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传记文学
2016-06-22夏静
夏静
《伟大史诗 铁血长歌》简介并点评了458部抗战主题传记作品,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的重要主题出版物。本文从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梳理了一些经验,希望对主题出版物策划有一定借鉴作用。
《伟大史诗 铁血长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传记作品评鉴》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策划出版的抗战主题图书,分上中下三本,对458部抗战主题传记作品进行了简介与鉴赏,涉及被卷入战争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人物和事件,共计90余万字,309张图片、照片,是目前我国抗战主题出版物中,囊括图书种类最多、最全的文学评论图书。
一、抗战主题出版意义重大
根据2015年6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出版专题工作会议精神,出版界要围绕中央精神和纪念活动主题,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群众阅读需求。为此,学习出版社决定将抗战主题出版放到工作首位,以服务宣传工作大局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按时、保质完成出版任务。编辑部接到选题策划工作任务,首先确定了本次主题出版的选题定位:由于抗战主题出版工作意义责任重大,选题必须主题鲜明、史实准确、导向正确;要严格论证、史料准确、编校精当;要注重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同时保证市场影响力。
选题定位一经确定,编辑部马上成立选题组,组织力量进行了市场调研。经过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得出结论:当前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策划出版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结论。一方面,当前这一时间节点,抗战主题作品出版得到了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环境相对宽松,出版条件相对优渥;同时,部分潜在读者群被唤醒,市场容量扩大,此时推出抗战主题出版物应时应景、恰到好处。但另一方面,今天距离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有70年的时间,各类影视书等题材作品相当丰富,如何从中提炼新的精华实在是一个挑战,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吸引随机读者,成为不同出版单位激烈竞争的“战场”。
二、优中选优,确定作者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这一伟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2015年9月4日《人民日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这一背景下,选择专业、权威、高端的作者就成为带领作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的利剑。作者团队除了需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必须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编辑部怀着深重的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几经沟通对比,最终确定与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合作完成本选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是专门进行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全国性文化社团,成立于1991年,不仅在行业里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力,是业内学术研究水平居一流的专业机构,而且首任会长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刘白羽将军,与本次选题颇有渊源,这使得会长王丽同志对本选题青睐有加。
从选题策划的角度来看,对作者的选择,不能仅仅从文字的精致,构思的巧妙来考量,而应纳入整个出版、营销、推广的大盘子统筹考虑。通过与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的合作,选题组进一步争取到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的支持和帮助,这就为本书中期的组稿、审稿,乃至后期宣传、推广、发行铺平了道路,这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成果。
三、广泛征稿,审慎定稿
为了更好完成本选题,学习出版社编辑部选题组、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成立了本书的编委会。编委会历时半年,通过专家推荐和互联网发布,共向社会公开征集到已在国内出版的传记文学原创和翻译作品2253种。对征集到的作品,编委会以作品内容真实,结构严谨,文笔上佳,传主为在各方面具有代表性人物,作品社会知名度高,有一定影响力为筛选原则,经过三轮遴选,最终确定了458部作品进入本书点评环节。
作为本评鉴的点睛之笔,对作品点评队伍的确定,编委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为作品的传主或当事人多已作古,或者年事已高,不便参与点评工作,编委会研究决定以专家推荐和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通过自荐报名、专家指名和作者提名等多种途径,从传记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中青年文学评论新秀中聘请点评专家参与评鉴工作。点评作品通过初审后归集至编委会,由编委会统一交付政治、军事、法律、文学、语言、编辑、出版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审读、统稿、审稿,并最终形成初稿。
组稿的成功并没有让编委会成员放松神经,恰恰相反,收到初稿后真正艰巨的任务才刚刚开始。看着厚度高达一尺有余的初稿,没有过硬的知识背景、胆量和魄力,这项巨大的工程是不可能完成的,没有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心,这项工作的每一步都可能出现问题。好在编委会的各位同仁精诚协作、敬业奉献,克服了本书体量大,作者多,传主和传手国别、信仰、政治、职业角色复杂多样,评鉴见微知著,见仁见智等对稿件编辑加工造成的巨大困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各项阶段性任务,保障了本书初稿的质量。
为了使本书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满足精装、高端的定位,保证书稿结构统一、事迹严谨真实、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达到设计庄重、文字生动、装帧精致、品相精良的出版标准,编委会接到初稿后,成立了由编审、副编审、资深编辑等8人组成的编辑组,专门负责本书的方案设计、装帧考虑、书稿整理、编辑加工等方面工作。大到全书整体排版布局,小到图片说明如何措辞,每一个环节编辑组都仔细斟酌,颇费思量。先后召开3次编辑会议,经过数轮编辑、校对及反复打磨,多次加班至凌晨集中解决问题,收入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编委会慎重审定,编辑精心加工,在清样出来后,还多次对有关文稿作了核正。
四、辛苦付出终见成果,新书面世广受好评
本书基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内容为核心、以选题为龙头,是一部有开创性的、有深刻纪念意义的大作品,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赋予抗战精神新时期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鸿篇巨制。
2015年9月14日,《伟大史诗 铁血长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传记作品评鉴》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丰台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会议由中宣部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指导,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与学习出版社联合主办,学习出版社社长董俊山主持。来自全国的出版行业老领导、传记文学作家、专家学者、作品点评人代表、部分传主家属代表和媒体记者等1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宣部出版局办公室主任杨晓玫认为,这是一本创新的作品,该书“提供了一个抗战人物、抗战细节的索引,是300本传记文学作品的一次浓缩,丰富了抗战题材出版物的形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指出,本书“挑选传记作品,并进行点评,能使过往的历史生动、集中地呈现出来,让人们再次领略了抗战人物的英雄事迹”。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王丽表示:“在70周年的节点上,归结这些反映历史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去展示他们的真善美丑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本书策划和出版历时数月,过程漫长而复杂,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但是各方对本书的大力肯定和好评,对编辑来说是最大的鞭策和鼓励,让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作者单位系学习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