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看校园网络暴力的应对机制
2016-06-25巫函
巫函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传播学视角看校园网络暴力的应对机制
巫函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随着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由此而来的网络暴力也层出不穷。针对大学生网络暴力易于操作、难以监管和后果难控的特点,本文试图从其概念界定、表现形式以及深远影响出发,结合众多网络暴力实例进行探讨。最终提出了笔者对于如何在网络新环境下应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应对机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是一种网民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介形式,对他人实施谩骂、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的暴力行为。本文即以大学校园的网络暴力为关注对象,通过厘清其特征和表现形式,分析它给施予者和受害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机制,期冀给学校、老师和大学生在防范大学校园网络暴力方面带来一些启示。
二、大学校园网络暴力概念及其特点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网络暴力和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并不相同,而是通过网络的虚拟空间用文字语言对人进行攻击。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暴力的行为,严重影响着事件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当事人的正常的日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二)大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高校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沿,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流群体之一。大学校园网络暴力就是以大学校园的学生为实施网络暴力的主体或客体,在网络世界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介形式,对其他网民实施网络暴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受思想观念、市场开发、外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媒介中的暴力越来越多,侵蚀着大学生健全人格,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学业。
二、大学校园网络暴力的应对机制
(一)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养,倡导绿色上网。
网民的年龄构成日趋年轻化,高校是网络发展的前沿,大学生是网民的构成主体。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构建的过程,正确的引导颇为关键。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网络暴力的现象很容易带到真实生活,真实生活的暴力情况也会延伸到网络领域。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网络暴力这一问题,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拟世界的“治理”,而是要重视线上线下的有机整合。
(二)积极援助网络暴力受害者,防止伤害扩大。
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预防的层面,当网络暴力发生以后,我们也应该有成熟的机制进行各种善后工作。大学校园内应该积极成立“网络暴力救援小组”,来处理在暴力发生后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把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在发现网络暴力事件以后,积极与网络暴力的施予者和受害者联系。了解清楚施与网络暴力的原因,最大程度帮助受害者减轻生理伤害和心理伤害。
(三)建立健全上网法规,杜绝网络施暴。
1.推出网络行为管理规范。
推出网络行为管理规范,规定网民可以行使的权利范围。这样可引导大学生群体和其他网民,理性上网,不盲目,不跟风,也能够帮忙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无良的媒体对某一件事情进行炒作,网络行为管理规范可以帮助众多网友,清扫不正当的信息,还网络一片蓝天。
2.实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要求所有使用网络及服务的人或群体必须要以真实姓名出现或登记。韩国是率先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这一规定要求韩国网民在主要网络上发布信息需要先进行身份验证。尽管这些年,大众对网络实名制的利弊看法不一。笔者认为网络实名制能够有效地防止网友在网络上随意对他人进行谩骂、揭露隐私或者人肉搜索。目前有一个很严重的网络现象,即发生一件网络事件,其他网民就会跟随他人脚步,发表不考虑后果的言论,盲目跟风,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三、结语
当我们沉浸于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网络暴力,尤其是大学生网络暴力给整个虚拟世界乃至现实社会所带来的种种隐患。随着大学校园的网络暴力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大学生网络暴力形式日趋多样。推行网络行为管理规范以及实现网络实名制等净化公共网络环境的相关措施迫在眉睫,然而我们在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整个网络环境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暴力,归根而言是一种社会问题,它深层次反映了社会民众特别是年轻大学生群体正确表达诉求的渠道缺失。笔者认为,要从根源上杜绝大学生网络暴力,我们一面需要提升大学生的行为修养,使得其能通过正确的形式表达自身情绪观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整个社会是否应该思考,如何建立起更多的正确的言论渠道,不要让所有负面情绪积压于网络,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钟瑛.网络传播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奥波尔.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婷.从人肉搜索看网络暴力[J].东南传播,2009(3).
[4]操学诚,牛凯,赵曙光,王玫玫.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与预防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9).
[5]吴兴人.“网络暴力”杀人不用刀[J].人民论坛,2011(6).
[6]周利群.浅析“网络暴力”[J].法制与社会,2008(30).
[7]郭丽华.网络暴力现象探析[J].新闻传播,2009(10).
[8]肖燕熊,陈志光.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J].当代传播,2007(4).
[9]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N].成都大学学报,2007(5):77-79.
[10]傅淞巍.如何消除网络谣言的“蝴蝶效应”[N].辽宁日报,2010-12-2(16).
[11]李舒慧.网络暴力语言现象探析[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2]胡愈.网络语言伦理初探[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谢东辉.网络暴力事件与网络围观[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李媛.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4.7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8-01
作者简介:巫函(1993-),女,汉族,重庆人,在读研究生,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