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魔芋经济效益比较
2016-06-23王荣成
王荣成
【摘要】魔芋作为一种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农作物,具有极强的市场发展前景。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看,不同种类的魔芋的种植技术存在差异,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魔芋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魔芋;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管理要点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下,农产品的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魔芋作为一种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农作物,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医药以及化工生产中去,具有极强的市场发展前景。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看,不同种类的魔芋的种植技术存在差异,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魔芋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
一、魔芋的品种和分布
魔芋原产于我国,在地域的分布上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地。魔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同时具有喜阴、喜湿、怕热、不耐寒、怕积水的生长特点,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魔芋的品种主要分为白魔芋和花魔芋两种。
白魔芋与花魔芋在生物性状表现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白魔芋的叶柄呈油绿色,并且没有斑块,但花魔芋的叶柄呈淡红色,并且表面有大量的斑块,白魔芋肉色白,花魔芋肉色较深,在植株大小上,花魔芋的植株较大,直径最大可达25cm,而白魔芋最大则为10cm左右。两种不同品种的魔芋的商品价值相对而言白魔芋的商业价值较高,但相对花魔芋的产量低。而在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上,白魔芋更加耐寒,花魔芋整体适应性强,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生长。
二、魔芋主要种植技术要点
(一)布局与种植要点
在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上,花魔芋与白魔芋都更加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环境,根据魔芋的生长特性,在对魔芋种植土地布局和规划上,应该首要选择空气湿度大、半阴半阳的小环境中。魔芋的种植模式往往采用与其他农作物的轮作套种进行种植,轮作作物可以为玉米、烟叶等,一般根据不同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的特性而决定。对于同一种魔芋而言,不同的种芋大小需要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以下以白魔芋为种芋,不同大小的种芋的种植模式如下表1所示。
(二)种植管理要点
在魔芋投入种植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调查工作。一方面要根据本地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魔芋芋种,尽可能的选择对本地环境、气候适应度强的芋种。在播种之前,应该对芋种进行相关的消毒工作。一般采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700倍液,播种前进行浸种杀菌30分钟,晾干待用,使苗壮、苗齐。另一方面要对种植土壤做好相关的消毒工作以及整地工作。土壤的消毒宜用生石灰、硫酸铜进行翻挖,或在播种时用70%敌克松500倍液喷施种植沟,进行土壤和农家肥消毒处理。种前要深翻整地,按从上向下开沟,沟宽25厘米,沟深以不积水为宜。
魔芋播种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根据气候的发展趋势来决定是否终止魔芋。由于魔芋在大规模的产业化种植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病虫害,因此,实施魔芋种植的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对于提升魔芋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病虫防治方面,种植地区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魔芋种植面积大的乡(镇)设立病虫测报点,及时测报病情、虫情,并指导进行防治。其次,在种植追肥方面,魔芋是一种需肥力强的生产作物,在施肥类型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肥力丰厚的农家肥,由于魔芋生长对于钾元素的需求极大,在辅助化肥类型的选择上,应尽量的选择钾肥。芋种生长期间,主要施农家肥、钾肥以及复合肥,一半作为沟(塘)的底肥一半作为盖种肥。芋种成熟期间,应适当的追肥,底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尿素作追肥每亩不得超过10公斤。
三、不同种植模式魔芋种芋经济效益比较
(一)试验设计
按恩施地区种植习惯,设置魔芋—烟叶套作稀植、魔芋—烟叶套作密植、林下中等密度间作3个处理,小区面积15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选取的白魔芋,种芋规格100g。
(二)种植效益比较
不同种植模式鲜芋种芋产量随着密度增大,鲜芋产量随之提高,密植较稀植增产23.7%,林下间作中等密度产量最高,较其他两处理分别高出46.5%和18.5%(表2)。
不同种植模式鲜芋种芋产量随着鲜芋产量增加,种芋产量随之增加,但种芋比例随之降低,稀植种芋率为34.8%,密植为30.8%,林下为26.2%(表2)。
膨大系数种芋模式随着密度增大,膨大系数降低,林下中等密度膨大系数最高,较其他2个处理分别增加83.9%和38.6%(表2)
(三)经济效益的比较
相同的面积相同种植时间下,林下模式产值最高;密植投入最高,产值居中;稀植投入和产值最低。从投产比来看,林下模式最高达1∶4;露地模式稀植为最低,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表3)。
四、结论
林下中等密度间作模式,树木遮荫较多,基地海拔较高,温度低,形成的小气候条件适宜魔芋生长,植株长势健壮,发病率较低,单产最高。
参考文献
[1]崔鸣,赵兴喜,刘列平,等.不同规格魔芋种芋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3):339-342.
[2]張国云,杨俊华.魔芋种子繁殖技术[J].蔬菜,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