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

2016-06-23王小娟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维方法综合素质历史教学

王小娟

摘 要: 历史教学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学生思维方法着手,提出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为今后历史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 思维素质 思维方法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142-01

思维素质指经后天学习锻炼所拥有的各种思维能力的总和,其能较好的提高大脑思考问题的速度、深度、发散程度。历史教学中思维素质主要表现在思维能力的积累与拓展,从而达到内化为思维的一般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各学科共同的任务,而历史学科由于历史现象及事件的内在逻辑性,在培养学生思维素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体现在解决历史问题时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等;思维的严密性体现在理解历史问题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等;思维的整体性体现在分析历史问题时的广阔性和综合性等;创造性则是要求学生能将历史问题加以鉴别、归纳,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说明、论证。

一、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他所倡导的善悟、恒悟的见解对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师来说,是具有可借鉴的积极意义的。要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业务素质。那么,如何更好的完善自我、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呢?

1.深化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密度、信度和高度

中学历史教师往往涉及的历史知识层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历史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发展专业基础知识,制订自我进修计划。首先,应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及与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娴熟优雅、得心应手。其次,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性质、特点,进行加工整理归纳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再次,有计划地学习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各种断代史、专题史、国别史或有关文集,对于那些中学历史教学中所涉及的历史问题,尤其应该进行认真研读,制做读书卡片,以便扩大视野,广征博引,增加历史教学的信息量。最后,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对历史问题辨析、考证的能力,进行一些必要的历史研究工作,对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应有自己的初步见解。

2.开拓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智能素质

历史教育要求历史教师应不断吸收各种新知识,开拓视野,以适应当代历史教学的智能结构要求。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要了解新兴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社会学、法学、美学、未来学等。要熟悉并掌握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科学地解释一切历史现象,寓科学于历史教学之中,否则历史教学就会变成失去了灵魂的史料游戏。要系统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艺术并有意识地将其贯穿在教学当中。要适当了解一点语言文学知识。要尽量了解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常识。

3.破除封闭性,树立现代化的历史教育观

首先要更新历史教育观念。历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在“积能”和育人。传统的历史教育往往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即继承人类历史过程中的知识客体。而从现代教育观的角度来看,这远远不够。其次,历史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更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已进入视听并重的信息时代。有条件的学校和历史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内容的密度,加重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力度,加快教学节奏,以促进历史教学在课堂结构上的改革。再次,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对象生龙活虎,教学方法也必须多样化。

4.在虚心学习、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教学个性

历史教师在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做法时往往有三种情况:模仿型、借助型、创造型。借助型和创造型是历史教学所提倡的。但历史教师光有悟性还不够,还必须有个性,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要善于发扬自己之长,形成和保持个人教学特色。其次,要善于把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溶解于自己的教学个性之中。再次,应在保持、完善个人教学特长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过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的稳定性的表现,也是一个教师趋于成熟的标志。

二、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方法

1.纵横联系,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先后相承的。历史教学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注意时代先后和发展线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把课本不同章节的知识,或纵或横联系起来思考。

2.史论结合,培养判断归纳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贯彻大纲这一要求,首先应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深度,发现隐含在教材中的有关理论问题。而这些理论问题往往是通过具体史实体现出来的,因此一定要以史实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从旁点拨,归纳出相关论点。

3.执果索因,一分为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在历史学科中,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原因和结果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通过如此处理教材,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又加深了记忆。另外,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尤其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法。首先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看他的活动对历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经过长期积累,自然会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提高思维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侯亚红.历史教学与学生思维素质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224-225.

[2]李国成.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时代人物,2007,(12):113.

[3]郑良璧.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3,16(3):12-14.

猜你喜欢

思维方法综合素质历史教学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