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龙岩36402;2.福建省生猪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龙岩36402)



闽西地区猪丹毒杆菌的分离及生物特性鉴定

张敏1,戴爱玲1,2,孙艳发1,李晓华1,2,杨小燕1,2,黄美璇1
(1.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龙岩364012;2.福建省生猪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龙岩364012)

摘要:为确诊福建省龙岩市范围内4个养猪场疑似猪丹毒病例,从病猪脏器中分离、纯化细菌,并进行生物特性鉴定。根据其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生化试验及PCR鉴定,确定为猪丹毒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4株分离株16S rRNA序列全部相同,与GenBank中NR_074878_Fujisawa、NR_040871_DSM_14972、NR_113036_JCM_8533、NR_04083-7_ATCC 19414同源性为98.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呋、替米考星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产生耐药;对林可霉素、泰妙菌素、氟苯尼考、土霉素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LY-WP株对林可霉素耐受,LY-CT株对土霉素耐受。

关键词:猪丹毒杆菌;分离;鉴定;闽西地区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猪感染后出现皮肤疹块、关节炎和败血症,人感染后表现为类丹毒症状。上世纪末猪丹毒位列中国养猪业3大传染病之一,之后随着养猪生产的不断规范化,急性典型性病例显著减少。近年来福建、安徽、江西、广东等省不断出现猪丹毒散发报道,猪丹毒呈现卷土重来之势。

2014年4-7月龙岩学院先后接诊4个猪场疑似猪丹毒病例。本文对疑似病例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到的疑似菌株进行常规的染色鉴定、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猪丹毒杆菌,并通过药敏试验掌握其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病料来源无菌采取急性死亡猪只心脏、肝脏、肺脏、脾脏组织。

1.2主要试剂胰蛋白大豆肉汤(TSB),购自北京希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化鉴定管、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胎牛血清(FBS),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PCR Taq Mix、2 000 bp Marker、琼脂糖、pMD18-T载体、DH5α,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PCR产物回收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其他常规试剂由福建省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提供。

1.3引物引用文献[2]报道引物,P-up:5′-TGA⁃CATACCGCGCAAAAGCA-3′;P-down:5′-GGCTCC CTCCTAGTAAACTA-3′。由上海华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1.4细菌分离纯化将病料分别接种于5% FBS-TSA平板,37℃恒温培养24 h,挑取表面光滑、针尖大小的圆形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观察其形态特征;再分别挑取疑似单个菌落接种于5% FBS-TSA平板,37℃恒温箱内进行纯培养。

1.5生化试验分离菌株的纯培养物接种于糖发酵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 h~48 h,观察发酵情况;另将其接种于明胶培养基中,置于20℃培养,观察5 d。

1.6细菌PCR鉴定采用CTAB/NaCl方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作为PCR模板。PCR反应体系为:2×PCR Taq Mix 12.5 μL,引物P-up/P-down各1 μL,模板DNA 1 μL,加灭菌超纯水至25 μL;PCR反应条件为:94℃,5 min;94℃、30 s,55℃、30 s,72℃、30 s,30个循环;72℃,10 min;同时设立阴性对照。取PCR产物5 μL加入上样缓冲液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束后,用凝胶成像仪观察并记录结果。

1.7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回收PCR扩增目的片段,连于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将质粒送上海华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运用DNAStar软件与GenBank公布的猪丹毒杆菌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1.8药敏试验将纯培养菌液稀释100倍后均匀涂布于5%FBS-TSA表面,用无菌镊将阿莫西林、头孢噻呋、林可霉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土霉素药敏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37℃恒温培养,18 h后观察结果。

2 结果

2.1细菌的形态特征经过纯培养先后得到4株分离菌株,分别命名为LY-WP株、LY-CT株、LYXL株、JX-RJ株。在5%FBS-TSA平板上长出针尖大小菌落、灰白色、透明、圆形、表面光滑。细菌革兰染色阳性,呈现长短不一杆状,甚至长丝状,无芽孢和荚膜,见图1。

图1 猪丹毒分离株革兰染色结果(10×100)

2.2细菌生化鉴定结果生化鉴定管37℃培养48 h后,观察到4株分离株均能发酵乳糖、葡萄糖;但不能发酵甘露醇、蔗糖、麦芽糖、阿拉伯糖。明胶穿刺经20℃培养5 d后,4株菌株均可观察到细菌沿穿刺线呈试管刷状生长,不液化明胶。

2.3细菌PCR鉴定结果对纯培养的分离株进行PCR扩增,被检菌株均在472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见图2)。

图2 16S rRNA基因PCR扩增结果M:Marker;1:LY-WP株;2:LY-CT株;3:LY-XL株;4:JX-RJ株;5:阴性对照

2.4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4株分离株PCR产物测序结果进行比对,扩增序列完全相同。采用NCBI网站中的BLAST工具,将分离菌株16S rRNA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比较,分离株16S rRNA与GenBank中NR_074878_Fujisawa、NR_040871_DSM_14972、NR_113036_JCM_8533、NR_ 040837_ATCC 19414同源性为98.7%,(见图3)。

2.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4株猪丹毒杆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株均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呋、替米考星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产生耐药;而对林可霉素、泰妙菌素、氟苯尼考、土霉素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LYWP株对林可霉素耐受,LY-CT株对土霉素耐受。

3 讨论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重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病毒病的防控,放松了对细菌病的警惕,猪丹毒呈现死灰复燃趋势,我国各省均有不同程度散发病例。

福建省是养猪大省,龙岩市位于闽西地区,是福建省生猪出栏和猪肉产品的重要基地之一。2014年4-7月龙岩学院先后接诊4例疑似猪丹毒病例。通过细菌分离得到灰白色、透明、针尖大小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杆菌。纯培养之后检测了其生化特性,基本符合猪丹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但与国内报道福建分离株存在部分差异,如车勇良等报道的福建分离株不能发酵葡萄糖[3],而本试验4株分离株均能发酵葡萄糖。采用PCR技术进一步鉴定,在472 bp处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对扩增到的16S rR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其与GenBank中报道的NR_074878_Fujisawa、NR_040871_DSM_14972、NR_113036_JCM_8533、NR_040837_ATCC 19414同源性为98.7%,说明核苷酸保守性较好且稳定。

作为细菌性猪病,猪丹毒很容易用抗生素控制住,但易产生耐受现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分离株对头孢类药物阿莫西林、头孢噻呋仍然高度敏感,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5];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耐受,与陆萍[6]、薛辉[7]报道一致;LY-WP株对林可霉素耐受,LYCT株对土霉素耐受,与邹垚[8]报道一致。

参考文献:

[1] Zhang A,Xu C,Wang H,et al . Presence and new genetic envi⁃ronment of pleuromutilin-lincosamide-streptogramin A resistance gene lsa(E)in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of swine origin[J].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5,177(1):162-167.

[2]谭侃侃.丹毒丝菌的分离鉴定及其SpaA-N蛋白和lipo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3]车勇良,陈如敬,王隆柏,等.猪丹毒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SpaA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1,31(11):1591-1593.

[4]金璐娟.一株猪丹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10):87-88.

[5]何世成,谈志祥,刘道新,等.3株猪红斑丹毒丝菌湖南株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5):155-158.

[6]陆萍,黄晓慧,李春芬,等.安徽部分地区猪丹毒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9):1822-1828.

[7]薛辉,秦树英,於庆雄,等.广西猪丹毒杆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养猪,2014(6):97-100.

[8]邹垚,朱晓明,苑文涛,等.1株猪丹毒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畜牧与兽医,2015,47(2):11-14.

中图分类号:S852.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9-6005(2016)05-0045-02

收稿日期:2015-11-05

作者简介:张敏(1983-),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病原检测,E-mail:zhangminshiwo@163.com

通讯作者:戴爱玲,E-mail:ailing114@163.com

猜你喜欢

分离鉴定
刑事庭审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离观”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刍议
古籍版本鉴定
浅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职责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鉴定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