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2016-06-25高淑娴倪保敬陈梅梅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城乡建设学校河北石家庄
□文/高淑娴倪保敬陈梅梅(.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城乡建设学校 河北·石家庄)
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文/高淑娴1倪保敬2陈梅梅1
(1.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河北城乡建设学校河北·石家庄)
[提要]经济发展质量研究通过对经济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与反馈,将发展经济学理念引入经济发展理论中。本文在充分把握经济发展质量内涵基础上,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模型,对河北省2009~2014年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实证研究与评价。
关键词:河北;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本文为2015年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01005)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9日
一、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经济发展质量固然应以经济增长数量为基础,但还应包含除数量增长以外的其他一些要素,这些要素要能够与数量增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循环体。经济发展质量内涵应包括:第一,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稳定性主要包括产出平稳、物价平稳、就业平稳等方面内容;第二,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质量要求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具体包括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第三,经济效益。高质量的经济应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率。包括科技创新水平、规模效益、资本、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等;第四,经济发展结果的评价。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本国(地区)居民生活福利水平得到改善与提高,使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参考2014年9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基于需求的反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来构建评价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六个一级指标,即经济稳定性、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改善。反映经济稳定性的指标有4个: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变化率;反映经济结构的有4个: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民消费率;反映经济效益的二级指标有:投资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创新驱动指标有: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发明专利技术申请授权量与R&D经费之比;反映资源环境方面的有: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民生改善方面的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城乡人均收入比值。共有19个二级指标。
三、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一)数据收集及处理。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2009~2015年《河北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另有部分数据取自2009~2014年河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获取后,还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是统一各指标属性,去量纲化。由于19个二级指标的各观测数据特性不一致,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民消费率、投资率、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发明专利技术申请授权量与R&D经费之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这11个指标均为正指标,即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变化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城乡人均收入比值这8个指标均为逆指标,即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有利;所以需要对各二级指标数据做正向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当指标为正指标时,处理方法为:qij=xij/maxxij
当指标为逆指标时,处理方法为:qij=minxij/xij
式中,xij代表原始数据,maxxij为第i年第j指标的最大值,minxij为第i年第j指标的最小值,i=1,2,…6分别代表2009,2010,…2014六个观测数据年份,j=1,2,…19分别代表19个指标。qij为处理后的数据。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如下:
根据上述三步,计算出各二级指标值的权重。
(三)评价结果。根据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和二级指标值,可以计算出:考察期内各一级指标的对综合评价得分的平均贡献率,结果如下:经济稳定性对综合质量的贡献权重是6.44%,经济结构是16.54%,经济效益是24.44%,创新驱动是30.03%,资源环境是24.12%,民生改善是11.87%。可以看出,从2009到2014年,创新驱动、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对于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就是经济结构、民生改善这两方面的影响,而经济稳定性这项指标权重仅为6.44%,对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河北省近些年不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数量,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改善资源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最后,计算出考察期内河北省历年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分,如下:2009年为0.1434,2010年为0.4123,2011年为0.4234,2012年为0.4316,2013年为0.4273,2014年为0.4446。说明从2009年至2014年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基本呈提升趋势,从2009年到2010年提升幅度很大,反映了经历美国金融危机后,到2010年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河北省经济质量显著提升;而2013年经济质量又出现小幅度下降趋势,这反映的是转型升级对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
四、政策建议
一是继续巩固原有增长点。创新驱动、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是河北省经济质量提升的重要关键点,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巩固成果。首先,支持企业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其次,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总和利用率。以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为样本,进行企业层面和产业链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
二是努力挖掘新的增长点。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从民生改善、经济稳定两方面制定相应政策是重中之重。改善民生,就要保障全省人民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收入水平和分配状况均有所改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政府财政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另外,为避免经济发展中的波动,必须保持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继海,李发毅.经济增长质量辨析与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 11.
[2]马树强,金浩.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4[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
[3]宋明顺,张霞等.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 2.
[4]许永兵.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J].区域经济研究,2013. 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