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2016-06-23隋国英
【摘要】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是我国民营企业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也是突破成长限制的重要着力点。文章在界定企业管理制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原则和实践途径,以期有助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制度;监督机构
民营企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显著变化,盲目随意决策、管理制度缺位、人本理念浮于表面等缺陷日益突出,影响了民营企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快管理制度创新,实现向现代企业转变对民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管理制度内涵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管理制度包括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理念、组织机构、人才开发、激励机制、管理标准及企业文化等内容。狭义上讲,管理制度又称管理标准、规章制度,是由企业所制定的、以书面形式表达的、用以规范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条例、规则、程序和办法的集合。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组织中的机构和个体在权力、责任、利益等方面的设定,是各项管理体系、管理流程的具体表达。管理制度是企业和员工应该共同遵守的准则与约束。不同类型的企业或不同规模的企业,其管理制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1.企业管理制度是管理规范,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制定这些系统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和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员工要在日常的履职行为中,要按照企业的管理规范与规则开展工作。如果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平台,企业就难以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下规范运行,更谈不上发展战略的实现了。
2.从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来讲,企业管理制度主要由编制企业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序、管理制度的编制形成过程、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组成的,其中,属于规范性的因素包括管理制度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制度的构成等;属于规则性的因素包括构成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的环节、管理制度实施的具体程序、控制管理制度实现或达成期望目标的方法及程序;形成管理制度的过程,完善或修订管理制度的过程,管理制度生效的时间,与其他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3.规范实施企业管理制度需要规范性的环境或条件。企业管理制度应符合管理学原理,并与企业实际相适应;同时,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并要求这种规范性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对制度意识的强化和规范环境的营造,将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规范运行,否则管理制度的实施结果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
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总体来看,这些民营企业正在由以原始资本积累为主要目标的一次创业阶段,步入以追求规模效益为主要目标的二次创业阶段。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对管理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管理制度的缺陷更为突出:
1.制度化程度较低。相比其他类型企业,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体系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管理制度随意性高。这些民营企业大多采用了“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2.战略选择科学性低。企业的战略选择直接决定其前途命运。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主在重大决策上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主自身决策能力不够的情况下,极易作出错误决策,影响甚至断送企业未来的发展。
3.倾向于短期投机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思路和想法。由于一些家族企业主目光短浅,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考,过于关注眼前利益,不注重决策的科学性,简单随意。在企业开拓创业发展阶段,短期投机行为可能使企业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快速发展;但企业进入较为成熟发展阶段后,企业主的短期投机行为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
4.企业主“一言堂”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原始积累后,部分企业主就开始自居为企业家,盲目树立个人权威。尤其是在战略决策时,常常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刚愎自用,降低了企业的活力和效率,消弱了核心员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得企业趋于僵化、沟通不畅,极易引发争权夺利和派系斗争,最终导致企业衰败。
5.存在潜在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因为较多关注家族利益,很多民营企业主的管理方式过于简单生硬。由于民营企业主在思想深处不重视员工利益,使得很多优秀人才难以融入企业,才能没有施展空间,没有事业成就感,最终遗憾离职。同时,我国民营企业的信任危机也较为严重。民营企业自身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但在狭隘思想的引导下又想处处设防,导致员工积极性和事业心倍受打击,降低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途径
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需要着眼全局、系統推进,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和有利于创新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民营企业的成功和持续发展。
(一)管理制度创新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任何类型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都必须不能脱离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就民营企业而言,从规模上,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从治理模式上,可以分为家族式和公司制;从发展阶段上,包括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发展停滞阶段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其管理制度创新的目标和路径也大相径庭,但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管理创新原则,其管理制度一定会对企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2.以人为本原则。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工作而言,这一指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对我国民营企业而言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需要其踏踏实实把这一思想落到实处,发至内心地珍惜、关怀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给予这些关键核心人才施展的空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给予应有的激励,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匹配战略原则。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其经营战略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最终的目的。为追求创新而进行创新活动,难以获得成功,缺乏实质性意义,不但浪费企业现有资源,而且与管理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背道而驰。只有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所开展的管理制度创新活动,才能踏准企业发展的节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4.责权利统一原则。作为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同时也是对人力资本最好的激励机制之一。因为只有真正实现了责权利相统一,人力资本的潜能和激情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民营企业要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科学设计企业的治理机构;二是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三是准确界定机构及人员的权责。如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企业内部部门及人员遇事就会相互推诿,不主动承担责任。不但管理制度創新难以成功,浪费大量资源,而且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途径
1.规范建立公司章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真正实现管理行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民营企业开展管理制度创新活动的关键。许多民营企业管理体系的构建基于以往经验和习惯做法,缺少基本制度作为制度体系的基石。因此,规范的公司章程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营企业应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公司章程为根本依据,规范建立股东会议事规则和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工作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是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实施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在完成高层级管理制度制定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科学设计企业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为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的协作提供制度依据。
2.建立健全决策机制,聘请职业经理人。
家族式管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去除家族式管理并不可行。因此,建立现代家族式管理制度是有利于其发展合理选择之一,即让更多的家族成员或“准家族成员”共同承担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权利制衡,通过集体决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建立过多层级的管理机构,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并不适合。中小民营企业应加大职业经理人引进力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充分授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此外,企业主自身也应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牢固树立科学决策意识,注重倾听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大型民营企业必须坚持集体民主决策机制。企业董事会依法依规行使经营决策权,保障出资人、债权人和公司的合法权益。董事会应科学授权,按照权限划分授予企业经理层可以及时做出常规生产经营决策的权限,保持企业决策机制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3.设立监督机构,建立决策制衡机制。
在民营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对监督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或者监督机构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或缺少监督机制,极易导致管理决策出现的主观、随意和盲目等情况。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建立监督机制和设置监督机构的必要性更为突出。可选择由家族成员和外部人员共同任职监督机构,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监督机构中家族成员和外部人员的占比。
对于大型民营企业而言,监督职能的重点在于监事会。为支持监事会更好的履行监督、检查和督促等职能,应允许监事会代表列席企业的重要经营管理会议,使监事会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既能保证监事会能够监督企业作出重大决策过程的规范性,也有助于其检查监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提高监督行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践行人本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要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优化完善工作上,具体可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正确的管理目标。民营企业要始终将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和提升,设置为管理工作的初衷和最终目标。二是将培育团队精神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打造核心团队,培育团队精神,凝聚力人心,促进企业发展。三是把握好制度与人之间的“度”。我国民营企业中,大多采用了“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要重点处理好制度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公正,也要把握合理灵活。
参考文献
[1]张之旗.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2]刘孝宁.民营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成长关系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7).
[3]韦智华.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创新探究[J].商,2015,(6).
作者简介:隋国英(1975-),女,黑龙江肇源人,就职于唯美时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商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