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防联控”机制应对雾霾天气的探讨

2016-06-25周键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

周键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联防联控”机制应对雾霾天气的探讨

周键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摘要:近些年来,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话题,雾都已经不再是伦敦的代名词。中国大地上正在上演,而且愈演愈烈,不断恶化。面对雾霾,我们思考自己的过错,并同时采取行动,联防联控机制的提出,是我们应对雾霾天气治理的新举措,也是我们对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改善的有力保证。同一片天空下,我们需要更多的蓝天,洁净的空气,需要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联防联控;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雾霾治理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联防联控”提出的现实必要性

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广州、南京、杭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灰霾污染更为严重。东部地区大气能见度与20世纪60年代初期相比,下降了约7-15公里。区域性大气污染不仅发生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在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等区域也时有发生,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分析导致区域性大气污染的原因,一是与我国一些地方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二是因大气环流造成城市间污染物相互影响。三是仅仅依靠各个城市“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区域性治污合力。

二、“联防联控”机制现有制度的调整要求

诚然,治理雾霾天气和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是一个艰巨而宏大工程,需要全国全球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合作,也离不开区域合作,更要我们抓重点污染行业改进以及人们思想的改变、环保意识的增强,其实关键是要结合高污染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我国能源结构。

(一)产业结构调整。

1.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我国传统产业呈现粗放式增长模式,①能源利用率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应利用低碳技术对其进行改进,引导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逐步摆脱对高碳能源的依赖。

2.积极促进新型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业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都是具有朝气和发展前景的新型行业。

3.探索建立碳税制和低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强化政府减排考核机制,并推动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低碳生产观和生活观。

(二)能源方面。

1.最为关键的是进一步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是调整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传统。

2、能源消费的比重合理安排,积极开发清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环保部发布的绿色 GDP 核算结果表明,从 2004 年到 2009 年,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 亿元提高到 9701 亿元。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大范围雾霾天气进一步预警,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

3、大力开展各种各样的节能环保活动,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节省能源消耗。a长远来看,传统能源的替代,新能源的开发非一日之功,应依靠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b从短期来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改变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汽车产业制定更严格的新标等措施,必然会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受损,但从长远来看,将极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

三、“联防联控”机制在治理中的落实和完善

专家们普遍赞同将“联防联控”机制写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联防联控”的相关规定尚有改进空间,其操作性有待加强。政府科学制定规划,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治理完成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任务。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组织保障措施应从监管体系、科技支撑、资金投入、政策措施、协调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区域空气质量监管体系。加强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建立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快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工作,完善臭氧和细颗粒物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强化城市空气质量分类管理,加强区域环境执法监管,开展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检查,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第二,加强空气质量保障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推进重点治污项目和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加强区域大气污染形成机理研究,加大细颗粒物、臭氧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严格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核查,积极推进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工作,完善有利于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激励机制。

第三,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协调机制,编制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严格落实治污责任,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环境保护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评估检查,对于未按时完成规划任务且空气质量状况严重恶化的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注释:

①郭俊华,刘奕玮.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产业结构调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5-89

②郭广涛,郭菊娥,席酉民等.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降耗效应测算及其实现策略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

参考文献:

[1]刘春华.控制燃煤污染是改善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A].

[2]郭俊华,刘奕玮.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产业结构调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5-89

[3]郭广涛,郭菊娥,席酉民等.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降耗效应测算及其实现策略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53-01

作者简介:周键(1988-),男,陕西咸阳人,甘肃政法学院2014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
目前我国治理雾霾的困难及对策
大气污染区域协调治理的法律制度设计
大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大气污染给人们生存造成的危害
农村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调查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