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机中几种自举电路的功能综述

2016-06-27朱大鹏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晶体管电容

朱大鹏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电子技术教学与实训中,自举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历来是个难点,下文通过举例讲解几种功能的自举电路,并将其各自原理进行了具体分析,电路功能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自举;升压;电容;晶体管

一、黑白电视机行扫描输出电路中的自举升压电路

电路:黑白机行输出电路图

功能:在采用低压供电且偏转功率指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行输出管集电极供电提高一倍,行偏转线圈上的电流峰值就可降低一半,使扫描线性得到大大改善。

自举升压电路组成元件:行输出变压器、行输出开关管、3BG13 、 3BG15 、3C34、

电路分析:

1.行输出管3BG13工作在开关状态,当行输出管导通时,电源11.5V经3Q4、 3BG15、高压包初级线圈⑥至⑦段到达行输出管3BG13的集电极,然后到发射极接地形成电流回路。

2.当行逆程脉冲作用使3BG13导通时,高压包初级线圈⑥⑦段有电流流过,会产生一个上正下负的自感电动势,⑤⑥段由于和⑥⑦段串联,也会产生一个上正下负的互感电动势。它对3BG15是正向电压,使3BG15导通。3BG15的电流对3C34充电,因3BG15的内阻很小,3C34的电压很快充至接近电源电压基本保持在12V左右。

3.对3C34来说,它的负极接在11.5V电源上,它自身又充得12V,那么它的正极电位为11.5+12=23.5V,近二倍电源电压,它经高压包初级线圈⑤至⑦段加到行输管的集电极上。

这种提高行输出级电压的方法是依靠升压二极管和升压电容来完成的,故称自举升压式行输出级电路。正常情况下,黑白机行输出管的集电极电压应为二倍电源电压左右。

二、彩色电视机场扫描输出电路中的泵电源自举升压电路

电路:场输出集成块LA7803外形及内部电路图

功能:场正程期间,场输出级的供电电压为25V,场逆程期间,场输出级供电升高到50V,逆程期间的自举升压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并降低了场输出级的损耗。

自举升压电路组成元件:D1、D503、BG4、BG5、BG6、C504

电路分析:

由图可知,BG1作场激励级,BG2、BG3是OTL互补型场功放级。场激励信号由④脚输入,由②脚输出。在场正程期间,由于②脚输出的场锯齿波幅度较低,BG4不导通,BG4的两个集电极电位低,BG5截止而BG6导通。这时25V电源经D503向③脚供电,并向C504充电,使C504两端电压为25V。在场逆程期间,由于场逆程脉冲幅度大,BG4导通,BG4的两个集电极电位高,这时BG5导通而BG6截止,D503也截止,此时V③=EC+VC504=25V+25V=50V。

这种在正程期间正常电压供电,逆程期间自举升压两倍的供电的双电源供电方式,我们起了一个形象的称呼——泵电源。

三、互补对称式推挽OTL功放电路的自举电路

电路:互补对称式推挽OTL功放电路图

功能:将互补对称式推挽OTL功放一对输出管由共集电极接法转换成共发射极接法,从而使放大器的功率增益提高。

自举电路组成元件:V2、V3、RL、R4、C4

电路分析:

先讨论不接入C4的情况。此时两互补管均为共集电极电路(对交流信号而言,+VG对地是短路的),当输入端有信号输入时,V1管集电极电阻上就有放大了的信号出现。一般R3远大于R4、RP2,所以信号电压主要落在R3上。如果略去R4和RP2上的信号电压,则可清楚的看出,R3两端的信号电压对V 2和V3来说都是从b 、c两极之间输入。这是共集电极电路输入方式,放大器的功率增益低。再讨论C4接入电路后的情况。由于C4容量较大,对于低频信号而言,相当于把A、B两点短路。这时R3两端的信号电压,无论对V2或V3来讲都变成从b、e两极间输入。十分清楚,这就是共发射极输入方式。这时输出信号取自集电极和发射极(即c和e极)之间,从而提高了功率增益。由于C4的存在,对交流信号而言,当A点的电位升高或降低时,B点的电位会自动随着升高或降低,使A、B间的电位差变化等于零,所以C4称为自举电容。

自举电容出现在很多形式的功能电路中,如电视机场扫描功放输出级、伴音功放输出等电路中,集成电路一般接在引脚外围。

通过以上的举例讲解,自举电路的功能丰富多样,理解了它们的功能,对指导我们维修思路尤其重要,例如:用万用表量一下输出级电压,黑白电视输出是否为11.5+12=23.5V。有,说明电路自举升压了,若只有12V说明自举电路不工作〔后两电路也如此判断方法〕。对这种判断故障的方法加以积累,再联系故障现象,修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陈其纯 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伟辉 电视机原理上、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晶体管电容
2.6万亿个晶体管
功率晶体管击穿特性及测试分析
宽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基于柔性塑料薄膜的高性能晶体管面世
基于双重软开关Buck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充电电源
一种新型的耐高温碳化硅超结晶体管
PWM Buck变换器电容引起的混沌及其控制
一种降压/升压式开关电容AC-AC变换器设计
基于跨阻放大的微弱电容检测电路
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