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馨蓊郁的大地之肾
——森林与湿地 连载之一
2016-06-23撰文孙侃
◇撰文/孙侃
清馨蓊郁的大地之肾
——森林与湿地连载之一
◇撰文/孙侃
浙江境内虽然山地遍布,地势不平,但由于地处东海之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浙江这片温润的土地上,散布着众多的湿地。所谓湿地,是指在濒临江河湖海的地带,长时期受水浸泡而形成的滩地、沼泽和滩涂。毫无疑问,它是自然形成的。由于它具有地下水埋深浅、水生动植物集中栖息繁衍等特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湿地众多的浙江,这几年保护湿地的力度已大大加强,片片湿地已成为一处处风景。“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如此美妙的景致,难道还不把人醉倒吗?
我们在森林里流连忘返,甚至希望在此迷路,让心肺有一次痛快淋漓的洗涤;我们在湿地中徜徉缱绻,期盼袅袅雾气将我们包围、裹紧,以让我们听见大地血液流动的声音,大地沉稳而浪漫的呼吸声。
青山绿谷,让我甘愿在此迷失
临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片似乎无边无际的森林。“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这是关于天目山森林的概括,事实上,它的绵延伸展何止十里呢!说到“十里”这个词,“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对于描述天目山可能更准确一些,那是指天目山树种丰富,独特而多变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错落繁多、堪称奇观的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星散在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天目山植被的精华,集中分布在海拔850—1100米的山坡和沟谷;落叶矮林是天目山的山顶植被,则分布在海拔1380以上的山巅处;而针叶林是天目山的特色植被,尤以柳杉林最具特色。而片片竹林,则点缀在海拔较低的山地……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还拥有着大量珍稀的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厥类植物、苔藓植物,种类难以尽数。这般的集中生长,且能留存至今,至少在浙江,显然是少有的。
“大树华盖闻九州”,拿这句话评价天目山的森林,听起来似觉有一丝夸张。但若你身临其境,却又会从心底里认可这一说法。天目山何以能成为如此一片大森林,按着科学的说法,是因为它土壤的得天独厚。天目山土壤随着海拔升高,由亚热带红壤向湿润的温带型棕黄壤过渡。海拔600米以下为红壤,海拔600米至1200米为黄壤,海拔1200米以上为棕黄壤。数千年来,植被演替又为天目山积累了腐殖质丰富的森林土壤,覆盖整个山域。怪不得,这儿的森林特别葱茏,浓荫如盖,翠绿欲滴。我实在用不出比这更贴切的词语。
必须说一说“天目山”名称的来历。相传古时候,这片群山的东、西两个山峰顶上各有一泓半月形的水池,池水清澈透底,宛如两只仰望着天空的巨眼,“天目”一名由此而来。这两泓水池今已无法寻觅,美丽的传说仍在流传。不过,天目山的另一个名字“浮玉”,听起来好像也挺别致、浪漫的。
在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夺人眼球的也就是莽莽森林了。凤阳山和百山祖均属武夷山系中的洞宫山系,连绵的群山间,奇峰耸立,直插云天。因受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影响,植物生长极为适宜。凤阳山因海拔1929米的主峰黄茅尖乃浙江第一高峰,知悉者甚众,慕名前来的游玩者更多,这儿按下不表。其实,作为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百山祖,非常有玩头。
享有“天然珍稀动植物园”“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美誉的百山祖,群峰叠嶂,山水神秀,被尊为“百山之祖”。因瓯江、闽江、福安江均源于此,又称“三江之源”。百山祖自然植被非常完整,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堪称真正的“绿谷”。百山祖的森林,一年四季景色相异,每一季都值得好好游赏:春天万木葱茏,嫩绿新黄;初夏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深秋层林尽染,霜叶飞扬;冬天雪压枝头,银装素裹。面对这样的景致,除了赞叹,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不能忘了“百山祖冷杉”,这可是这儿最出名的东西之一。百山祖冷杉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残遗物,乃我国特有。1987年被列为全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而在百山祖,这种冷杉也仅残存于南坡海拔1760米的小山岙里。噢,只有在这葱茏绵延的大森林里才会有这等稀世的珍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