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大学生上网时间及浏览内容调查
——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

2016-06-25余栋姚月伶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建议

余栋 姚月伶

(北方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宁夏 银川 750021)

民族高校大学生上网时间及浏览内容调查

——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

余栋姚月伶

(北方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宁夏 银川750021)

摘要: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互联网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为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本项目的调查,将了解北方民族大学生上网所涉及的时间分配以及浏览内容选择等问题。希望能给大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及正确选择上网内容提供合理的建议,使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工具,而尽量减少由于上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民族高校;上网;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北方民族大学13个学院的学生,按年级(共四个年级)进行抽样,每个年级抽取50人,共计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发出调查问卷 200份,回收问卷200 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调查方法主要为问卷法。所用 《北方民族大学生“上网” 情况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共 19道小题,由学生按问卷指导语和各题要求逐一做答。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上网时间和地点。

调查结果显示,北方民族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1小时以内”的占17%,“2—3小时”占39.5%,“3—4个小时”占25%,“4个小时以上”占18.5%。当前北方民族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2—3小时”居多。

上网地点在“学校电子阅览室”占6.5%,在“学生宿舍”占74.5%,在“网吧”占10.5%,“其它”占8.5%。当前北方民族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是自己的宿舍。

(二)关于大学生上网工具的选择。

调查的大学生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重较大。根据相关专家的建议,每天上网的时间应控制在3个小时以内较为合适。由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多,手机具有便携性、易操作性等特点,很多学生成为“低头族”,沉浸在手机的网络里,虚度光阴。再者,由于手机屏幕小,辐射大,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对身体健康(如视力等)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大学生要控制使用手机上网时长,合理使用手机上网。

(三)各年级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四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的时长集中在 1-2小时之间,而每天使用超过 3小时以上的仅占13.8%,都低于一年级、二年级,主要原因是大四学生忙着工作或者找工作等,因而上网时间较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上网时长比较接近,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的比例都在30%左右,主要原因是大一、大二学生未体味到毕业的压力,空闲时间相对较多。到了大三,大学生的专业课会比较集中,而在这个时间段准备考研、公务员等的学生也在认真准备,所以大三学生上网的时间也相对较短[1]。

(四)关于上网的目的。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中,占比较大的为:浏览新闻与搜集查找资料、玩游戏、聊天,比例分别达到43.5%、32.5%、13.5%。北方民族大学生上网“浏览新闻与搜集调查资料”占比最大,但是上网“玩游戏”的比重也达到32.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游戏上花费时间过多对学业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

(一)上网场所缺乏有效监管。

随着民族地区高校校内网络建设的加速,网络资源的优化,再加上便捷等因素,很大一部分学生上网地点由校外转向校内。据调查,北方民族大学现有81%的学生选择在校内上网。不论在校外还是校内,对大学生上网场所的监管都尤为重要。

(二)学生自控力较差。

大学期间,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束较高中相比,比较宽松。部分学生大学期间缺乏合理的规划,每天沉迷于网络世界,逐渐引发“网瘾”,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大学生上课期间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

四、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的对策建议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结合这次调查的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大学生的建议。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期间的成长对后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大学生选择上网是为了消磨时间。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才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就不会感到无所事事而选择上网消磨时间。

(二)对学校的建议。

第一,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上网。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上网的态度参差不齐、认识不一。学校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的典型案例,使大学生意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性。

第二,科学制定课堂规则,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在调查中发现课堂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学校和老师两个层面出发。从学校层面,可以制定相关的校规,如建立“无手机课堂”,学生在上课期间将手机关机。从教师层面,许多大学生表示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导致课堂分心玩手机。教师在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与学生互动的频率。

第三,充分开发校园网络资源,加强对上网场所的监管。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可以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提供有益的帮助[2]。学校需进一步开发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上网的资源。同时,应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网页内容,提高网络传输速度,为学生建立绿色网络通道,同时,建立有效的上网场所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描玲.大学生手机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1(7)

[2]赵雪梅,姜笑君.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分析[J].辽宁学院学报.2006(12)

本论文为北方民族大学2013年校级人格养成项目结项报告。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73-01

作者简介:余栋(1994-),男,中共党员,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新时期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