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材文本追索写作价值点的策略浅谈
2016-06-24周蓉
周蓉
[摘 要]阅读教学应以写作为本位,从教材文本中择取有效的写作价值点,引导学生以优美而富有灵性的语言进行富有生机、富有创造的表达。
[关键词]布局谋篇 语言表达 表现策略 写作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73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选用了《广玉兰》《夹竹桃》两篇课文,不仅构思精巧、结构鲜明,而且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是状物类文本的经典之作,对学生学习创作状物类文本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的价值。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布局谋篇、表现策略和语言表达三个维度入手,感知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并通过实践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内化运用,获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强化自身的结构意识
《广玉兰》《夹竹桃》两篇课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如《夹竹桃》在开篇就指出“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是不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念、最值得回忆的花”,将作者对夹竹桃的留恋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最后又以“引起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作为总结,如此首尾呼应,情感表达自然深刻,为学生的实践模仿做了很好的示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首尾进行深入有效的对比辨析,洞察作者蕴藏其中的情感变化轨迹,在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精准妥帖的同时,理解其前后语言的逻辑对应,学习作者在文本结构设置的完整性。
而在随后的练笔实践中,我要求学生以这种方法对一种花进行开头与结尾的练习。如一位学生这样描写茉莉花,开头:“‘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又香又白人人夸。每当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茉莉花》,我就不禁想起了我最爱的茉莉花。它虽然不及牡丹高贵,不及玫瑰妩媚,但却拥有其他花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结尾:“看着茉莉那纯洁的颜色,闻着茉莉那入人心脾的香味,我不禁又哼唱起了那熟悉的旋律‘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又香又白人人夸。”这里,学生先以听歌《茉莉花》,在对比中直抒胸臆,直接言明茉莉花独特的魅力;在总结时,又以唱歌《茉莉花》,将自己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整个练笔不仅言语表达精确,而且在关注前后逻辑联系的基础上,将自己内在的炽热情感和盘托出,深得教材文本的创作精髓。
二、学习课文的表现策略,丰富自身的习作内容
为什么学生学习了那么多经典的范文,还被文章字数这种低级的问题所困扰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从教材文本中汲取到如何将文章内容充实具体的方法。事实上,入选教材的文本都蕴藏着丰富而基本的写作策略,阅读教学只有引领学生以专业的视角对教材文本进行解剖与洞察,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方法的积累。
例如,《夹竹桃》的第三自然段,整个段落没有一字描写夹竹桃,却在与其他季节14种花的对比中将夹竹桃坚韧的品性生动地呈现了出来。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语段是否可以删去?”这样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让文本结构更加富于变化,文章的内容也更加显得充实。在这个基础上,我创设了这样的练笔情境:“孙正澜是班中的短跑名将,在校运动会上他一马当先,率先冲到终点。我们该如何用文字表现孙正澜的风采呢?”学生除了从正面描写孙正澜同学的动作、表情之外,还从观众和老师评价的角度展开描写,全方位展现了该同学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
三、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优化自身的语言品味
《广玉兰》《夹竹桃》这两篇课文的语言不仅生动精确,而且清新优美,极富想象力,是引导学生感悟品味、积累内化的极好资源。教学中,教师应紧扣学生容易忽略的表达方式,对课文中典型语段的核心语句进行辨析,为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广玉兰》中“我无法用文字……柔韧而富有弹性”这一段话时,我引导学生辨析思考:“作者在描写花瓣色彩和质感时,到底是准确的还是模糊的呢?”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紧扣文本中表示颜色和质感的词语入手, 明白作者虽然无法用语言加以描述,其实已经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体悟,令读者如身临其境。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写作方法,反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学生练笔过程中,我要求他们尝试运用这种写法,有学生对栀子花这样描写:“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花瓣的颜色,说它们统一吧,但又好似由深变浅,不断变化;我也无法用语言来展现花瓣的质感,摸上去柔韧吧,但好像又非常脆弱,好像一下子就能撕碎。”虽然学生的言语表达还显得稚嫩,但将课文中的写法模仿得如此活灵活现,足以让我欣喜万分。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将教材中课文的写作亮点挖掘得再深一些,对学生的指导再细致一些,给予学生练笔的时间再充裕一些,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应以写作为本位,从教材文本中择取有效写作价值点,引导学生以优美而富有灵性的语言进行富有生机、富有创造的表达。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