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出版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6-06-22杨传霞
杨传霞
打造高质量的译著,需要高质量的原著、高水平的译者、负责任的编辑等多项因素的共同配合,缺一不可。
海洋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世界海洋政治边界》是普雷斯科特和斯科菲尔德所著的(第二版)。本书内容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沿海国之间的海洋划界问题,可谓是世界海洋划界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但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译著因涉及原著作者、译者、原著出版社、原著图书、翻译稿件等诸多方面的协调,使得其编辑工作比一般图书的编辑工作环节更加复杂;尤其学术译著,更因涉及学术专业问题,会有更多生涩的专业词汇需要查找核对,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索引、术语等等前后需要统一,这需要编辑进行全面系统和细致入微的工作。
不要忽略辅文的处理
编辑通过将译稿与原著仔细对照,认真对稿件进行总体和细节的检查,确保真实、准确和完整。笔者认为,辅文部分,如序言、前言、致谢、合作者介绍、参考文献、索引、图表来源等,往往特别容易被忽略。此处要重点提到索引的处理。目前常见为不重视索引的价值或者因为工作量比较大而选择删除。作为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索引其实是非常重要且很有价值的组成部分,需要认真对待。因为译稿中的页码相对于原著已经发生变动,制作新的索引页码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如果以页边码的形式在正文页边相应位置标注出原著的页码,那么原著索引页码则可以保持不变,可节省大量的时间(页边码还可以便于读者查阅原书对应内容,也利于编辑与原著比对检查)。这样的话,只需要将索引的英文部分译为中文即可。在《世界海洋政治边界》一书中,正是采用的这种处理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如果想要在译著正文中更清晰明了地找到索引词,则可以在索引表中保持中英文对照,在正文中将索引词的英文也用括号标注出,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极易查找。
注意一致性问题
译著作品尤其是多位译者合作翻译的,非常容易出现同一人名、地名、术语等翻译不一致的现象。有时候即使只有一个译者独立翻译,也会出现人名地名术语等前后不一现象。这种情况常很棘手,解决起来要花费编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理想的情况是编辑能够在译著翻译早期就和译者沟通,尤其是多人合译的,对于书中的人名、地名、术语等,先制作一个“翻译指南”作为统一的标准,据此对全稿进行翻译。尤其有些术语的翻译,要先翻译术语表,再据此进行正文的翻译,这样就避免了术语表与正文翻译不一致的现象。
巧妙应用译者序和译者注
忠实于原著,并不代表赞同作者的观点。对于学术认识方面的问题,如果有可能对我国读者造成困惑或者引起误解的,就需要提出处理的办法。《世界海洋政治边界》一书中,就是巧妙地利用译者序和译者注,既对原著内容未做删减或者修改、忠实表达了作者的原意,又鲜明地阐明了译者的不同观点。例如,关于国际上海洋划界的问题,原著作者用等距离线进行划界,而实际上,等距离线仅仅是海洋划界中可供选择的划界方法之一。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说明,一般读者很可能会产生困惑。本译著则通过译者序和在正文中相应的地方进行译者注,进行了充分的解释,对于读者能够客观地阅读本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译者序中这样提到:“对于本书中的一些学术观点,我们并非完全赞同。例如,原著作者几乎完全是用等距离线进行划界。而我们认为,等距离线仅仅是可供选择的划界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再如,书中关于东海和南海等内容,也仅代表原著者的观点,并不代表我们的立场。敬请读者在阅读本书过程中予以注意,凡是与中国相关的内容,应以中国政府官方立场为准。”此类注释有多处,充分显示了译者的学术功底,以及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着实为本书增色不少。
在译著的编辑工作中,不仅仅是学术观点的不同,而且由于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原著作者可能会在数字统计、地图选用等方面,存在具有隐蔽性的错误。对于此类问题,切不可认为“原著如此,便可如此”置之不理,通过译者序和在正文中相应的地方进行译者注,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也同时反映了译者的功底和编辑责任心。
(作者单位系海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