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6-06-27王萍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校园足球中学

[摘 要]本文通过访谈、实践总结,对校园足球开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以期校园足球更加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中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足球水平不断下降,与其他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相比,足球人口众多,但足球普及明显不足。因此,我国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首先要依赖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校园足球的推广普及,意义重大。

一、校园足球的价值与特点

体育是素质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德育教育的保证,是输送和培养各级运动员储备的重要环节;校园足球活动能使学生学到团队协作、沟通、社交等能力;通过参与比赛使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宽容、自信等品格;学会如何面对竞争、参与公平竞争、解决问题的能力。足球项目价值本身包含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就是开展素质教育,通过参与足球运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从中体验到足球运动的所带来身心健康、精神财富,使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更加高效和圆满。

二、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1.认知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和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足球运动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不可轻视;大多数学生喜爱足球,但由于初中阶段,学习任务繁多,迫使其不得不“战略性”的放弃;对于大多数学校,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依旧把“教学成绩”作为其工作中心,“升学率”仍然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首要指标,导致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严重轻视了足球运动的价值,忽视了足球对提高学生健康的意志品质的作用,影响了校园足球的开展。

2.保障体系的影响

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一整套的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场地器材、师资、经费、科学训练方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必备的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等,校园足球难以正常的开展,体育设施不完善是决定校园足球开展的必备物质条件;师资力量缺乏,足球专项老师不足,足球教师知识单一,足球素养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教学方法落后,育人意识不强;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大量资金集中于应试教育学科上,仅有少量的资金会投入到学校体育,而校园足球能否顺利的开展,必须以资金作为保障实施的;“体教结合”仍然是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教管部门和体管部门的有机结合,校园足球的发展的有效保障。

三、结论与建议

1.转变观念

改变思想,转变观念,为中学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思想保障,建立具有教育性、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在已经实现的“教体结合”基础上,既加强文化课学习,又要合理的进行校园足球的训练工作,正确看待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培养实战型理念,在训练教学中以实战的角度出发,很抓基本功练习,注重训练足球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练习;教练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位置的针对性训练,同时以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兴趣培养学生兴趣和各项专项素质,并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2.完善整套体系

(1)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新生年级运动员选拔制度、训练制度。重视常规体育教学,把足球项目列入教学重点,抓好新生年级基本身体素质的培养的兴趣,强化其他年级的技战术水平。建立专业的校级足球训练队,从发展的角度制定科学、合理、系统的训练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竞赛活动。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训练效果评价制度,发展、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2)保障体系。完善整套保障体系,加大体育资金的投入,应将校园足球发展纳入到学校长远规划的一部分,保障校园足球场地建设,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教练员聘任等。完善教师激励制度,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福利、表彰评优等,教师组织课外足球活动、课余足球训练、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继续完善学生足球特长教育培训体系:高中,大学、专业队横向联系,纵向有衔接,能解决特长生的升学就业和进入专业队训练比赛,以及成长所需要的招生训练比赛体系;引进多样化的足球设施,建立满足训练和比赛的足球场地,如“五人制”、“七人制”、“笼式足球”场地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制定安全规范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建立学生运动意外伤害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进一步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决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体教部门的有力结合,开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估,开展中学校园足球专项督导评估,地方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在政策上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

(3)竞赛体系。校园足球竞赛体系重心落在校内,首先形成校内足球竞赛体系,再以校队或俱乐部形式逐步组织足球比赛、形成联赛竞赛制度,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技战术水平。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学生积极参加。

其次,现在各地不同程度都出现了私有资本的业余和职业俱乐部,他们是校园足球的有益补充,应当给予重视,同时开展同级俱乐部之间的常规竞赛和交流机制,检验和促进训练水平、实战能力。

发展校园足球,提高全面足球素质,加强青少年足球人才储备,推动中国足球事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卫平来.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安徽体育科技. 2010.

[2] 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5).

[3] 廖欣.试论“校园足球”[J].四川体育科学, 2010(2).

[4] 校园足球能否破解足球基础难题[N].工人日报,2010-10-29.

作者简介:王萍(1976-),女,陕西风县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校园足球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