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2016-06-27杨长健王联东杨飞
杨长健 王联东 杨飞
[摘 要]随着科技革命的波及,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取得了高速发展丰富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而网络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时事信息获取的最便捷的方式但是当前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差异较大,部分非常积极,当然相对消极的亦占相当比重。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具有直接性和自由性,首先网络政治参与为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新渠道,凸显了参与主体范围的广泛性,满足了实现民族平等的客观要求,其次网络政治参与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民主意识以及提升了政治参与的质量,最后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互助性、共享性是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一脉相承的。从而需要全面分析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从不同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和对策
一、前我国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
首先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参政议政方面除了通过互联网参与讨论国家政治,其他途径的大多都要求较为苛刻。无论是听证会还是上访或者被选举成人大代表,这些直接性地参政议政人数都较少。并不能很好汇总大家的意见,而互联网则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平台。
从参与的内容来看,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涉及贫富分化、腐败、两岸关系、医疗、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大学生就业、收入分配等问题。此次讨论的参政主体乃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实际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作为相对独立的人群杂居体,由于历史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政治制度与汉族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在如今的政治文化中许多方面也与汉族的政治文化有诸多不同。
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往往都是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建设,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参与的渠道并不健全以及当地少数民族对维护自身的合法参与政治权利缺乏意识。网络的发展开拓了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新渠道,网络参政的开放性、便捷性,使公民只要拥有联入网络的计算机,就可以轻易的介入政治生活,了解政府各种非机密信息,查询政府服务计划及实施情况,有效地政治参与政治决策。而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是指少数民族“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以达到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影响某一政策的制定或改变政治决策、监督决策而实施的政治运行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政治参与主要是通过投票选举、参加社团和政党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网络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个便捷、低成本发表言论的空间。拥有网络技术的少数民族通过BBS、网络论坛、新闻网站评论、聊天室等方式来发表自己对政府行为的观点和意见。而政府和各社会团体及事业单位也相应地开发了些新的参与途径和方式:第一,网上投票,是指公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在多个争议性的政策和候选人之间发表属于自己的看法和要求的一种政治行为。第二,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向网民询问对于政策意见。在网络问政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领导人在相关网站通过视频的方式和青少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第三,网络监督,是指政府将相关政策和自身的财务人事等情况公布在网站上的,公民则通过相关网站来了解有关部门的运行情况和发表对其的意见。当前网络监督在监督权力的运行和反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1)参与的主体是作为普通公民的少数民族,由于大多数是由当地少数民族构成,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少数民族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很容易形成共同的兴趣爱好、政治立场、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再商议后,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极端了。”
(2)参与的内容和渠道广泛多样。如今政府和相关事业单位都会有自己的论坛或者网站来征求广大社会群体的意见,而少数民族更多是通过聊天室、BBS和微博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3)虚拟的参与身份和自由的参与空间。基于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互联网通常都会用虚拟的ID和代码来代表自身身份的标记。所以,互联网是具有很强的隐私保密性,从而能掩盖网民的真实身份。同时网络的开放性扩大了信息接收的范围,使得少数民族能接触到更多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观点。而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并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最大程度还原少数民族的真实想法,使少数民族能够平等自由的发表观点,获取政治信息。
(4)少数民族由于自身文化习俗与汉族大为不同导致了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差异,从而容易引发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碰撞擦出激烈的火花,从而导致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
2.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1)网络中存在着不可靠的政治参与信息。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可操作性使得某些信息缺少权威性和公信力。而且网路信息的发布并不需要通过信息审核,因而,使得信息的可信度无法得到保证。而且一些不良分子可能利用网络煽动或扩散虚假信息,抓住一切机会制造混乱与搞破坏,演变成大规模的非法政治参与事件。正如埃瑟戴森所提出的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
(2)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与别的地区存在重大的差异,他们大多信奉宗教,在诸多普遍实行的政策中有许多并不适应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所以少数民族在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中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他们关注的是关于宗教信仰能否得到尊重或者生态环境的问题等等,而不是其他地区更多关注经济发展,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政治参与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单独拿出来进行讨论和研究。
(3)过度依赖网络,影响了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参与。由于网络的便利和新鲜,很多少数民族往往迷失于其中,从而无法正视现实中的政治参与。而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虚拟性,无法与现实社会很好的连接。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在现实政治参与中无法适应。
(4)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正在出现“群体化”现象,很容易导致群体本身狭隘视野,进而扭曲事实的真相。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化体现在“当前网络上的聊天室和论坛,不是拥有不同意见的各阶层公民粘合在一起而是把思想、政见和价值观一致的人们吸引到一起,这样就会容易加深他们的原先的价值观和偏见。”
三、规范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对策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信息化时代,而互联网又是其中的必不可少的载体,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将决定我们是否能适应这个新的时代。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要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是否能促进人们的团结,改善人们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弥补了原先政治制度参与方式的不足。根据上述的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和特征,笔者归纳了三个方面的关于如何规划少数民族网络政治参与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1.政府方面
(1)提高政府回应能力,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从而增强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热情。现实中很多政府网站信息长期不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导致了政府部门网站只是形同虚设。虽然再出台新的政策时候会在网站上进行更新,但是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网页,只是提供信息根本无法进行信息的回馈和交流。少数民族想要将自己对政策的意见表达出来只有通过网络上私人的工具如:BBS、论坛、聊天室等。加上非政府的网站和论坛上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这样会直接左右少数民族对该政策或现状作出判断的结果。由此可见,政府应该多推出自身的论坛以及完善自身的网站建设。比如,外交部推出的“中国外交论坛”,吸引了许多网友的积极参与,成为外交领导人和网民进行互动的重要渠道。这种做法是值得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借鉴的。
(2)积极鼓励和引导少数民族在现实中参与政治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少数民族现实政治参与能力。当前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由于受限于政府机构的神秘性和自身客观条件的影响,导致现实中参政议政的机会较少,无法锻炼现实中的政治参与能力。部分少数民族在互联网上的看法和观点都十分的在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却都是沉默寡言。由于虚拟和现实中的反差,导致这些少数民族无法在现实中将自己的意见很好的表达出来。所以政府应该多组织少数民族团体对政府机构进行参观以及开展国家政策学习班进行集体的介绍和了解或者利用互联网对青少年进行远程的咨询。而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增强少数民族在现实政治参与中的能力。
(3)提高从政人员的电子政务的能力。通过建立专门的培训班请专门的技术人才来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电子处理政务的课程教育。当今几乎所有的政府网站的内容更新周期都在半年以上,同时,政府网站的交互性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因而政府网站普遍存在网页内容单调、陈旧和更新缓慢。为此,我建议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在政府网站的建设上,扩大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真正的在政府与社会及民众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桥梁。
2.少数民族自身的方面
(1)重视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网络伦理规范意识。重视网络政治参与的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政治信赖感和责任感,提高对网络政治信息的鉴别能力,避免出现网络政治参与的偏激行为。加强网络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在虚拟的网络中,网民要依靠自身强大的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不科学的,因此增强少数民族的道德自律意识非常重要。
(2)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参与现实政治的实践,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能力也有待加强,诸多因素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并没有形成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观念。网络的发展,开拓了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新渠道,网络参政的开放性、便捷性,使公民只要拥有联入网络的计算机,就可以轻易地介入政治生活,了解政府各种非机密信息,查询政府服务计划及实施情况,有效地参与政治决策。民众对政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民众的政治效能感将逐步增强,长此以往,将会大大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并以积极的公民姿态对待公共事务,极大地提高了公民参政的广度和深度。
(3)提高少数民族对网络上信息的分辨能力,少数民族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信息往往会被其负面所影响加上网络上的一些过激言论往往结合少数民族自身的经历常常会使得他们原先坚信的受到动摇。所以青少年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考虑问题和看待事物都不能从一方面去看,有好必有坏,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对青少年分辨是非具有重大的帮助。
(4)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并没有形成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观念。网络的发展,开拓了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新渠道,网络参政的开放性、便捷性,使公民只要拥有联入网络的计算机,就可以轻易地介入政治生活,了解政府各种非机密信息,查询政府服务计划及实施情况,有效地参与政治决策。民众对政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民众的政治效能感将逐步增强,长此以往,将会大大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并以积极的公民姿态对待公共事务,极大地提高了公民参政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黄维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48-49.
[2]张超.中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4(3).
[3]刘富文.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商务印书馆.2002:298.
[4]李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