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利用网络加强先进文化及思政教育内容传播的一点思考

2016-06-23王秋准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先进文化网络民办高校

王秋准

摘 要: 利用网络传播先进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先进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覆盖面、时效性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 民办高校 先进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222-0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文化样式,无论其载体、内容还是形式,其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已经并将继续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特性优势,不断提高和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的吸引力、覆盖面、实效性和影响力,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特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载体的学习、休闲和娱乐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网络文化及其载体作为一把双刃剑,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可谓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网络文化载体所具有的显著的学习、休闲和娱乐优势,对于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中国梦”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大有可为。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网络这个特殊的载体,以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网络文化的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展现和传播,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提供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图片,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的音乐,健康有力、活泼可爱的视频,使其具有真正符合广大青年大学生特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因此,以网络为载体,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途径和方式,努力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做好的重要工作。比如,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等文化载体,积极开发打造“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纵横谈”、“青年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网络课程或专业网站,既可以进行远程教学,有利于广大青年大学生直接操控计算机,自己去浏览选择学习各类资料素材,变被动的“说教”为自主的学习领会;又可以让宣传教育的内容由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文字说明和口头灌输,变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茂、声影兼备的生动材料,从而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受众面广、普及率高是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载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覆盖面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2]。

网络文化载体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其具有无限广大的受众覆盖面。据CNNIC: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网络媒体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国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不断提升,继续位居世界使用率第一位。中国网民的数量更是飞速发展,数量已达7亿之众,互联网的宽带用户和手机网民数量不断攀升,其中高校大学生群体,其手机上网普及率更是达到了100%。

如此广阔的互联网网络文化载体和信息传播优势,这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和不可多得的思想文化和舆论宣传阵地,而且,随着互联网在技术上的创新发展,网络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更强大的多媒体整合功能,其表现力必定日益突出,其感染力影响力也必定日益深入人心。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跨越空间限制的特点,大力开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题,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重点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活泼,适合广大青年大学生特点的各类音象、视频、文字等网络文化产品,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我的梦”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科学理论和宣传教育内容,更深入更广泛地渗透到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之中,其教育覆盖面和教育影响力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和教育途径都不能比拟的。

三、传播迅速、存储方便是网络文化的显著特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载体的快速传播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文化与其他形式的媒体文化相比,有着巨大的更新速度快、传播迅速、影响面广、易提取存储等优势,它使信息瞬时化成为现实,从而使各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海量信息具有了无与伦比的时效性特征。时效性是信息化时代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网络文化的根本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速度文化”,具有极其快速的“进化”特征。它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方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认知效率。网络文化的传播不仅具有跨越空间限制的特性,而且具有超越时间空间局限的种种优势。一方面,网络通过技术支撑超越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同步性藩篱,实现了信息的全天候异时传播。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传播还具有空前的快捷性,网络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最高等级的“信息高速公路”。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这条高等级的“信息高速公路”来为传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服务,一是有利于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3]。二是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速度,三是有利于及时更新内容,以最快的速度把党的最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向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其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四是有利于抢夺主动权,以正确的理论和内容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并对各种消极、庸俗、腐朽甚至是反动的信息及时进行辟谣、批判、过滤和删除,以把负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技术先进、服务高效是网络文化的根本特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载体的新兴技术优势,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力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质就是必须创造尽可能多的、优质的信息资源形态的思想文化产品,通过网络提供给广大青年大学生消费享用。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是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文化的诞生、发展、创新等都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进步也息息相关。网络技术是网络文化创新的物质基础,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撑,任何网络文化的创新都不可能变成现实。在网络文化领域,产业的形态、内容的变化非常迅速,因此不断进行创新就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网络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这一特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跟踪网络文化形式的变异。重视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的影响,善于用最先进的技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研究探索民办高校大型文化网站的建设规律,努力把网络建设成为提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具有高效率、高效益的公共平台,建设成为有利于促进广大青年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绿色家园。要紧密结合民办高校实际,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为牵引,搞好顶层设计,努力探索民办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路子,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着力打造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广大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根本着眼点,以满足青年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先进的和具有广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

总之,利用网络传播先进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先进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覆盖面、时效性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

[2]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17日。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猜你喜欢

先进文化网络民办高校
浅述如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
谈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完善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