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用户直接交易发展历程及山西省交易开展中的问题和发电企业应对策略

2016-06-23齐刚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发电企业体制问题

齐刚

摘 要: 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是近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山西省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推进迅速。面对日趋激烈的大用户直接交易竞争市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电量与收益的共赢是每个发电企业需要研究的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就国家范围内及山西省内大用户直接交易发展历程,及现阶段山西省大用户直接交易开展中的问题和发电企业应对策略展开论述。以为山西省电力行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发电企业 大用户 体制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072-02

大用户直接交易是指电力大用户通过市场化手段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的行为。包括两方面内容:1.电力用户自主选择从发电企业购买电力,或从其他售电企业购买电力。2.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的交易价格通过自主协商或竞价等市场方式形成。

一、开展大用户直接交易的意义

1.有利于多个市场主体的形成,建立竞争机制

增加竞争市场中的买方主体,构建多买方对多卖方的竞争市场格局。

直接打通发电企业与用户企业的直接联系,促进上下游产业衔接。

通过双边协商交易、集中竞价交易等多种交易模式,增加市场竞争有效性,促进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

2.有利于促进合理价格机制的形成

有利于促进独立的输配电价制度的形成,合理明晰输配电价格。

有利于电力用户对市场价格信号作出正确响应,形成以买卖双方自由意愿为基础的市场定价机制,增强市场供需对价格的引导性作用。

自动化解上下游产业的价格矛盾,包括困扰多年的煤电矛盾。

有利于推进交叉补贴问题的合理解决。

3.有利于提高发电、用户企业的效率

促进大用户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引导用户合理调节生产,提高能效。

促进发电企业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电网经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4.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开放和电力新体制的形成

通过电力市场格局,带动配套的容量市场、调频调峰及实时平衡市场形成。

进一步理清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企业自主决策,电网进行输配电服务,政府履行监管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供需调节、引导投资、配置资源的作用。

二、国内大用户直接交易发展历程

●电力体制改革前: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力需求持续不旺,电力供应相对过剩。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出现下降。部分发电企业亏损严重。在此形势下,一些独立发电企业提出由发电厂向电力大用户直供电。一些高耗能的大用户纷纷要求建自备电厂或由大型发电企业直供电力。

国家在湖北宜昌、四川、河南等地相继开展了直供电的试点工作。

●电力体制改革后:

--2002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发5号文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发电企业向较高电压等级或较大用电量的用户和配电网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直供电量的价格由发电企业与用户协商确定,并执行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

--2004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会推出指导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17号文《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

--2005年3月8日,吉林省开展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标志着全国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正式启动。

--2006年11月,广东省台山开展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007年4月,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下发《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2008年10月,国家电监会以《关于推进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建设意见的函》复函自治区政府,原则同意《内蒙古电网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方案》。

--2009年2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的通知》。

--2009年2月13日,吉林省多边撮合交易市场启动。

--2009年7月,国家电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20号文)《关于完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为直购电试点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实施细则。

--2009年10-12月,发改委、电监会、能源局先后批复同意辽宁抚顺、福建、甘肃、安徽等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建立直接交易试点;中铝抚顺铝业与华能伊敏电厂进行直购电试点,首开国内跨省直购电先河。

--2010年5月,国家电监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华北区域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启动正式运行仪式。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一次性批复在浙江、江苏、重庆和内蒙古试点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进行输配电交易,并核定了浙江、江苏、重庆三省市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输配电价。

--2011年,发改委下发《整顿规范电价秩序》的通知,规定:“未经国家发改委、电监会、能源局批准,擅自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或者以其他名义变相降低企业用电价格的,要立即停止执行”。电力多边交易市场陷入停滞状态。

--2012年1月,电监会发布《关于江苏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的通知》。

--2012年12月26日,安徽省物价局印发《关于印发安徽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 2013年,国家能源局下发258号文,基本秉承20号文精神,强调政府减少干预,规范操作。

三、山西省大用户直接交易推进情况

●政策推进情况:

--2013年2月,国家电监会将山西列入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省份。

--2013年5月,山西省经信委联合省物价局、省电监办以省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13]35号文发布了《山西省大用户直供电试点方案的通知》。

--2013年8月,山西省经信委、省物价局、山西电监办制定的《山西省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实施意见》(晋经信电力字〔2013〕436号)正式出台,明确了山西省开展大用户直接交易的交易原则、交易范围以及交易内容等,并对参与交易的发电、用电企业主体条件作了详细规定。

--2013年9月,山西省物价局《关于山西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电网输配电价的请示》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批复,标志着山西省大用户直供电进入了实施阶段。按照批复,山西省大用户直供电输配电价(不含线损)为每千瓦时0.078元,其中110千伏用户为每千瓦时0.064元,220千伏用户为每千瓦时0.05元。

●交易开展情况:

--2013年11月,山西省首批大用户直接交易启动签约仪式在山西省电力公司正式召开。经电网安全校核确认最终有6户发电企业与13户用电企业达成交易,实现交易电量12.6亿千瓦时;2013年12月份省经信委再次组织了1.29亿千瓦时的直接交易电量。

--2014年1月,该年度第一批直接交易启动。最终22家发电企业与40家用电企业达成交易,实现交易电量40.95亿千瓦时。直接交易电价比火电标杆电价下降2分/千瓦时-5分/千瓦时。

--2014年4月,该年度第二批直接交易启动。最终28家发电企业与39家用户企业达成交易,实现交易电量114.16亿千瓦时。直接交易电价比火电标杆电价下降4分/千瓦时-5.5分/千瓦时。

--2014年7月,该年度第三批直接交易启动。最终10家发电企业与8家用户企业达成交易,实现交易电量7.3亿千瓦时。直接交易电价比火电标杆电价下降4.59分/千瓦时-5.07分/千瓦时。

--2015年2月6日,该年度第一批直接交易启动。最终32家发电企业与57家用户企业达成交易,实现交易电量80亿千瓦时。直接交易电价比火电标杆电价下降3.65分/千瓦时-6.7分/千瓦时。

--2015年2月10日,该年度第二批直接交易启动。最终7家发电企业与4家电解铝用户企业达成交易,实现交易电量54.52亿千瓦时。直接交易电价比火电标杆电价下降13.92分/千瓦时-18.24分/千瓦时。

山西省的大用户直接交易暴露出如下问题:

1.供大于求严重,市场出现恶性竞争。2014年底,山西省装机容量6306.9万千瓦,直调机组容量5023.67万千瓦,而省内外用电市场需求最大电力约2700万千瓦,容量富余过于严重。用电市场持续低迷加之装机容量的持续高速增长,造成机组利用小时数连年下滑。各发电企业成交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的意愿强烈。而山西省开展的几次交易中,大多数情况下存在发电侧电量大于用电侧的情况,造成降价幅度越来越大的趋势,在2015年的第二批集中竞价交易中,出现了平均成交价比标杆电价下降16分/千瓦时,最高降价18.24分/千瓦时的历史最低报价。电力市场开始出现恶性竞争。

2.煤电一体化性质的综合经营集团在大用户直接交易竞争中拥有较大优势。如山西省同煤集团,在直接交易中,同时拥有用户企业和发电企业,还兼具煤炭优势。与普通电力集团相比,在信息、用户、成本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优势。

四、山西省发电企业应对大用户直接交易的策略

1.熟悉政策,吃透规则

山西省大用户直接交易分为自主协商交易和集中撮合交易两种方式。其中自主协商交易是由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自主协商确定交易电量及电价;集中撮合交易是由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背对背”集中申报电量电价,由系统按规则自动进行匹配。不同的交易模式需要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所以需要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双方都熟悉掌握交易政策和规则,以便灵活应对。同时交易过程中存在违约等不可预见因素,需要交易的各方都熟悉相应的规则,以避免企业的损失。

2.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大用户直接交易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的成本竞争。为了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发电企业需要从管理入手,杜绝浪费、开源节流,从意识和行动层面减少费用开支,降低企业成本。在燃料管理方面,需要学习各种先进的燃料管理经验,积极引进先进的电子化管理平台,降低燃料成本。另外發电企业需要关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改造项目,学习卓有成效的改造方案,积极进行设备改造,降低机组能耗水平。

3.精打细算,算好自己的账

山西省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属于不扣除三公基础电量计划的市场交易电量。所以发电企业需要确保争取来的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按照变动成本测算边际利润或者按照全成本测算盈利情况,综合计算出不同版本的量价组合方案。可以直观的比较出不同量价组合下,给公司带来的收益与减利情况,为后续交易中的报价报量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4.研究用户市场,建立用户档案

大用户直接交易打通了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的直接联系。未来的交易中,发电企业需要对各电力用户的行业情况充分了解,实时关注用户市场形势,分析用户经营情况,对用户的电力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在交易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用户档案,综合收集用户的资产、经营、信用等信息,为后续开展交易、巩固老客户、开发新客户等工作提供便利。

5.建立快速的决策响应机制

由于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机会稍纵即逝。发电企业的决策机制也许会滞后于市场的变化。所以发电企业需要成立专项的大用户直接交易决策机构,在每次交易开展时,决策机构实时的与现场交易人员保持联系,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和决策的及时性。

6.积极沟通发电企业,保持理性竞争

现阶段,山西大用户直接交易中出现了恶性竞争的现象。初级阶段的竞争是变动成本的竞争,而从长远利益出发,未来的竞争还将是全成本的竞争。恶性竞争只会破坏整个行业良性发展,各发电企业需要保持清醒,寻求沟通的机会。保持理性,共同维护整个行业的利益。

猜你喜欢

发电企业体制问题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发电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推进和实现“三转”的策略解析
关于加强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干部管理创新的探讨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