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6-06-21唐治波
唐治波
【摘要】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学科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28-01
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者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语文课上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优化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
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是情境熏陶,即所谓的“触景生情”。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把学生内心的情感移入所认知的与教学相关的对象上,既有利于教学内容情感的展示,又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促进学生认知的同时,情感也获得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语文文本蕴涵丰富情感因素的特点,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分别采用以下操作策略:可采用背景音乐烘托、幻灯、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也可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现场参与、小品表演、语言描述等创设体验情境的方式;还可通过小组讨论,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当课堂提问时,同样可采用以组回答的形式等营造竞争合作的情感氛围。
二、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最大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小学生,心理敏感脆弱,他们对老师的点滴反应反响强烈,更对老师的细微之爱感受深刻。当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呵护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暂时处于后进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他们鼓励、相信他们,要将微笑作为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纽带,要通过慈祥的目光向学生传递温情。经常运用“你真了不起!”“你分析得真好!”“老师看好你!”“你一定会成功的!”……这些有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人,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解除师生间的心理防线,营造出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语文的氛围。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情感表现,有效利用情感开展教学
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对传达感情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语言。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语言文字及文章。这表明语文教学离不开包括书面语与口语的语言。一般情况下,语言除精练、生动、准确、幽默之外,还具备一定的情感因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善于观察、理解、感受学生的情感反应,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调整。
学生最善于理解教师话中的含义,且在情感及其他方面做出反应,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微笑都会对学生起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善于亲近学生、言辞幽默、热情、知识渊博、会教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与爱戴,才能像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在教学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我们所熟悉的魏书生老师就是这样的教师。他的教学语言幽默、深刻、激昂,极具感化力。因此,学生都愿意听他授课,且将其当成是一种高级享受。不仅如此,学生可在不知不觉学习知识,陶冶人格,增强信念。反之,若教师的语言冷淡、平庸、含糊,甚至带有刻薄、这是因为,学生得不到情感上的认可与喜好,就会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学习动机荡然无存,只是应付、打瞌睡、想入非非,所以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在人格、道德、涵养方面比学生优越,而且处处要为人师表,感化学生,起模范作用。高尚的人格素养其自身就是一种魅力,育人者须先修自身。
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形成融洽的情知交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细腻、微妙、复杂的情感领域里与学生心灵相通,情知交融。教师除了严于律己、真诚面对学生之外,还要正确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
五、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们要努力研究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备课时多做准备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得到情感体验。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画画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利用音乐作为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利用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利用学生演出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作者写作的真情实景。这些教学形式,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当然,无论哪种教学形式,都要注重情感教育这条线,不要让教学成为学生的娱乐,而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师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佳,要及时更换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主导作用。当然,除了教学形式,我们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结束语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做学生知识的引导者,还要做学生心理的辅导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句话体现了情感的真谛。情感的沟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使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教师的情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要努力研究适合自己的情感教育方式,并在做好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从而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寒彬.试谈小学语文情感教学[J].新教育时代,2013(8)
[2]邓舒爽.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