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楠容器苗不同移植密度生长效果分析

2016-06-24张凤英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3期
关键词:保存率生长量

张凤英

(宁化县林业局,福建宁化365400)

闽楠容器苗不同移植密度生长效果分析

张凤英

(宁化县林业局,福建宁化365400)

摘要:试验采用2a生闽楠容器大苗进行不同密度(株行距40cm×40cm、60cm×60cm、90cm×90cm)移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植密度对闽楠的保存率无显著影响,保存率分别达99.1%、99.0%、97.8%。不同移植密度对闽楠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以株行距60cm×60cm的移植密度最适宜,地径、苗高、冠幅生长量最大,分别达2.49cm、219.1cm、84.3cm。

关键词:闽楠容器苗;移植密度;保存率;生长量

闽楠(Phoebebournei) 又名光叶楠、毛丝桢楠、黄楠等,为樟科楠属常绿乔木[1],是福建省分布较广的乡土珍贵树种。闽楠具有干形通直、木材纹理光滑、美观,呈淡黄色,芳香持久等优点,是我国名贵的高档家具用材;此外,闽楠树形美观,树冠浓绿,适应性强,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1-9]。目前,国内对闽楠的一年生播种苗密度控制、容器苗切根移植、生根剂处理移植、不同密度苗木竞争关系、遮荫、施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已有相关报道[2-8];但未见闽楠容器苗不同移植密度试验报道。为此,本试验于2014~2015年期间,在参阅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9-20],开展闽楠容器苗不同移植密度生长效果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效,现予总结,旨在为闽楠大苗、壮苗培育提供技术依据。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翠江镇双虹村南岭下的宁化县林业局“乡土珍贵树种繁育基地”,位于116°38′36″E、26°14′52″N,总面积:3.2hm2;试验地为农地土壤,疏松、肥沃。试验区年平均温度 15~18℃ ,年均降水量1700~1900mm,无霜期214~246d。

2试验方法

2.1苗木来源及试验设计

采用宁化国有林场苗圃繁育的2a生闽楠容器大苗移植,苗木规格:平均高度93cm,平均地径0.91cm。设计株行距40cm×40cm(面积:0.21hm2)、60cm×60cm(面积:0.23hm2)、90cm×90cm(面积:0.26hm2)3个密度处理进行苗木生长量及质量对比。移植方法:于2014年1月下旬按设计密度在试验苗圃地进行移植;抚育管理:每年春、夏、秋共除草松土3次,萌芽前和5~6月共施复合肥2次;生长期不遮荫。

2.2调查与统计分析

于2015年11月上旬,对试验的不同密度处理设置2m×2m样方进行闽楠保存率及地径、高度、冠幅生长量调查,每个处理共重复设置9个样方。调查数据用dpsv7.55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移植密度对闽楠保存率的影响

经调查,闽楠容器苗不同移植密度的保存率均较高,株行距40cm×40cm、60cm×60cm、90cm×90cm 3个密度的平均保存率分别达99.1%、99.0%、97.8%(见表1)。不同密度的保存率指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无显著差异(见表2)。

3.2不同移植密度对闽楠生长量的影响

表1 闽楠容器苗不同移植密度的保存率及生长量指标多重比较

注:应用LSD法对不同移植密度各处理的生长量指标进行多重比较,同一列中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相同字母表示无极显著差异或无显著差异。

经调查,闽楠容器苗不同移植密度的地径生长量以株行距60cm×60cm最高,达2.49cm;90cm×90cm次之,达2.21cm;40cm×40cm最低,为1.91cm(见表1);不同密度的地径生长量指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见表2)。不同移植密度的闽楠高生长量以株行距60cm×60cm最高,达219.1cm;40cm×40cm次之,达178.8cm;90cm×90cm,最低,为171.0cm(见表1);不同密度的闽楠高生长量指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株行距60cm×60cm与40cm×40cm、90cm×90cm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0cm×40cm与90cm×90cm之间无显著差异(见表2)。不同移植密度的闽楠冠幅生长量以株行距60cm×60cm最高,达84.3cm;90cm×90cm次之,达80.0 cm;40cm×40cm最低,为66.7cm(见表1);不同密度的闽楠冠幅生长量指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株行距60cm×60cm 、90cm×90cm与40cm×40cm之间差异极显著,60cm×60cm与90cm×90cm之间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闽楠容器苗不同移植密度的保存率及

注:F0.05(2,24)=3.40F0.01(2,24)=5.61 **表示差异极显著。

4结论与讨论

4.1不同移植密度对闽楠保存率无显著影响

株行距40cm×40cm、60cm×60cm、90cm×90cm 3个移植密度的保存率均较高,分别达99.1%、99.0%、97.8%。主要是因为本次试验采用2年生闽楠容器大苗进行移植,移植后适应性强,保存率高。

4.2不同移植密度对闽楠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

不同密度的地径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为株行距60cm×60cm>90cm×90cm>40cm×40cm,苗高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为株行距60cm×60cm>40cm×40cm>90cm×90cm,冠幅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为株行距60cm×60cm>90cm×90cm>40cm×40cm。通过比较,株行距40cm×40cm的移植密度因为密度大,个体间光照竞争强烈,虽然有利于苗高生长,但个体间土壤营养空间较小,光照不足,且苗木因侧枝生长,当年即郁闭,不利于地径生长;株行距90cm×90cm的移植密度因为密度小,虽然苗木个体间营养空间较大,光照好,有利于侧枝生长和地径生长,但移植后苗木个体间的早期生长阶段光照过于强烈,加之密度小、苗木个体间相互侧方遮荫的效果差,不利于苗高生长。株行距60cm×60cm因移植密度及苗木个体间营养空间适中,有利于苗高和侧枝生长和地径增粗,且苗木个体间相互侧方遮荫的效果好,为最适宜的移植密度,地径、苗高、冠幅生长量最大,分别达2.49cm、219.1cm、84.3cm。

因培育闽楠大苗、壮苗需要经过多次移植,本次试验只是第1次移植的初期效果分析,不同培育目标的移植次数和密度有待今后深入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应会,梁瑞龙,蒋燚,等.珍贵树种闽楠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13(4):365-370.

[2]黄明军,陈明皋,吴际友,等.遮荫网透光度对闽楠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4):8-11.

[3]董春英,陈明皋,黄守成,等.闽楠大田播种育苗及富根壮苗培育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16):48-52.

[4]张兰,韦小丽,王明丹,等.育苗密度对闽楠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5(12):139-142.

[5]康永武.移植方法与光照条件对闽楠大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4):19-23.

[6]李娟,梁瑞龙,姜英.闽楠优质苗培育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15(3):308-310.

[7]刘宝,陈存及,林思祖,等.不同密度闽楠苗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竞争的定量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3(2):119-123.

[8]江香梅,林卫红,魏柏松,等.闽楠育苗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2000(4):9-10.

[9]杨鹏.竹柏不同播种育苗方式的生长效果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2(2):107-110,27.

[10]江先桂.枫香播种育苗技术[J].福建林业科技,2012(3):128-130.

[11]吴善群.桤木种子不同覆盖方式和密度对播种苗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68-169.

[12]王邦富.枳椇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176+178.

[13]张润生.大叶黄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2(1):18-19,40.

[14]高毅.草珊瑚林冠下播种育苗试验[J].江西林业科技,2014(4):37-39.

[15]王伙琴.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50-151.

[16]林晓芳.乌桕不同密度播种育苗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172-173.

[17]张润生.桂花小苗裸根移栽试验[J].江西林业科技,2013(3):21-23.

[18]张群英.密度和施肥对楠木播种苗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1(2):88-90.

[19]杨鹏.花榈木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1(2):26-27.

[20]林友干.猴欢喜播种芽苗不同移栽密度生长效果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5(4):39-41.

Phoebe bournei Different Container Seedling Transplanting Density Growth Effect Analysis

Zhang Fengying

(Forestry Bureau of ninghua, ninghua, Fujian 365400)

Abstract:the test using 2 a min nan containers went to different density (plant row spacing 40 cm ×40 cm, 60 cm×60 cm, 90 cm×90 cm) transplanta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Phoebe bournei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survival rate was 99.1%, 99.0% and 97.8%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Phoebe bournei growth is very significant. 60 cm×60 cm plant row spacing density is the most suitable, ground diameter, seedling height, the crown growth, respectively, 2.49 cm, 219.1cm, 84.3 cm.

Key words:Phoebe bournei Container seedling; Transplanting density; Survival rate; The growth

收稿日期:2016-03-11

作者简介:张凤英(1971-),女,营林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研究,E-mail:zfy961027@163.com。

中图分类号:S79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3.005

猜你喜欢

保存率生长量
连香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及生长规律研究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不同香榧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嫁接穗条年生长量比较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薄壳山核桃林下滇黄精种植试验
试论如何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