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那些事

2016-06-21

看天下 2016年16期
关键词:保尔森王岐山汪洋

6月6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致辞

“中国人常说,‘酒是陈的香,友是老的好,在与卢财长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位善于倾听、易于沟通、非常坦率的人。”6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式暨记者会上,这样评价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

这是汪洋与美国财长雅各布·卢第4次共同主持经济对话,汪洋称“二人合作可以说是渐入佳境”。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也被称为“年度旗舰对话”,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6日出席对话开幕式,强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应该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朝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奋力前行。

据新华社6月7日报道,此次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共达成120项具体成果,涵盖双边、地区、全球层面众多领域。而据汪洋称,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也已达成了60多项成果。

“我希望每周都来一次中国”

据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他今年出版的回忆录《战略对话》中介绍,建立中美定期战略对话机制的意向,首先来自中国政府。

200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智利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向布什总统提出“加强两国战略对话”的建议,布什表示赞同。

“起初,美国人对跟我们搞战略对话比较敏感。”戴秉国写道,按照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只有在盟友之间才会有战略对话。对这种敏感,中方很务实,双方各自商定表述,中方称“中美战略对话”,而美方称其为“中美高级别对话”。

2005年8月1日,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自此,中美两国在外交团队、工作层次上比较系统、坦诚深入的沟通得以真正开始。”

随后一年,2006年12月,中美双方又启动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由时任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共同主持。

保尔森也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重要的发起人之一。

就任美国财政部长之前,保尔森曾是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他曾经来过中国70余次,与中国执政官员关系熟稔,与不少人保持着友谊。

在《财新周刊》此前对他的专访中,保尔森称,之所以寻求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由于长期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被国务院、国防部、财政部、国安会甚至司法部等分头把持,导致美国释放的对华政策信号混乱,中国很容易误解美国的政策意图。

在同意出任财长前,保尔森向小布什提出的诸多条件中,就包括由他本人牵头建立跨部门的对华政策对话机制。为此,保尔森还亲自做时任国务卿赖斯和防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工作,换取国务院和国防部对战略经济对话的支持。

2006年9月保尔森首次以美国财长身份访华,中美双方宣布启动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双边和全球战略性经济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有了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即使遭遇风浪,美中经济关系这条大船也将平稳向前。”他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我希望每周都来一次中国。”保尔森称。

“硬的更硬,软的更软”

而被称为“中国铁娘子”的时任国家副总理吴仪,其优雅干练的气质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给保尔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二人曾经共同主持过三次中美战略经济会议,堪称“老对手”。

2007年5月,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转赴华盛顿举办,吴仪率领14位部长级官员赴美。

这一次,保尔森一上来就唱起“红脸”,称美国对中国汇率改革的缓慢步伐失去耐心。吴仪回应,美国试图向中国施压的任何做法,只能使情况更加复杂。她强调,那些旨在把中美关系政治化的企图,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立场强硬、用辞尖锐。

同时,吴仪从不看稿,直抒己见,不时夹杂一两句英文,幽默自然的态度令所有人士印象深刻。当时有评论认为,吴仪的美国行是对中国式“硬的更硬、软的更软”两手策略的极致展现。

大场面可见吴仪的直率强硬,小细节则流露出她的机智和自信。美国前商务部长埃文斯说“她的脸上总带着微笑,但她头脑敏捷,思维缜密”,纽约州联邦参议员舒默称吴仪不是容易对付的人,是“真正的人物”。

战略对话结束后,吴仪到白宫与布什总统会晤。布什亲吻了吴仪面颊,而吴仪则大方地挽着布什的手臂合影。当晚,吴仪及代表团一行出席了中美商贸会、美国商会、美国中国总商会等团体举行的晚宴。

在餐会中,保尔森和吴仪两位“主帅”依旧言辞犀利,精神抖擞,还不忘开开彼此的玩笑。保尔森“抱怨”道,这几天老被吴仪“拖着跑”,累得够呛,恨不得吴仪早点回国,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吴仪也回应说,保尔森给了她很多“任务”,让她在会谈结束后,还必须连赶四场,到国会山庄和多位参、众议员会面。

吴仪的个性显然起着润滑作用,当现场来宾问及参会的观感时,她先以英文“very difficult”(非常困难)来回答,然后强调,会面“总的来讲,都是在友好气氛中进行”,双方都很重视中美关系,也很愿意发展彼此间的经贸往来。

奥巴马送篮球

同样锐利又不失幽默的还有王岐山。戴秉国曾称,王岐山“是京城几大名嘴之一,很有演讲天赋”。

2008年6月,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举行,中方挂帅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这是他出任副总理后的首次出访,而当时美方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那次对话的晚宴上,王岐山表示本来准备好了一份演讲稿,但决定即兴讲话。

在前往马里兰州之前,王岐山的第一站选在了美国中部地区的密苏里州。

对此,他在演讲中解释,来美前,很多朋友都警告他要小心:美国的大门要关了,美国现在盛行保护主义,与保尔森的对话氛围可能有问题。为了营造开放气氛,他决定选择密苏里,而密苏里当地要求中国民航到那里搞货运枢纽,希望中国在那里建立商务中心。

“最开放的应该是东海岸和西海岸呀,竟然变成中部了?”王岐山发出反问,而这实际上提醒了美国东西部政商精英,该思考他们的决策是否受到太多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

随后他坦承,“说老实话,中国也有人存在保护主义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开放得太大了,担心华尔街那帮人太会赚钱了,把我们的钱都赚跑了。”

2009年6月28日,美国华盛顿,首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国时任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

他强调,中国曾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封闭,在三十年前才做出正确的选择,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变了。他举例说,北京变化之快,让此前担任北京市长的他连一张准确的地图都来不及印刷。

据戴秉国在回忆录中记述,奥巴马总统刚一上任,2009年2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多尼隆就找到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提议合并此前分别由美方财长和副国务卿分别主持的两个高层对话机制,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一个月后,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建立该机制,每年一次,双方轮流举办。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两国间级别最高、参与部门最多、议题最广泛的双边对话合作机制。首轮对话于2009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中方主持者是王岐山和戴秉国,美方主持者是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

联合记者会上,戴秉国称:“我先给大家提供一个新闻,刚才奥巴马总统会见中方代表时,送给王岐山副总理一个他亲自签名的篮球。可能被他藏起来了。”王岐山连忙说:“没有,就在这里。”说完便动作潇洒地接过工作人员抛过来的篮球。

据媒体分析,赠送亲手签名的篮球,是奥巴马愿意与中国官员交朋友的一个善意信号——作为一个超级篮球迷,奥巴马将篮球视为交朋友的工具,他曾说:在篮球场上我能找到真正的社会圈子,交到最亲密的朋友。

更有意思的是,在最后一天的联合记者会上,希拉里一开始未戴同声传译机,直到王岐山走上讲台,她不等工作人员安排,径直跑到听众席上抢过一个耳机戴在了耳朵上。

而当天晚宴上,谈到盖特纳一九八一年起就在中国学习时,王岐山称他想起了盖特纳的父亲彼得·盖特纳,当年他是福特基金会驻华的首席代表,王岐山曾帮他申请基金,工作上发生过联系。“按照中国人的话讲,我和老盖特纳有过交情,那今天的小盖特纳就得叫我‘叔叔或者‘伯伯。”

此话一出,引起众人大笑,被主持评论为“具有洞察力、幽默且让人感动的讲话”,将场上气氛带到高潮。

“中国风”和“Yes,we can”

同样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还上演了一幕“中国风”。

“本次对话是一个新的开端,标志着美中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努力。”希拉里在谈到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大家的合作时,引用了一句中国俗语“人心齐,泰山移”,引起现场许多人会心一笑。

盖特纳紧接着发言,作为曾在北京大学学习的美国财政部长,他用成语“风雨同舟”表明在当时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要共同前行。

面对美方代表“中国风”发言,戴秉国则借用奥巴马的标志口号“Yes,we can”来表示对合作共赢的信心,获得了与会者的笑声和掌声。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没有输阵,他说自己不懂中文,但随即引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名言来形容美中目前的任务: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就是说人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走路,总走,路就走出来了;不走,杂草就会重生,不成路了。他以此为中美关系做注解,希望未来中美关系能够借助积极的对话,走出一条坦途。

这几乎成了某种“风格”。

在2010年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希拉里再次使用成语:“中国有句话叫殊途同归。”中美两国都有独特的历史,也共同面对着机会和挑战,最终一定会达到一样的目标。

而在2011年5月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盖特纳以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开场白。

盖特纳指出,美中两国的共同行动“扑灭了最糟糕的金融危机的大火”,世界经济回到了复苏的轨道。“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自己解决面临的挑战。”盖特纳说,引用一句中国的谚语来形容这种关系就是,中美两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趣的是,美国财政部准备的发言稿上,这八个字是用汉语,而非拼音标明。

希拉里亦指出,两国在处理双边议题时应该“摸着石头过河”。她表示,双方都会无意中“碰到石头”,但如果互相信任,更好地理解对方意图,就不会被那些“滑溜的石头”绊倒。

希拉里说世界局势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中美接受更多共同挑战,她想以“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来说明两国协力的重要性。

对此,戴秉国在讲话中则称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他形容中美两国人民同住一个“地球村”,“你们在西头,我们在东头”,欢迎更多的美国朋友到中国走一走。

“大白话”和“极简风”

“今天由我和雅各布·卢这对新人来主持新一轮的中美经济对话。在中国的语境里,新人是指刚刚结婚的夫妻。我知道美国允许同性婚姻,但显然,我和雅各布没有这个意思啊。”

2013年7月,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副总理汪洋甫一开口,就将美国和中国参会人员逗得哄堂大笑。在调侃自己和卢这对“新人”之后,汪洋话锋一转,称“中美经济关系有点像夫妻”,虽然有吵架、有分歧,但是都必须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培育共同的生活基础。

“我们两家不能走离婚的路,像邓文迪和默多克,代价太大了。”这一句话再次引来笑声。

汪洋说自己上一次访美还是10年前,“10年后美国人还是比我们长得高,身体还是比我们壮,鼻子还是比我们长,没有太大变化。”

不过,10年之间,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却发生巨大变化,融合度越来越高。2009年中美建立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后,双方围绕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进行了密切沟通与坦诚对话。

汪洋也提到,就建设市场经济而言,中美确实存在巨大差异。美国市场经济已存在20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只有30多年,真正建设市场经济只有20多年,而且还很不完善。“这就好比拳击比赛,中国和美国不是一个重量级。我知道奥巴马总统篮球打得很好,但是让他与热火队的‘小皇帝詹姆斯打比赛,那肯定不公平。”

而在去年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会议上,汪洋已经不再是“新人”,这一次他的发言、表态,都走“极简风”。

“虽然我熟悉的是中国秧歌,雅各布·卢财长了解的可能是美国街舞,但不同的舞蹈都是对舞台的丰富,舞蹈语言也有共同规律,对话就是交流,无论单人舞、双人舞,还是双方参加的集体舞,中美都感到有收获。”

汪洋以“舞蹈”来比喻中美关系,引起与会中美两国官员的笑声。这次汪洋的发言显得驾轻就熟,在不到4分钟就结束,令现场一些记者感叹“好像还没拍够”。

虽然发言“极简”,但汪洋主旨明确,而对于他诙谐、直白的“发言风格”,美国人并不陌生,自其主持经济对话以来,就颇有擅长“官话民说”的声誉。美方官员对会谈的评价是直截了当。显而易见,“极简风”和“大白话”,将有助于双方合作,管控分歧,增进共识。

在这次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方向汪洋提及,数字“8”在中国意味着吉祥和兴旺发达,预示着本轮对话会有丰硕的成果。

汪洋也以数字“8”的形状作喻,他说:“8这个数字从形状上看是两个相扣的圆环,也象征中美经济利益的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当今中美经济关系的生动写照。”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战略对话——戴秉国回忆录》

猜你喜欢

保尔森王岐山汪洋
假通知书换来真悲剧
汪洋作品
曾经有人说过……
假通知书换来真悲剧
王岐山达沃斯演讲备受瞩目
王岐山来到云南代表团
保尔森:华尔街空神
红榜
约翰·保尔森:赚钱之神走向落寞?
“赚钱之神”保尔森:大发次贷危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