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016-06-27张沙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幼儿

张沙

[摘 要]本文结合幼儿时期儿童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在幼儿时期对其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氛围主要涵盖了关系、体贴、爱护、尊重等等,让幼儿在这些氛围中感到内心的温暖,让幼儿充满阳光的生活,这样幼儿的心情愉悦、朝气蓬勃,并且学会爱护他人。在幼儿的成长环境中离不开相互关心、和谐相处,帮助幼儿在这样融洽的环境当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谦虚、有礼貌、乐观、热情、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心理健康。

二、正确引导深入细致的沟通

作为孩子的家长或监护人首先要做到给孩子提供平稳的生活学习环境,还需要采取平等的方式与幼儿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一定要相信幼儿的能、理解幼儿的想法,并且成为幼儿的知心好友。作为家长的所作所为属于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养,形成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便于培养幼儿优秀的内在品质。

三、游戏中不断强化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规范,告诉幼儿什么可以做,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并不断地强化,逐渐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娃娃家游戏活动中,让幼儿练习穿衣服、脱衣服、照顾别人、互相合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

四、充分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

在幼儿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上,要注重利用榜样示范的作用,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他们模仿最直接的对象便是老师,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幼儿,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情,教师首先要做到;孩子们不能做的事情,教师也坚决不能违反,一旦做错了,教师就应该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错误,真正的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除此以外故事、儿歌、歌曲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烈的榜样力量,这些榜样对幼儿具有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如在歌曲《猪小弟》中通过猪小弟的转变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鼓励为主

由于幼儿阶段自主性较强,缺乏一定的自我认识,对于很多事物没有一定的认知标准,因此在幼儿犯错误比较频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于幼儿的一些错误的或者不恰当的行为,家长及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去解决,而不能一味的采取批评的方式。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难持久,根据这一特点,教师更应当采取鼓励的措施,激励幼儿去努力完成一件事。很多时候采用鼓励教育的方式比批评的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孩子都是害怕被老师批评,相反,如果孩子受到了表扬,他就会越来越想去完成这件事,所以,在幼儿行为习惯做对的时候老师要及时提出表扬,这样,等于给幼儿一个心理暗示: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才是正确的。幼儿在自己的行为中得到了表扬,心理上就会自我肯定,进而会继续保持,自然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日之功,这是一个量变才能引起质量的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不能抱着一口吃个胖子的目标,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从幼儿生活、学习、游戏、合作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行为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抓反复,反复抓,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他们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培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