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产业中明星构建的心理及文化机制
2016-06-22赵洁
赵洁
【摘 要】明星是消费主义社会中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他(她)是票房的保障与电影的招牌。与此同时,明星也参与电影的创作,其身体及其所创造的明星神话是电影尤其是经典叙事电影的重要表现符码。明星能与观众建立起强大的纽带,从表面上看是源于制片公司成功的包装、营销策略及明星超于常人的魅力,然而究其深层原因,明星构建其实正吻合了受众的潜在欲望,同时成为社会文化想象的能指。
【关键词】电影产业;潜意识;神话;凝视
中图分类号:J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85-02
“明星”最初在电影工业中专门用来命名那些独具影响力的演员群体,它的外延现在已辐射至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指代有影响力的人的普遍性称谓。作为明星文化的缔造者,好莱坞能从早期若干家反对爱迪生专利公司的小型独立电影公司发展成为规模庞大、垄断市场的电影制造帝国,是和其产业运行制度密不可分的。在好莱坞的产业运行制度中,明星制度不仅成为了其电影生产的金融保护伞,并且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星作为电影产业的资本和形象,其建构是和受众心理以及社会文化机制密不可分的。
一、明星与集体无意识
在电影初创期,一部电影往往主要冠名于制片公司,演员则是无名的。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聪明的制片公司会发现某些演员因其个人魅力常常比其他演员更容易被观众记住,进而成为一部电影的标志。如果利用这个明星制造些噱头,那么这种做法会有益于电影的票房收益。比如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明星”佛罗伦斯·劳伦斯就因其公司炒作她在车祸中身亡,而新电影上映时又奇迹般出现在观众面前而初尝明星效果带来的利益。自此之后,好莱坞开启明星制度,培养、包装一些有潜质的演员,制造舆论使之具备公众影响力,然后将他们作为电影的招牌,为制片公司赚取巨额票房。
明星观念的推广为何能在大众心中生根发芽并迅速运转,发挥其经济效益?其实,这种成功做法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人类自原始时期就形成的,置于人类人格结构最深处的集体无意识。人类早期在自然界中艰难生存,由于对外部世界缺乏掌控力并对各种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长期处于一种不安全感中,这种不安全感既是生理上的,又是心理上的。渺小、软弱的人类渴求庇护,于是制造出拥有强大力量的“神”这一幻象,并通过对神的崇拜获取安全感。这一做法形成了原始时期的泛神论思维、图腾崇拜以及早期的巫术行为。随着文明的逐渐形成,人类的文学传颂的依然是以神主导的世界,古希腊文化讲述的是住在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以及人间的英雄,希伯来文化在描绘《圣经》中的图景,中华早期文明亦是在讲述盘古、伏羲和女娲的故事。然而科学的发展使人能够更理性地对待外部世界,曾经的不安全感亦逐渐消散,而对更强大、更高贵者的崇拜行为则由人类的祖先遗传给了我们,根植于深层意识之中。
在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今天,由于信仰缺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将偶像崇拜的集体无意识释放在电影制造出的明星身上。在这场全民造神的运动中,好莱坞以其敏锐的商业目光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必备条件:明星们有着漂亮的脸庞、超乎常人的个人魅力、他们住在常人根本不敢企及的比佛利山庄的豪宅里,华服、香车成了明星的标配,他们是高于普通人的,其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条件使之在消费文化中成为神一般的存在。再看看好莱坞的包装策略,尤其在经典好莱坞时期针对明星的人像布光,其完美的侧脸总是处于一片明亮柔和的光线中,以制造一种梦幻的效果,让观众为之着迷。
二、明星与“凝视”
上世纪70年代,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理论学者运用弗洛伊德以及拉康的理论来论证电影是如何通过潜意识的纽带与观众发生关联的。与此同时,电影特定的观影环境、放映原理以及银幕与镜像的内在相似性都使“看”这一人类的自然行为在电影中发生了意义转换并得以被理论书写。
当观众坐在黑漆漆的电影院中,全神贯注地将目光投射向明星以及故事所营造的虚幻世界,影像的焦点透视原理确保了其作为凝视的主体地位,而影像中的明星则变成了被凝视的客体,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观众获得了控制的快感。与此同时,随着观众被代入剧情,他越来越多地移情于电影中的主角(往往是明星),也越来越多地将自我投射向明星,在潜意识层面使之转化成自我的镜像,回归在拉康镜像理论中所提及的童年“揽镜自照”的仪式。
随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崛起,观众对明星的“凝视”又多了一层新的权利内容,当然,这种理论将男性受众视作观众的主体,其对明星尤其是女明星的凝视则体现出一种”视淫“(Scopophilia)的含义。劳拉·穆尔维在其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电影》中指出,传统的叙事电影运用各种手段将女性尤其是女明星塑造成被凝视的对象,而男性观众则通过将自我投射进影片中的男性角色视点,完成对女性的视淫。
三、明星与美国梦
好莱坞一直被称为“造梦工厂”,它除了大量制造逃避现实、娱乐大众的虚幻故事之外,其所制造的明星更可以被看作是“造梦工厂”的代名词。
好莱坞的”表演皇帝”卡拉克·盖博曾经是工厂的工人,葛丽泰·嘉宝曾经在百货商店打工,亨弗莱·鲍嘉退役后在剧院当过杂工,玛丽莲·梦露的不幸童年则在不同的寄养家庭中度过。每一个明星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都曾饱含不为人知的辛酸,他们也是普通人,甚至曾过着比多数电影观众还卑微的生活,但只要有机会之神的眷顾,任何一个人都能够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明星的魅力除了其漂亮的外表,更重要的来自他或她的草根背景,而其成功的历程则在舆论和影迷的不断言说中慢慢幻化成一个个美国神话。
四、明星图征
当中国明星陈赫和文章被爆出“出轨门”后,他们所遭遇的口诛笔伐的程度可能是要远远大于其他男演员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敏感身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其在影视剧作品中所扮演的大量“好男人”角色与个人生活中的行为产生的巨大差距。明星自身与其扮演的重要角色会共同构成明星图征存在于观众的认知里,一旦当明星自身与其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错位,那么其明星图征也就随之破裂了。
在默片时代,由于故事角色较为单一,明星图征更多地是由明星“肖像学”所决定,制片公司根据明星的相貌风格为其配搭相应的角色。比如一头金发、个子娇小的玛丽·璧克馥因其总是扮演天真、纯洁的女孩角色,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小玛丽”,虽然她曾多次试图改变自己的角色,但由于其强大的明星图征,往往以失败告终。
然而进入有声片时代,角色出现更为复杂的变化,明星除了在外型上需符合角色之外,其个人生活往往也会被打上角色的印记。观众总是很难区分明星作为一个扮演者与其角色之间的区别,而明星一旦惯于扮演某种角色,就必须以牺牲自我的“在场”为代价去维持其所营造的明星图征。
也就是说明星图征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明星其人、明星的身体(主要指肖像)以及明星所扮演的角色。其中明星的身体以及明星所扮演的角色是最重要的,而明星自身则需要根据其所形成的图征进行调整,尽可能地贴合这一图征,甚至将真我完全隐藏起来。
总之,电影产业中的明星不仅仅是资本与市场运作的结果,其借助影像为媒介与受众发生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来源于受众心理的潜意识层面,同时也指涉社会文化的某种普遍性倾向。明星是工业产品,同时也是想象的能指。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本雅明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2014.
[2]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