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研究

2016-06-27谢长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

谢长华

[摘 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大主要环境,这二者对幼儿的成长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开展有效、有益、有趣的家园共育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成功的幼儿教育,尤其需要幼儿园与家庭朝着共同的目标,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家园共育。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健康快乐

孩子上幼儿园后,很多家长走入一个误区: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后,教育的担子就交给了幼儿园,自己"无事一身轻"了。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在幼儿园没学到什么,没什么变化。殊不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远远超过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如果只靠幼儿园,家长不和幼儿园沟通配合,教育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无效!在我多年的幼儿园工作历程中,真正做到和幼儿园保持良好沟通,并积极配合的家长寥寥无几。那些配合较好的父母教育理念都很好并且非常耐心,经常主动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他们的孩子各方面都发展得比其他孩子要好。

一、关爱孩子的原则

1.选择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幼儿园;

2.入园时把孩子的性格特点、习惯、爱好、体质等详细情况写在纸上交给老师保存(大部分幼儿园有幼儿基本情况表格),让老师了解你的孩子;并且把你的教育观和老师仔细沟通,也借此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交换意见;

3.定期和老师做当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尤其是孩子的情绪、行为习惯、和其他孩子相处等方面,不要简单询问"学了什么"就了事,实际上很多隐性的东西比如性格变化、能力的提高等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只能靠家长细心观察方能了解;

4.如果孩子是坐校车上学,家长没有机会经常接触老师,可以通过电话、QQ等方式和老师沟通;

5.关注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并积极投稿,按时填写每期的家园联系手册,注意不是敷衍老师,而是认真填写,把孩子在家的微小变化(包括情绪、性格、习惯、能力、健康等方面)详细向老师汇报,有什么希望老师配合的地方也可以写下来;

6.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项活动,比如六一庆祝活动、家长开放日、户外亲子郊游、运动会等等。幼儿园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比如庆典活动的摄像、化妆,外出活动的看护、提供车辆等等,我们能做到的要尽全力协助;

7.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来,比如有的幼儿园需要家长给小朋友讲解职业(比如医生、消防员等等)的特点,如果我们是从事该项工作,我们就要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和幼儿园合作;

8.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请家长在家里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小实验、小游戏或是户外体验(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水变成冰的实验、做手工、观察秋天的变化等等)。

9.孩子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都要第一时间和幼儿园沟通,共同寻找原因,沟通探求解决方案。

二、应走出家教误区

首先,家长要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明确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幼儿园教育是暂时性的,更要明确幼儿期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有部分家长总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无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或行为习惯培养都应由幼儿园负责,极少甚至从不过问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更有甚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幼儿园。要知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的言行、态度,都在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家长要明确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必须严爱有度和严爱结合,科学地爱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上,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苛求,对孩子的差错动辄训斥;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无理要求百依百顺,无原则地迁就,过分溺爱放纵,这都会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和习惯。要知道爱不能代替教育,严格要求是爱的体现,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有些人过分严格,有些人过分迁就,这两种情况都应当避免。"

再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勿只重知识,轻个性行为发展。有部分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只关心孩子所学知识的多少,却从不过问孩子的行为表现,甚至对老师反映孩子的不足之处,从不究其原因,只喜欢老师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三、积极配合,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1.家长要密切、主动地配合班任教师实施教育计划,正确要求和教导孩子,创造条件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促进,巩固教育成果。如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上的要求,要家园一致,给孩子明确的生活准则,培养其良好的习惯。

2.家长要多到幼儿园与班任教师联系,主动沟通,不但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也把幼儿在家的表现如实地反映给老师,共同协调配合,针对孩子的优缺点,及时给予表扬或纠正。

3.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家长活动,重视家园联系。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举办的各种家长开放日活动,注意及时与班任老师联系,这不仅可了解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和各方面的发展,还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此外,家长也必须用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效能。

总之,只要家长坚持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并重的原则,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王彬.成功(教育),2013(16).

[2]浅谈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苟红梅.学周刊,2015(10).

[3]浅谈如何创建和谐的家园共育环境.姜媛.学周刊,2013(20) .

[4]家园合作共育促进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杜爱武.教育教学论坛,2015(04) .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