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坚守住底线
2016-06-27王艳祯
王艳祯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深刻指出:“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
一、什么是领导干部的底线
1.什么是底线
底线的本意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边界线,把它引申到领导干部活动领域就是指领导干部为人、做事、从政的最基本准则、标准、条件和限度。
2.领导干部底线的内容
四月份,习近平同志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了四条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和道德底线。
法律底线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法律信仰、常怀法治理想,并把法治理想践行到实际行动中;敬畏法律、尊重法律、崇尚法律,慎用手中的权力;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纪律底线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讲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政策底线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并把它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备,坚持政策的刚性,不打擦边球、不搞特殊、不搞例外,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同时,坚持办事公开、公正、公平,把坚守政策底线落到实处。
坚守道德底线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守高尚的品格,严于律己,以正心为本、以修身为基;坚守道义,不畏强暴、威逼,不惑利诱、色迷;坚守尊严,不为任何诱惑而心动。坚守道德底线,就要有廉耻之心,还要有尊重他人之品,更要有遵守社会公德之本。
二、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守住底线
1.底线是领导干部的“生命线”
《人民论坛》曾做过一次调查,有44%的受访者认为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既然是高风险职业,为官从政者就要时刻小心谨慎来维护自己的生命线。像十八大以来超过50位省部级高官落马,超过十万干部因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被处理,这些人里不乏很有能力有过很大贡献的人,但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跨越了底线触犯了党纪国法都会被严肃处理。
2.底线是领导干部的“高压线”
高压线是输送高压电流的导线,非常危险不能碰触。从危险程度上讲,底线就是领导干部的“高压线”,不能触碰。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有人认识不清、不足或是心存侥幸。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2015年全国共立案33万件,处分33.6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万人。这些数据虽然很枯燥、抽象,但它们背后都是一个个领导干部不守底线而导致的人生悲剧。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跨过了底线,“一”就成了量变之始,质变之源,性质就变了,他们的命运也会发生变化。
3.底线是领导干部的“前程线”
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沉迷于风水,为了升官发财利用手中的权力,用公家的钱为自己造“风水”、谋前程,由此引发的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执了政,拿了权,更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所以追求权力想有前途,无可厚非,但关键要有正确的目的,这种目的应该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是为了个人光宗耀祖、以权谋私。对于那些真正想为群众做些什么的人来说,真正有益仕途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应该是守住底线,这是正道是基础。
三、领导干部怎样守住底线
1.正确看待权力,有权不可任性
权力本身自然无所谓任性不任性,任性不任性的是掌权的人。有权必有责,掌握了权力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贿随权集”,行贿围绕权力进行,权力越大风险也越大。只要你掌握了权力,一些不法分子就会千方百计地收买你,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栽跟头。此外虽握有实权但不能搞特权。搞特权议一是会撕裂干群关系,二是会让部分领导干部我行我素,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最后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
2.牢记法纪底线,严格依法办事
一要敬畏法纪。王岐山曾经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可见违纪必然查出违法,违法终将导致违纪。二要严守法纪。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形势,不管地位多高职位多大只要违反了法纪就会被查处。而且很多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并非不知道贪污受贿是违纪违法行为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里面除了金钱的诱惑之外主要是存在侥幸心理。有些贪腐案件虽然被揭发时看起来很偶然,但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实施了违纪违法行为,就随时有被发现的可能。
3.培养好的生活作风,保持良好心态
一要生活情趣健康。“不怕领导不好交,就怕领导没爱好”,这是远华走私案主犯赖昌星的口头禅,很多人拉拢腐蚀领导干部也是从对方的兴趣入手,所以在兴趣爱好上要有所选择,而且要有度,不能因为兴趣爱好而耽误正事。二要净化交友圈。有人对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和过程作过统计,发现有40%的党员干部都是被所谓的朋友拉下水。自从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就多次警告官商不要勾肩搭背,今年3月份,他又提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亲”、“清”两个字。所谓‘亲就是服务好民营企业,多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但同时与他们的交往要“清”,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其实交朋友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原则,严以用权,把握好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的尺度。三要重视家风建设。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忽视家风建设有很大关系,他们对于家庭成员失于管教,放任甚至伙同家人谋取好处,从而突破底线走向腐败。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4.加强自我修养,塑造良好品行
首先要善于读书学习。学习关系着一个人能不能明是非、知荣辱、晓厉害,如果忽视了学习,思想上就会出现问题,行为上就会出现偏差。其次要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要想守住从政底线,还需要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最后要律己。习近平同志就曾指出,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