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孝道观念变化探究:权威型孝道的衰落

2016-06-23杨曦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

杨曦

摘 要: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流动性逐渐增强,家庭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及西方思想价值观的兴起,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传统的孝道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反应亲子间情感关系的相互型孝道仍然占据主流地位,而束缚个人自由与独立的权威型孝道则越来越不被民众认同,呈现衰落的趋势。而不同年龄、性别、收入、教育水平、职业的群体对孝道具体规范的认同也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社会变迁 孝道观念 权威型孝道 相互型孝道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342-02

一、问题的提出

“孝”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善行与德行,时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规范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但传统孝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传承中逐步沦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泛孝主义盛行,统治阶层力倡“移孝作忠”, 把儒家的孝道理论进一步政治化,由子女对父母尽孝上升到臣民对皇帝尽忠,意图通过孝的规范强化忠君思想,维护统治。原本反映亲子间淳朴亲情的孝日益被扭曲,成了绝对化和形式化的角色规范,子代“尽孝”的义务即“无条件回报父代生养之恩”被极端的推崇,原生态孝道中体现亲情的合理成分被规范化的形式所掩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越来越多,家庭关系的重心从亲子关系主轴转变为夫妻关系主轴;市场化经济的深入推进,使得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年轻人提高了自身的经济地位,孝道得以存续的经济基础受到冲击;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人口大规模的“脱域性”流动(周晓虹,2015),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以及西方个体主义价值观的泛滥,使得传统社会原有的孝道规范、孝道观念与当下变迁的社会背景不相适用。因此,传统孝道观念及人们对孝的理解和认知也必然会发生很大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在复杂的中国社会中不是同步的,不同年龄、学历、收入、职业的人群,他们对孝道观念具体内涵的理解和看法并不相同。因此在当前社会,宏扬孝道首先必须要厘清人们的孝道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孝的内容仍然被绝大多人所认同?哪些传统孝的方面已经与时代脱节不受认可?本文的研究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回答。

二、文献回顾

关于孝道的变迁,台湾地区的学者关注的较早。杨国枢认为随着台湾逐渐转型为现代工商社会,传统孝道的社会功能随着家族主义的衰落而逐渐减弱或消失。由此,孝道本身也势必发生重大变化,逐渐转变成一种以个体主义为基调的新孝道。这种新孝道会更加强调亲子双方的价值、尊严及幸福,会尊重亲子双方的独立、自主及自动(杨国枢,1985)。在实证研究方面,黄坚厚、叶光辉等人的研究表明,反映亲子情感的相互性孝道如尊敬父母、悦亲、显扬父母等孝道内涵仍然受到大众认同,而绝对服从、传宗接代、与父母同住、物质方面的奉养等却已经不被年轻人认为是孝顺父母的行为 (黄坚厚,1989;Yeh & Bedford, 2004)。叶光辉又根据中国传统的“尊尊”、“亲亲”原则及心理和文化的区分,将孝道划分为权威型和相互型的双元孝道(叶光辉,1997;2009),虽然有二元对立之嫌,但仍是为描述孝道变迁建构了一个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模型。

大陆的学者也觉察到孝道发生的变化,尤其是从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之后,中国内地发生了极速的社会经济变迁,孝道观念也随之发生剧变。首先在学理上,周彦新认为应该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中的积极部分;肃清传统孝道中的封建残余思想,构建新的孝道观。在实证研究方面,大部分大陆的学者采用的量表较为简单,有部分是沿用台湾杨国枢的孝知、孝感、孝意的量表,抽取出其中的部分指标题目。研究的结论大致相似,即孝道观念总体上仍然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尤其是“照顾父母”、“尊敬父母”、“体贴父母”、“奉养父母”等孝道内容;但也确实发现,年轻人更加独立自我,孝道中顺从取悦的成分降低,更加注重亲子之间的互相尊重与权力和义务的平等(邓希泉,2003;吴超等,2008;刘晓红,2009;)。但此类研究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和中学生,而在快速变迁的中国社会中,不同年龄、学历、收入、职业的人群,他们对孝道观念具体内涵的理解和看法并不相同,因此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本研究的着力点。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心理研究室“我国社会心态测量指标研究”课题中烟台市的调查数据。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烟台市随机抽取4个社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44份,经数据清理后得到1000份最终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1.3%。被调查者覆盖18至70岁各个年龄段,其中男性占35.2%,女性占64.8%;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33.5%,36岁-50岁的占37.4%,年龄超过50岁的占27.9%。本次调查使用台湾叶光辉简化版的双元孝道量表,由16个项目构成,采用李克特量表1-5的评分,信度系数为0.813,共涉及10个因素。

四、研究结果

1.孝道观念的描述性分析

根据叶光辉双元孝道的模型,相互型孝道主要由“尊亲恳亲”和“奉养祭念”两个成分的孝道观念组成(Yeh, 2003)。前者指涉由于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子女在精神上、情感上表达出对父母的敬爱关心,后者则是同样基于对父母的情感、敬爱,在物质上与经济上给予父母支持照顾,并在父母过世后合乎礼仪的祭奠和追思。相互型孝道是来自于人际互动中亲密情感的自然结果,包括关爱父母、悦亲、奉养双亲、心存恩情、祭奠父母五个维度。权威型孝道则由“抑己顺亲”和“护亲荣亲”两个成分组成。前者意为子女应该抑制或牺牲自身的需求来迎合或遵从父母的意愿,而后者则隐含了出于角色规范的要求,子女应当尽力荣耀双亲及延续家族命脉。权威型孝道反映了对阶级和权威的顺从及对个人自主性的抑制,包括抑己顺亲、继承职业、无违、为亲留后、随侍在侧这五个维度。

总体上看,孝道的总体均值为3.88,仍然较高,但其中权威型孝道均值仅为3.16,远低于相互型孝道的4.4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公众对于压抑个人自由的权威型孝道的认同度较低,但对于表达亲子之间情感的相互型孝道的认同度却很高。孝道不同部分的观念在这里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具体来看:

(1)反映亲情的孝道美德仍被普遍认同。从统计结果看,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关爱父母的被访者占总人数的90.1%,对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对父母心存恩情的被访者也超过总人数的90%,愿意在父母去世后祭奠父母的受访者占总人数的84.7%,可见反映真挚的亲子情感的传统孝道内涵在民众心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赞同精神上悦亲的受访者占总人数的86.8%,强调在物质上奉养父母的受访者也占90.2%,可见无论在精神上的陪伴还是物质上供养,民众都非常认同。

(2)更强调自我选择与独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与西方价值观的凸显,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变得更加倾向于追求个人的独立于发展,传统规范中束缚个人自由的部分,越来越不被认同。在统计结果中,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抑己顺亲的比例低于30%,明显比反映亲情关系的孝道内涵的认同度要低,对于抑己顺亲赞同程度低和较低的比例则超过40%,其中超过70%是年龄小于35岁的80后、90后群体。而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不违背父母意愿和陪伴父母身边的受访者的比例都不足四分之一,不赞同的人数远大于赞同的人数。这说明“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观念在当今流动性较强的社会中已经不适用了。

(3)“传宗接代”的思想已经式微,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不受家庭利益束缚。中国传统社会最根深蒂固的观念之一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根据本次调查,发现非常赞同“为亲留后即是孝”的受访者只占10.3%,比较赞同的占13.2%,二者相加还不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而不赞同的人数相加却占了总人数的49.6%,几近半数。这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已经不被认同,也已经在孝道观念中衰落。此外,赞同继承父辈志向或职业的受访者占比例为28.5%,不赞同的占63%,。这说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主义”、“家庭主义”的思想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

2.不同人口特征下的孝道观念差异

(1)年龄对孝道认知观念的影响:年龄是影响孝道水平的重要因素,关爱父母、悦亲、奉养双亲、思慕亲情、祭奠父母这5个方面与年龄不存在相关关系,三个年龄组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而抑己顺亲、继承志业、无违、为亲留后、随侍在侧这五项权威型孝道内容则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年龄分组的组内差异也显著,呈现出年龄越大,得分水平越高的倾向,在年龄上呈阶梯状分布。这说明,年龄越小的受访者对抑己顺亲、继承志业、无违、为亲留后、随侍在侧的认同度越低,越不倾向于认为这5个方面是为父母尽孝的内容;而年龄越大的人就越认同这5个方面的孝行。由此可见,孝道的具体内涵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中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但对相互性孝道仍然有很高的认同度。

(2)孝道认知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孝道总体认知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为亲留后和随侍在侧这两项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得分要明显高于女性,在35岁以下和35岁至50岁两组中差异最明显,50岁以上的年龄组,为亲留后一项差异不明显,随侍在侧差异显著。这说明男性在为亲留后和随侍在侧这两个方面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女性,且年龄越小认同程度的差异越大,这可能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男性有传宗接代的任务,并且抚养老人也一般是男性的责任,父母年老时一般会选择与儿子同住,很少会住进女儿家,因此女性对这两项的认同程度较低于男性。

(3)不同收入水平对于孝道认知的影响:统计结果发现,个人月收入与总体孝道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具体来看,却与抑己顺亲、继承志业、无违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个人月收入越高,抑己顺亲、继承志业、无违三个方面的得分就越低,认同度越低。其他孝道因素与收入无显著相关关系,组间差异也不显著。这说明收入水平越高,家庭生活条件越好,对抑己顺亲、继承志业、无违的认同度越低,越不倾向于认为这三个权威型孝道内容。

(4)不同受教育水平与孝道认知的关系:受教育水平与总体孝道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权威型孝道,包括抑己顺亲、继承志业、无违、为亲留后、随侍在侧这五个方面的孝道内容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教育水平越高的受访者对于抑己顺亲、继承志业、无违、为亲留后和随侍在侧这五个方面的孝道内容即权威型孝道的认同度越低,且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群之间在这五个方面得分的差异也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思想的开放程度越高,对于传统孝道中束缚个人发展和自由的规范就越不认可。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华北民众对关爱父母、悦亲、奉养双亲、心存恩情、祭奠父母这五个相互型孝道观念的认同度仍然很高,且不存在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的差异,相互型孝道的特点更多的是体现在亲子之间真挚的情感层面,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回报父母。而传统孝道观念中抑己顺亲、继承志业、无违、为亲留后和随侍在侧这五个权威型孝道内容,则受到被调查者年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权威型孝道倾向于压抑子女自身的自由和需求,最大程度的去满足父母的意愿以及传统社会建构的父母的、家族的需求。因而年龄越小、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被调查者越不认同权威型孝道。

随着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中国兴起,尤其是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同,传统社会的家庭主义、家族主义受到极大冲击,个人的价值和追求越来越凸显。越是年轻的、收入越高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由于自身更高的开放程度,就更能接受和认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对传统社会的家庭主义中束缚个人自由的内容更加抗拒。因此,孝道的内涵也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无论新的孝道观念如何建构,都逃不出最基本的两个内容:1、孝道核心的部分即精神上、物质上回报父母,敬爱关心父母,反映在当今的潮流说法就是常回家看看,这一核心内容不会衰减。2、孝道观念中权威型的内容,压抑人的自由和发展的部分孝道规范将会逐渐衰落,越来越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36-337

[2]杨国枢.现代社会的新孝道[J].中华文化复兴月刊(台北),1985,(1):51-67

[3]黄坚厚:《现代生活孝的实践: 中国人的心理》, 桂冠图书公司出版, 1989 年第 25-38 页。

[4]叶光辉.华人双元孝道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2009,(32):101-148

[5]邓希泉,风笑天.城市居民孝道态度与行为的代际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
近代东北地区关内移民对东北社会变迁的影响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论农村家族的现代转型
论社会变迁对刑罚执行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