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茶园注意防控绿盲蝽
2016-06-21
早春茶园注意防控绿盲蝽
近年来,绿盲蝽成为危害山东省棉花、苹果、葡萄、桃、冬枣、茶叶等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茶叶上,绿盲蝽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幼嫩芽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受害茶树的嫩叶和成叶上枯点、洞孔累累,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茶农收益。尤其在沿海地区春茶前期,如遇下雨湿润环境,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必须做好防范。
1.形态特征。成虫呈卵圆形,绿色或淡绿色,体长5~5.5毫米,宽约2.5毫米。卵长形略弯曲,像茄子,长约1毫米,刚产下时为白色,后逐渐变为黄绿色,卵盖呈黄白色。若虫共五龄,全身鲜绿色,身上满披黑色刚毛。
2.危害症状。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幼嫩芽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受害茶树的嫩叶和成叶上形成不规则孔洞,生长缓慢,鲜叶质地变脆,持嫩性差,使成茶易碎,茶末增多,降低茶叶品质和产量,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农收益。
3.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绿盲蝽在山东茶区一般发生4~5代,对茶树影响最大的当属第一代和第五代。一般情况下,第五代成虫在山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迁入茶园取食并产卵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春茶萌芽时越冬卵孵化(第一代),初孵若虫即开始刺吸危害嫩芽,在茶树柔嫩芽叶上形成很多小红点,然后枯竭变褐,芽叶伸展后弯曲变形,叶面出现不规则孔洞,叶片穿孔残破,受害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差,发生严重时,对春茶尤其是头春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
绿盲蝽越冬卵期约180天,最适于在15~25℃,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发生。因此,冬季低温和春季寒潮会降低春茶虫口数量和危害程度,夏季持续高温气温达到35℃以上时,虫口数量也会明显降低。日照、青岛等沿海茶区春季正好温度适合,有利于绿盲蝽的发生。
绿盲蝽善飞翔,有一定趋光性,成虫取食后均潜藏在茶树叶梢叶片基部,稍受触动即迅速逃匿,故不易被发现。黄昏至上午9时,爬至叶面或梢叶、花上取食。茶树与豆科植物间作或者与果树邻作,也会给绿盲蝽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延长危害时间。而且,秋季茶花多的茶园,容易招致成虫迁入产卵越冬。另外,虫害的发生与茶园周边地形也有关系,凡靠近河边、水库、池塘边的茶园发生偏重;园外杂草丛生、茶园郁闭,特别是与葡萄、大枣等树种混栽或与果园相邻的,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
4.防控措施。绿盲蝽具有食性杂、发生危害早、个体活动敏捷、产卵量大、世代重叠、越冬场所集中、转移寄主危害等特点,只有针对它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采取相关防控措施,才能事半功倍。
(1)减少越冬卵和食源。在入冬前或早春茶树萌发前清理茶园,清除园内外及周围的寄主杂草,集中烧毁或结合施基肥深埋地下,减少越冬卵和食源。可以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对茶园周边的杂草,尤其是双子叶杂草,667平方米喷布20%百草枯水剂30~50克,混加40%毒死蜱乳油36~48克或5%丁烯氟虫腈乳油30~45克,减少迁入茶园越冬的绿盲蝽数量。然后,控制茶园氮肥施用量,及时分批勤采,必要时适当强采,控制种群密度。实行行间铺草,及时清除行间杂草。另外,在茶园周边种植向日葵、蓖麻等也可以有效减轻绿盲蝽的发生。
(2)利用诱集区灭杀。绿盲蝽成虫有偏食性,4月中下旬,若虫多集中在园内外一些杂草等萌芽展叶早的寄主上危害。因此,可以在茶园内不间作豆类作物,而在园区周围种植绿豆诱集区,阻止外部绿盲蝽迁入茶园。同时将茶园绿盲蝽成虫引入诱集区,然后定期对诱集区和茶园周边杂草等寄主喷施10%吡虫啉3000~4000倍液,或48%乐斯本1500倍液,或2%阿维菌素6000倍液等消灭若虫,减低茶园虫口密度。10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迁入茶园产卵期,也可喷上述药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3)利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等防治。利用其趋光性,在成虫期可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每667平方米悬挂黄板20~30片,悬挂高度在高于茶蓬15厘米;频振式杀虫灯每2000~2600平方米安装一台。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用30~40目防虫网覆盖茶蓬,阻止成虫在茶树上产卵,11月下旬将防虫网收起,可以有效减轻来年春季虫口数量。
(4)生物防治。在湿度高的地区或季节,提倡喷洒每毫升含800万孢子的白僵菌稀释液。
(5)药剂防治。有机和出口茶园建议选用7.5%的鱼藤酮油剂或者1.5%的除虫菊素水乳剂600倍液喷雾。蚜虫、黑刺粉虱严重的地区可以加150倍的矿物油;其他茶园可喷洒15%茚虫威乳油2500~3500倍液、24%虫螨腈悬浮剂1500~1800倍液、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种子处理剂4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10%联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药时间要选择下午5时后或阴天时。注意安全间隔期。
(李玉胜 山东省果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