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2016-06-25周怡瑶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会计核算

周怡瑶

(武警警官学院院务部,四川 成都 610000)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周怡瑶

(武警警官学院院务部,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各项制度需要予以作出一定变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其中关于财务管理制度就是变革对象之一,而财务变革中与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变革有着一定关联。况且现实当中也存在大量的固定资产流失现象,特别是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和重复购买等问题突出,为财政公开制度的完善设置了障碍。为此,本文以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为研究对象,在作出国有固定资产和国有固定资产管理阐述基础之上,对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所存问题和原因予以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对策,即提高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主体的管理意识、构建并完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完善国有固定资产登记入账管理流程、完善和改进国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加强国有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国有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会计核算

一、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并长期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同时,固定资产除具有使用年限长的特征外,还具有原始价值大的特征,譬如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等。也就是从使用年限和价值标准的双重考量来将固定资产作为核算对象,使用年限层面上必须是符合长期使用特征,价值标准层面上必须是符合一定价值特征。

二、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国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方式不合理。

国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方式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未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固定资产未予以实时统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方面。具体而言,第一,究其未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小组来说,在国有单位中,尽管相关制度规定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小组,但是往往并未设置,仅是设置总会计预算管理小组、单位会计账务处理小组等组织形式,意味着对于固定资产的岗位设置就空缺,相应的监督就流于形式化。第二,究其固定资产未予以实时统计来说,尽管我国已经对国有单位颁布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其中就规定《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明细账》及全面清查盘点制度等,但是在一些国有单位之中依旧采取“谁使用、谁管理”的管理模式,并未设置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予以实时统计。第三,究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来说,并未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予以规范,使得固定资产流失的主体和行为未予以处罚;同时,对于配备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并未建立领用交换制度。这样,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缺失状态之中。第四,究其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来说,一些国有单位在月度财务报表和年度报表中,固定资产科目都未填写,意味着明细表中也就无法账户登记,使得固定资产账实存在严重不符。

(二)国有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往往流于形式。

国有固定资产本来应该每年度予以全面的清查盘点,但是一些国有单位并未予以高度重视,况且现有法律法规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实物部门并未授权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这样,由于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如若不能动态跟踪管理,即便实际清查盘点也难以盘点清楚。最终长期以往下去,清查盘点工作就往往流于形式化了,达不到应有的盘点效果。

三、完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并完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1.要遵从国有固定资产购置原则,即固定资产的购置要与实际需求相适应、严格控制成本、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三项原则,可以采取存量资产管理、市场租赁、招标采购、共享共用机制建立等多种措施,来达到科学管理国有固定资产的效果,并有效遏制超标准采购的腐败行为发生。

2.国有固定资产购置审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也要按照审批制度执行。审批之前,需要相关部门人员做固定资产购置评估报告,以便供领导参考决策。

3.科学规定国有固定资产购置方式。对于国有单位而言,一般是采取招标投标和采购方式予以固定资产购置,这样能够有效确保固定资产的质量,并有效节约购置成本,还能享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而采取该两种购置方式,需要收集相关市场信息,以便有选择性地向有资质的商家及时发出固定资产购置邀请和招标公告,当然也可以采取一次招标和集中采购方式进行。

4.国有固定资产购置的会计核算。核算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原始票据(譬如入库单、采购合同、发票等)予以财务核算,审核通过后及时入账,并作出相关会计分录。

5.购置固定资产的入库管理及控制。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和制约原则,可对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实施岗位分离和制约程序,在对固定资产专职工作基础之上,做好固定资产出入库工作,要求库管部门负责好固定资产的出入库登记、年终盘点、计提折旧等工作

(二)加强国有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为了科学地动态跟踪国有固定资产的变动、存量情形、有效利用率等,需要建立符合实际的国有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而“若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就必然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高速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从而减少人力管理成本和繁琐程序,这样就能够将国有固定资产状况予以及时网上公布,实现相关部门资源共享和链条化管理。

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同时,政府提出“互联网+”的发展路径,那么意味着在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必然会加强数据库建设及计算机技术,而数据库的建设程度决定着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并对固定资产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实现科学准确记录登记相关信息,同时能够查询、汇总、分析、生成分析报告等,减少人工所容易发生的误差和漏登等现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当然,适合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实践应用而发现系统不足来予以改进,以便最终能够很好胜任信息登记、查询、提取、分析等工作,从而为科学的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段梦琪、高兵.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经营管理,2014,8(3).

[3]张淑娜.小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J].财经界,2011,9(3).

[4]岳常玲、章新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问题初探——基于财政透明度视角[J].会计之友,2011,9(10).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74-01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会计核算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