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与学之道

2016-06-23王文利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启发性原则思维

王文利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的掌握科学文化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首先,教学的任务应把握准确。

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认为教学、教育应坚持加强基本教学而不应有所削弱。

教学应发展学生的创新才能,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因而这又是现代教学的高级形式,而且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只有注意发展性教学,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操作,进行推理证明去创造性作业,才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的创造才能。现代社会发展加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总是不断猛增,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却非常有限,难以增加。如何才能解决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和人类不断积累的巨量知识之间的矛盾呢?除了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靠发展学生的智力,来增强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这又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时期,人们都希望学生能具有良好品德,正确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世界观,而教学在完成这一任务中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的学习和开展的交往,就是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过程。他们在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将依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都会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审美情趣和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其次,实施教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方可有效进行。 促进有效教学的“课堂提问”设计原则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那些随心所欲、模棱两可、突然袭击、以问代罚式的提问?不仅会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而且容易诱发学生的对立情绪。因此教师必须遵循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讲究提问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益。课堂提问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1.目的性原则

化学知识贯穿着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可谓包罗万象。从这些繁多、具体的事例中找出若干条来?就必须注意有目的性地选择?提问中要注意:

(l)结合教材内容紧扣知识点要求

(2)能激发起学生的注意力开动脑子进行思维

(3)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理解、分析的水平

(4)通过设疑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设疑?能取得教与学的主动性.目标明确的设疑?使学生在上课初期?就处于疑惑和矛盾之中?诱导

学生按教师设置的方向进行积极思维?产生急切要了解疑问答案的心情。例如讲述氯气的漂白杀菌作用时?设计了几个问题?

(1)夏天的自来水为什么有一股很强烈的气味?其中混入了什么气体?

(2)通入氯气为什么能消毒?

(3)久置的自来水特殊气味为什么会消失?问题提出后?学生自然产生了“求知”的欲望为往下的教学按下了伏笔。

2.启发性原则

所谓提问的启发性?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多种方式思考问题?逐步完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同时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课堂上的提问?既不能搞成“填空式”问答?也不能搞成“判断式”发问?更不能搞“以问代灌”?而应具有启发性?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3.适度性原则

课堂上若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厌倦但若问题难度过大?则又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导致思维困顿。因此?课堂提问要做到“因材施教”?要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兼顾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对化学学习较好的学生提出信息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思维活动量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多问一些难度小、信息量少、清晰度高的问题。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控制?设计的问题要让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答出来。

4.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即要求围绕“主干”问题?提出一系列联系紧密、层次分明?一环扣一环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难易适中的问题?将问题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到抽象循序展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关键、理解知识、总结规律?让学生通过思考和问题的回答达到夯实基础、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

理论要和实际相联系。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书本知识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使教学更形象直观易懂。学习知识后,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重视教学的实践,如练习、实验、参观和学习等。我认为这些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它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起关键作用。同时教师应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只有二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深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性。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合理使用启发性原则,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并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我认为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去理解知识,而且要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及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即既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又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或教学过程中随时都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状况,这是教学的基点。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极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处置课堂中发现的种种局面,以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为依据,随时控制和调节教学,使教与学有机结合,以完成各项目标。

猜你喜欢

启发性原则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