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6-06-22宋赛楠

黑河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解决方法

宋赛楠

[摘要]一些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尚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级分化严重、文化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养成教育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们不断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成绩、行为和道德习惯方面改正缺点,取得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原因;解决方法

班主任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小学教育的优劣,关系到人的一生,小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自然与小学班主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爱岗敬业,加强自身修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要依靠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教育智慧,依靠自己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陶冶、感染、示范,有效地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1.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时代的进步要求班主任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学生中站稳脚步。学生信服和尊重老师一般都是由于老师知道很多他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班主任在知识传播、更新途径多样化的今天,必须不断对自己“充电”,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具备多种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等,这样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在班级中突发的各种状况。

2.热爱工作,为人师表。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小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外界的人、事、物对他们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而老师的仪表仪态、言行举止、对工作的态度等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班主任要努力塑造自己课堂内外的形象,如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可以具体到很细的地方,如注意板书、课堂语言要规范等。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其他老师相处时也都要注意礼仪等细节。

二、热爱学生,因人施教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学生,这是班主任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爱孩子的同时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三、言行一致,公正无私

言行一致是指教师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讲信用,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言行一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班级同学面前宣布的计划和制度,必须如期执行,要有始有终,切忌虎头蛇尾。

2.答应学生保密的事,就一定要守口如瓶,即使事情的发展需要公开,也要征求本人的同意才能公开。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不管在任何场合,决不说做不到的话,也不说过头话,以免脱离实际,言而无信。

4.一旦事先说过的诺言在新的情况下不能实现,要实事求是地向大家说明情况,取得学生的谅解。

班主任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无论是干部或一般学生,成绩好的或成绩差的,听话的或不听话的,都要一视同仁。处理任何事情,都应该是非分明,不能有偏见。要肯定正确的言行,制止错误的言行,奖惩分明。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表率作用,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领、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是形成班级学生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当好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四、培养班级干部,发挥小助手作用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光靠自身的热情和能量是不够的,培养一批班干部,发挥小助手的作用是班主任不能忽视的做法。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班集体要选择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做班干部,在保证班干部队伍中一定量具有能力的学生的基础上,可以让那些学习成绩好却不愿参加班级活动或学习一般而有特长的学生加入班干部的队伍。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参加班级建设的机会,让他们乐于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

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一是要大力表扬班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二是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在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同学起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培养班干部团结的协作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

五、家校合作,共促学生健康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要全面了解、教育孩子,一定要深化家庭教育。班主任首先要全面了解家长的情况,对家长要较全面地了解,如知识层次、生活习惯、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学习和前途的认识等。其次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引导家长多关心孩子,多鼓励孩子,较全面地要求孩子。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是孩子健康地成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方式。目的在于沟通思想,互通情况,达到教育学生的一致性。在家访时,与家长谈话要选择恰当的语言,既要赞扬学生的长处,也要直言不讳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态度要真诚,切忌告状。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近期班上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介绍学校和班级的基本情况,宣传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同时请优秀家长介绍其先进的教育经验,以便其他家长借鉴,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求得较好的配合。

六、建设良好的班风

班风,即班级风气,是指一个班级中起主导作用的风气。它是师生在共同的班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主任在接班之初,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征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班风的构成要素。另外,班主任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如“学雷锋周”“文明礼貌月”“为班级争光,搞好体操比赛”等。目标明确了,团结加强了,纪律性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和锻炼的风气就会逐步形成。

奋斗目标的确立必须实事求是,也就是班风建设必须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目标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都不利于班集体建设。对基础好的班级,目标可定得高一点;而对基础差的班级,目标就应定得低一点。班主任可根据目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实现班级和个人的双重目标。优良的班风建设离不开班主任的努力,班主任要为促成良好的班风尽职尽责,让班级中的每一分子都乐于在这样的班级中生活和学习。这样,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必能形成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风。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充满挑战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积累经验,创新方法,真正全面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把班级管理好,把学生教育好,创建优秀班集体,为人才培养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解决方法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