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16-06-27陈意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段小学数学

陈意

[摘 要]小学生数学教学的途径多种多样,数学教师不但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而且要注重探究与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活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并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教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实际教学行为有着指导作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不足,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不足有直接关系。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轻视教学内容,认为小学的数学知识过于简单,没有在课前做充足的教学准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更没有明晰课堂教学的重点,每一节课都将讲完课本知识点为目标,无法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导致教学目标过高或者过低,教学过程不符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较单一。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重视知识教学,忽视能力教学。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被普遍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课堂中,将主要教学内容罗列在黑板上,根据课本中的例题对知识点进行一一讲解。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化。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需要完成的教学准备工作。一些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过于模式化,教师总是按照一个模式去做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不利于小学生好奇心的调动。小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课思路已经十分熟悉,在课堂中很少期待下一个学习环节。这不仅限制了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一盏明灯,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当代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新课程标准出发,摸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根据小学生的性格与学习特点,进行合理设计。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最合乎实际的教学重难点,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实际效益。除了传统的知识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建立情感教育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综合性。

比如在讲解加法知识时,教师要明确加法运算的教学重难点,将掌握加法概念、运算方法作为教学目标。这是数学学科的知识目标,教师还要建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能力目标与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情感目标,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只有目标具有综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才能提升。

2.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第一,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将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能够减小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化。重视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将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经历结合起来,会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像在讲解减法时,教师可以将减法与小学生生活中的“花钱”经历联系在一起,让小学生描述自己花钱的经历,提供练习题目。第二,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将游戏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娱乐化。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能偏离教学重心。像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构成单位“1”。

3.更新评价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课堂评价,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评价实施的目标,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给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使之形成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教学实效性,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建立全新的评价观念,重视激励性评价,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小学生的学习过程。

比如,一些小学生的数学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差,但他们在课堂中努力配合教师,积极与教师互动。虽然练习中的错误较多,教师仍然需要肯定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习结果提出建议,而不是全面否定。更新评价手段,会让数学课堂氛围更加轻松、高效。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要对学习有兴趣,。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特点,就能够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学习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是十分单调和枯燥的,传统教学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这些单一的手段来呈现学习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形式上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呈现方式,各种媒体交替或组合使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提高注意品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的《合理安排时间》这一节课中,在教学烙三张饼的时候,我不仅运用了视频效果,还运用了音频效果,声音播放: 同时烙两张饼所用的时间是6 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一边播放声音一边展示过程,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个6 分钟是怎么来的。让孩子们轻松的明白了道理。

2.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什么是重点或者难点呢? 当然是一些相关的概念、法则,这些概念、法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而教师采用多媒体动态图象演示,不仅能直观演示出高度抽象的知识,而且对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取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过渡的时期,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矛盾,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能够成功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实现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度。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工作要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灵感能更好的触发,思维支撑点能多一些,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公式推理时,我先用课件演示割补的过程,把圆柱割补成一个新的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割补前后两个图形中的变化,经过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发现,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通过求出长方体的体积从而求出了圆柱的体积,这样的教学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使学生看得清,想得通,记得牢,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讲究效益。提高教学实效性,需要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最有实际意义的方法实施教学。摆脱死板的短期利益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重视长远利益,才能让课堂教学水平在根本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秀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9:44.

[2] 高俊义.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 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2009,05:147-148.

[3] 刘兆英, 冯崇和.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四策略[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2:50-51.

[4] 姜宏燕.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144.

猜你喜欢

高段小学数学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依凤画凰”巧迁移——谈小学语文中高段课文精彩开头仿写尝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