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罪犯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016-06-25冯志远
冯志远
摘 要 为了解狱警关于罪犯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认知,为提高狱警风险意识及防范罪犯自杀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市参加培训的408名狱警,利用自编的罪犯自杀风险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狱警认为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焦虑、抑郁、绝望情绪、人格障碍等对罪犯自杀意念的危害程度较大。
关键词 狱警 罪犯 自杀意念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6 文献标识码:A
自杀行为主要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罪犯自杀是指由罪犯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采取的某种行动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罪犯自杀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罪犯自杀不仅会给家庭带来痛苦,而且会影响监狱的安全稳定及法治社会建设,容易使公众产生误解,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国外学者认为罪犯的自杀主要受个体和环境两个因素影响,并提出了输入模型和剥夺模型。输入模型认为,罪犯自杀或自杀意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罪犯入狱前的个体特征,包括生平经历、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精神疾病特质等。剥夺模型认为罪犯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主要由于剥夺人身自由的监狱环境引起的,包括监狱的安全水平、监狱内的隔离、与外界的交流、暴力、监狱的创伤经历、长期服刑等。国内学者董会芹等认为罪犯自杀主要是个体因素(精神病史、个体自杀史、药物依赖以及冲动性人格特征等)和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网络缺陷、身心隔离)影响的结果,陈彭兰认为罪犯自杀是个性心理、家庭、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本研究先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着手,搜集罗列出国内外关于罪犯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条目,编成罪犯自杀风险评估问卷,然后通过狱警对影响程度进行评分来了解狱警关于罪犯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认知,为提高狱警风险意识,做好自杀风险评估,从而更好的防范罪犯自杀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在广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培训的5个班的狱警,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8份,有效回收率为90.67%。其中,男306人,女81人,性别信息缺失21人;学历在专科以下的有3人,专科有77人,本科有319人,硕士及以上有8人,学历信息缺失1人;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有32人,6-10年的有102人,11-15年的有82人,16-20年的有119人,21年以上的有70人,工作年限信息缺失3人;职位类别是机关线的有93人,管教线的有303人,职位类别信息缺失12人。
1.2调查方法
(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位类别等。
(2)影响因素调查。自编罪犯自杀风险评估问卷,共76条目,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方面。其中,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家庭功能不良和应激事件。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由狱警对条目的影响程度按照“非常低”到“非常高”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狱警认为该条目对罪犯自杀的影响程度越大。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影响
性别方面,有研究发现女性罪犯比男性罪犯有更高的自杀未遂经历,本次研究发现,女性罪犯得分(3.43€?.85)要高于男性罪犯得分(2.46€?.87);婚姻状况方面,单身或是未婚罪犯自杀危险性要高于其他罪犯,本次研究却发现离异罪犯得分(3.57€?.95)要高于未婚罪犯得分(2.29€?.01)和已婚罪犯得分(2.92€?.99);社会地位和学历方面,研究发现高社会地位和高学历的罪犯自杀发生率更高,本次研究却发现学历在专科及以下的罪犯得分(2.79€?.99)要高于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罪犯(2.20€?.04)。
2.2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据统计,精神疾病自杀占全部自杀者的 30%-40%。有学者发现,罪犯自杀与精神疾病是有关联的,精神疾病中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障碍等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本次研究发现精神疾病得分为3.72€?.72。有研究发现,过去试图自杀的行为会增加以后自杀的危险性,是监狱内部自杀干预需要密切关注的人群。本次研究发现自杀史得分为3.57€?.70。酒精依赖与药物依赖是自杀的危险因素,国外的一些研究证明了酒精依赖和药物依赖与自杀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发现物质滥用得分为3.28€?.89。躯体疾病也是影响自杀的重要的生物学因素,本次研究发现罪犯的躯体疾病得分为3.94€?.72。在这些生物学因素中,可以看出来狱警认为对罪犯自杀意念影响程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自杀史和物质滥用。
2.3心理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心理行为特征失常等与罪犯自杀意念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其中抑郁和绝望是影响罪犯自杀意念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次研究中发现,罪犯的焦虑得分为3.75€?.77,抑郁情绪得分为3.70€?.70,绝望感得分为3.61€?.63,人格障碍得分为3.60€?.65,心理疾病得分为3.27€?.64。
2.4环境因素的影响
按照剥夺模型理论,监狱内的隔离、与外界人的交流及监狱的创伤经历会引起罪犯的自杀意念。社会支持能减少灾难性生活事件造成的精神伤害,帮助维持情感的完好状态,罪犯在监禁环境中,社会支持系统发生变化,会影响自杀意念的形成。同时,罪犯在监狱内经历的负性应激事件也是影响其自杀意念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次研究发现罪犯的家庭功能不良得分为3.10€?.66,社会支持得分为2.83€?.75,应激事件得分为2.71€?.71。
2.5影响程度排序
罪犯自杀是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按照评分,对影响程度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躯体疾病(3.94€?.72)、焦虑(3.75€?.77)、精神疾病(3.72€?.72)、抑郁(3.70€?.70)、绝望(3.61€?.63)、人格障碍(3.60€?.65)、自杀史(3.57€?.70)、物质滥用(3.28€?.89)、心理疾病(3.27€?.64)、家庭功能不良(3.10€?.66)、性别(2.94€?.67)、婚姻状况(2.93€?.63)、社会支持(2.83€?.75)、社会地位(2.75€?.72)、应激事件(2.71€?.71)、家庭经济状况(2.64€?.60)、学历(2.49€?.71)。
3讨论
监狱机构是国家重要的刑罚执行机关,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Bonner的“压力-脆弱模型”,处于囚禁状态的罪犯,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遭到破坏,加上孤独、隔离及被人疏远等危险因素的影响,破坏了他们正常有效处理问题的机制,使他们出现各种不适应,变得脆弱,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的刺激下,罪犯就极易做出自杀行为。因而,本文通过自编的罪犯自杀风险评估问卷,了解狱警关于罪犯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认知,旨在提高狱警的风险意识,加强对有自杀意念的罪犯的甄别,从而减少罪犯自杀。
从个人因素来看,人口学特征中狱警认为女性罪犯自杀意念严重程度要高于男性罪犯,这可能与女性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分不开,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用以偏概全、固执被动的方式看待问题,加上敏感多疑、情绪多变和喜欢计较等,很容易有轻生心理。同时,也有学者发现,女性罪犯的未遂自杀率明显高于男性罪犯的1/4—1/5。婚姻状况及社会地位和学历方面,狱警认为离异罪犯自杀意念严重程度要高于未婚罪犯和已婚罪犯,学历在专科及以下的罪犯自杀意念严重程度要高于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罪犯,这与以往研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样本代表性的问题或者是狱警对婚姻状况、社会地位和学历不一样的罪犯存在认知偏差。
生物学因素方面,狱警认为对罪犯自杀意念影响程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自杀史和物质滥用。罪犯有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容易自杀,一方面罪犯被关押隔离,接受改造,内心脆弱且压力大;另一方面还要忍受疾病折磨,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精神疾病倾向使他们易采取激进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痛苦。
心理因素方面,狱警认为焦虑、抑郁情绪和绝望感对罪犯自杀意念的影响程度较大。这可能是由于监狱特殊的环境,破坏了罪犯原先的社会支持网络及正常的处理问题机制,长期以往容易导致他们变得焦虑、抑郁、绝望,当这些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时,在一定的应激事件刺激下,他们往往会选择自杀。
从环境因素来看,狱警认为家庭功能不良对罪犯的影响程度较大,其次分别是社会支持和应激事件。这可能是由于家庭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与心灵港湾,而罪犯的家庭功能不良就使他们失去了家庭的这一特殊功能,同时家庭也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部分,这些功能的丧失都会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应激事件则作为催化剂,在各种累积因素的前提下发挥作用,导致罪犯做出自杀行为。
对狱警评估的罪犯自杀意念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后发现,狱警认为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焦虑、抑郁、绝望情绪、人格障碍等对罪犯自杀意念的危害程度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患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的罪犯,属于监狱罪犯中的弱势群体,焦虑、抑郁、绝望情绪相较于其他罪犯要严重,在负性事件的刺激下,易产生自杀意念或者发生自杀行为。
罪犯在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条件下易导致自杀行为,涉及到罪犯的人口学特征、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功能不良、社会支持网络、应激事件等各方面,本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狱警关于罪犯自杀意念影响程度的认知状况,一方面,需要加强狱警关于罪犯自杀意念相关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监狱系统也要重视监狱内部患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及人格障碍的群体,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维护监狱稳定及罪犯生产与改造的顺利进行。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资助课题“罪犯自杀的测量及其综合治理”(JDCX201502003)。
参考文献
[1] 杜睿,江光荣.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5(8):15.
[2] 孔一.罪犯自杀研究——对浙江省罪犯自杀案件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21(1):40-43.
[3] Fazel S,Grann M,Kling B,et al.Prison suicide in 12 countries: an ecological study of 861 suicides during 2003–2007[J].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11,46(3):191-195.
[4] 李杰.罪犯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46-948.
[5] Chapman A L,Specht M W,Cellucci T.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attempts in female inmates: The hegemony of hopelessness[J].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05,35(5):558-569.
[6] Smith P N,Selwyn C N,Wolford-Clevenger C,et al.Psychopathic Personality traits, suicide ideation,and suicide attempts in male Prison inmates[J].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14,41(3):364-379.
[7] Huey M P,McNulty T L.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and prison suicide:Conditional effects of deprivation and overcrowding[J].The Prison Journal,2005,85(4):490-514.
[8] Bonner R L. Stressful segregation housing and psychosocial vulnerability in prison suicide ideators[J].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06,36(2):250-254.
[9] 董会芹,纪林芹.罪犯自杀的危险因素与自杀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51(2):130-133.
[10] 陈彭兰.从心理学角度看罪犯自杀的预防与控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0):80.
[11] Burtch,B.E.,& Ericson,R.B.The silent system:An inquiry intoprisoners who suicide.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Centre of Crimi2nology,1979.
[12] Bourgoin N.Le suicide en milieu carcal[J].Population,1993,48(3):609-625.
[13] 田旭升,王维宏,程伟.抑郁症与自杀[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2):327-329.
[14] Marcus P,Alcabes P.Characteristics of suicides by inmates in an urban jail[J]. Psychiatric Services,1993,44(3):256-261.
[15] Green C,Kendall K,Andre G,et al.A study of 133 suicides among Canadian federal prisoners[J].Medicine,Science and the Law,1993,33(2):121-127.
[16] Blaauw E,Kerkhof A J F M,Hayes L M.Demographic,criminal,and psychiatric factors related to inmate suicide[J].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05,35(1):63-75.
[17] 张健.有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女性罪犯缓解期抑郁障碍防御方式及人格障碍倾向的对照研究[J].广西医学,2014,36(1):28-31.
[18] Suominen K,Isomets? E,Suokas J,et al.Completed suicide after a suicide attempt:a 37-year follow-up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4,161(3):562-563.
[19] Harris,E.C.,Barraclough,B.,1997.Suicide as an outcome for mentaldisorders.A meta-analysis.Br.J.Psychiatry 170,205-228.
[20] Cavanagh,J.T.,Carson,A.J.,Sharpe,M.,Lawrie,S.M.,2003.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ies of suicide:a systematic review. Psychol.Med.33(3),395-405.
[21] 尹敏,李小麟.国内外自杀评估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3(11):1803-1805.
[22] 钱福永.当代犯罪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98-400.
[23] 李杰.罪犯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46-948.
[24] 孟丽莎,陈妍.构建女性罪犯自杀防范机制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4 (3): 94-96.
[25] 王玲,路仕容.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然意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2-424.
[26] Chapman A L,Specht M W,Cellucci T.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attempts in female inmates:The hegemony of hopelessness[J].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05,35(5):558-569.
[27] Suto I,Arnaut G L Y.Suicide in prison:A qualitative study[J].The Prison Journal,2010,90(3):288-312.
[28] 刘连忠,肖水源.社会心理应激于自杀[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
[29] 何力西.个性,社会支持与服刑人员自杀意念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0(19):182-183.
[30] Marzano L,Hawton K,Rivlin A,et al.Psychosocial influences on prisoner suicide:a case-control study of near-lethal self-harm in women prisoners[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1,72(6):874-883.
[31] Bonner R L.Isolation,seclusion,and psychosocial vulnerability as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behind bars[J].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