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民族高效双语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伊犁市学校为个案研究

2016-06-25崔家路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问题及建议英语教育

崔家路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新疆民族高效双语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伊犁市学校为个案研究

崔家路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 伊宁835000)

摘要:本文是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育为背景,以伊犁师范学院维族哈族“双语班”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访谈笔录感受,简述新疆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关键词:伊犁市;英语教育;问题及建议

本研究拟在对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双语教育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新疆民族大学双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新疆民族的双语教育教学健康、稳步的推进。

一、我国少数民族及伊犁市双语教育概况

目前全国有13各省、自治区的21个民族的一万余所有学校使用民族语或双语授课,在校生达600余万人,双语教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夏越 刘见,2003)。为促进教育的发展,采取了不少的政治政策。“九五”期间,逐步形成了“民族语授课为主,加汉语”、“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族语”以及“以民族语授课为主,逐步过渡到汉语”的三种基本教学模式,并积极开展“三语”(民族语、汉语和外语)教学实验。

伊犁师范学院是一所多民族,多学科的高等师范学院。授课情况来看,伊犁师范学院是由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组成的,少数民族学生分三种类型:“民考汉”、“民考民”、“双语”生。汉语学生必修大学英语,授课教师主要是本校外语系教师,研究生还有部分外聘陕西师范的老师。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英语课分为两类:一是“民考汉”学生的英语课每周四节,一个是“双语”生的英语课,每周四节。

笔者对2014级两个双语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设计双语班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英语学习态度等信息。统计数据如下:120人认为英语“很重要”>68人(56.7 %),“比较重要”>20人(16.7 %),认为英语“一般”>21人(17.5 %),认为英语“不重要”>11人(9.2%)。多数学生认为英语重要,可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120人中对双语教师满意程度“非常满意”>5人(4.2 %),“比较满意”>35人(29.2 %),“一般”>60人(50 %),“不太满意”>19人(15.8%),“非常不满意”>1人(1 %),120人对教材难度的观点“非常难”>9人(7.5 %),“比较难”>46人(38%),“一般”>61人(51 %),“非常简单”>4人(3 %)。多数学生反映双语教师水平一般,可见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学生也没法得到相应的高质量教学。多数学生反映教材一般,可见双语教学选用的教材不大合理,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不适合其学习,因此也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现状

(一)师生对“双语教学”的内涵认识存在误区。观念决定行为模式。由于学校和教师对“双语教学”概念认识和理解不同,导致他们在对待双语教学的态度上也会显示出某些差异,进而影响到双语教学模式的制定。目前,伊犁师范学院认为“双语教学”主要是以汉语为教学用语的教学活动,甚至还有人认为用英语教学就是双语教学。

(二)师生对“双语教学”的目的和功能的认识有明显的偏差。双语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以便在精通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使他们具有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王本华,2003)。

(三)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实施双语教学将对提高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全部课程母语言授课的情况下,教师由于汉语运用能力低,只埋头于母语言知识方面的教学。很对教师的语音语调极不标准,基本功薄弱,教学理念落后,忽略自身的学习与提高。在互联网普及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许多教师尚未掌握基本的获取信息、储备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材选择不合理。当前在教材建设方面,没有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汉语材料,我国英语教材大都是经过剪裁、加工或详细注解的。长期阅读此类教材,会使得我们的学生始终停留在语言学习性的阅读层面,没有进入语言应用性阅读的高度。

三、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思考

(一)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双语教育规划。制约新疆民族双语教育质量的瓶颈是英语,突破口也是英语,只有大力加强双语教学,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新疆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够迅速提高。要根据新疆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规划好双语教育的目标、重点和进度,要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水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稳步推进。同时,要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双语教学的课程门数,扩大双语教学的受益面。至于采用何种模式为推进双语教育的最佳模式,要根据疆内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定,切莫采取“一刀切”式的过激方式。

(二)注重双语教学兼通性的目的。双语教育的目的用来传达学科知识的媒介,是通过民汉两种语言介质进行学科内容的教学。终极目的就是使学生习得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思维等能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汉语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重视英语与学科科学的双向渗透,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应用英语。

(三)加强师资建设。在实施双语教学中,因为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压力,促使教师首先要具备双语能力。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不仅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而且能用英语进行学科知识的讲解。教学过程中多教师一方面向别的民族学习,多看母语言文字以外的材料,以此来充实和丰富自己,从而逐步转变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对双语教师给予专业培训激励,通过系统学习,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生当然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四、结语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既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措举,又是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民汉兼通目标的必要途径。双语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个人的发展,还关系到民族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推进新疆民族的双语教育教学健康、稳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夏越 刘见:《中国少数民族在校生1990万人 双语教学受重视》,《中国教育报》,2003

[2]王本华.双语教学论丛[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赵慧.双语教学纵横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56-01

作者简介:崔家路 (1990-),女,汉族,山东省枣庄市人,研究生,英语教育硕士,伊犁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猜你喜欢

问题及建议英语教育
探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油茶大树换优需注意问题及建议
基于特征的复杂工件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大专院校英语教育的创新模式探讨
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存在问题的研究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煤矿岩巷机械化作业线在新安煤矿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