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2017-08-24张建国
张建国
摘 要:落叶松作为东北地区一种较为常见的树种,在造林工程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往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大规模地开采林业资源导致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逐年减少,致使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而在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已经全面开展了造林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则是衡量造林工程建设成效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创新和完善提高落叶松造林成活和保存率对策,以此来提升造林工程建设质量。本文主要就如何提升落叶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落叶松;成活率;保存率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66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环境下,为了改善以往过度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我国开始大力推行造林工程建设。基于此,造林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对林木成活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寻求合理的解决对策来提升我国造林工程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看来,加强对其研究十分必要,有助于为后续造林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造林地的选择
在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地的选择尤为关键,它是造林工程建设的基础部分。在造林地选择中,首先应该考量土地是否适合栽种树木,尽量选择连接在一起的造林地,这样在后续管理中更加便捷,能够实现集约化经营。确定造林地适合栽种的树种,选择科学栽种理念和技术,确保后续造林工程建设活动有序开展。造林地附近最好可以与原有人造林接近,或是与天然森林覆盖区域连接在一起。根据实际条件来选择造林地,造林地海拔不能超过170m,选择坡度较小的山地,做好充分的施肥整地工作,为造林地提供充足肥力支持,保持土壤层厚度在50cm以上,促使树木正常生长[1]。
2 造林整地
在造林工程中,整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整地方法,对于杂草众多的环境中,人工整地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未必可以取得可观成效,所以多数造林工程是选择机械整地方式。在机械整地中,需要开沟高台筑埂,确保沟的深度在30~50cm之间。而对于一些灌木较多的造林地块,则是需要充分清理造林地块,做好割带工作,最后由人工整地。
3 造林苗木选择
苗木品种的选择,苗木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一般情况下,落叶松树种更多地生长在东北地区,苗龄一年生苗,苗高35cm以上,粗壮均匀,根长15cm,并无明显的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4 造林方法
落叶松多数是在春季造林,在土壤化冻15cm即可进行造林活动。在具体造林活动开展中,主要选择人工植苗方式,锹窄缝栽植,有助于提升树木成活率。造林中,造林人员需要做到随时起苗、运输、栽植和浇水,需要避免苗木长距离运输,异地栽植很容易造成苗木生长缓慢现象,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和存活率。起苗前需要多浇水,运输时则是需要做好根部包装,对于无法及时造林的苗木应该做好假植工作,尽可能地推广和使用先进的技术,以此来提升落叶松的成活率和保存率[2]。
5 幼林抚育和管护
5.1 抚育方法
落叶松造林第1年,用镐扩穴,除草松土,踏实土壤,避免树苗生长倾斜的现象出现;第2年第2次幼林抚育则是在造林间开展,重点割除影响幼林生长的杂草,确保树木能够具有充足阳光;茬高应该保持在5cm以下,在抚育期间,避免对幼树造成伤害,坚持以幼树为中心理念,割除幼树周围的杂草,避免杂草同幼木争抢生长养分[3]。
5.2 幼林管护
幼林管护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造林关键,需要注重加强管护,提升林政执法力度,严格遵循法律开展管护工作,避免其他人为活动对造林活动带来危害。同时,需要对造林地建立管护棚,做好树木病虫害监测工作,可以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测和防治,确保幼林正常生长。
6 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更好地迎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应该尽可能地保留造林地天然树种,同周边天然林保持良好的衔接,避免对天然林带来不利影响。在幼林抚育中,需要在割除周围的杂草,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时,避免对土壤表层和植被带来破坏。防止病虫害,严格遵循林业病虫害綜合防治原则,从树种选择、后期幼林抚育等阶段,需要全面贯彻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林木正常生长。
7 结论
落叶松作为造林工程中主要树种,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充分结合树种的生长特性和环境因素,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应用更多的前沿栽植技术,提升落叶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参考文献
[1]王春海.浅谈如何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J].农民致富之友,2015,21(11):220.
[2]刘玉琴,赵福洋,张坤,等.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实现途径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3,09(29):35,91.
[3]韩清,张青宁,都玉林,等.油松和落叶松容器育苗及容器苗造林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4,13(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