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全身播散1例临床分析

2016-06-21屠春林赵开顺付玉华梁海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血行骨髓积液

金 烨 屠春林 赵开顺 陈 娓 付玉华 梁海鹰



※为通讯作者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全身播散1例临床分析

金烨屠春林※赵开顺陈娓付玉华梁海鹰

【关键词】肺结核血行播散型全身播散结核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7岁,农民。因“发热、腹胀、纳差3周”于2013年9月13日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畏寒,热型无规律,体温波动在37~39℃之间。同时感腹胀、纳差、恶心,偶有反酸、呕吐,伴间断双下肢浮肿,无腹痛、腹泻,无明显咳嗽、咳痰、气促。起病后患者消瘦、乏力明显,体重减轻约7.0kg。在院外曾做胃镜检查,为胃体黏膜微隆病变。经上海市肿瘤医院会诊读片,报告为:胃体黏膜内见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伴不典型增生,细胞形状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呈圆形,染色质粗,不排除淋巴系统来源肿瘤可能。免疫组化示:CD20部分+,PAX-5部分+,Bcl-2部分+,CD10部分+,Bcl-6部分+,MUM-1部分+,CD5部分+,CD3部分+,κ+/λ+,AE1/3-,cyclineD1-,Ki-67+(约10%),滤泡树突细胞CD21+,CD23+。结合形态及免疫表型,考虑为淋巴组织增生及不典型增生。患者肠镜检查为直肠炎性小息肉。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CA724均正常。9月2日胸部CT示:右肺门区团块影,恶性肿瘤性病变可能大,伴阻塞性炎症;右肺门、纵膈及右锁骨上多发淋巴结肿大,两侧胸腔积液,两肺多发粟粒结节,提示转移性改变(见图1)。患者在外院按感染性疾病静脉滴注头孢他啶10天,症状无改善。于9月13日拟“淋巴瘤”收入本院血液科病房。

图1 右肺门区团块影,恶性肿瘤性病变可能大,伴阻塞性炎症;右肺门、纵膈及右锁骨上多发淋巴结肿大,两侧胸腔积液,两肺多发粟粒结节,提示转移性改变

图2 与前片比较,两肺弥漫性粟粒样改变同前

既往体健,无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7.5℃,脉搏90次/分钟,呼吸频率18次/分钟,血压108/75mmHg。神清,精神萎靡,消瘦,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个花生样大小的淋巴结,无压痛,活动度尚好。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呼吸平稳,胸骨叩击痛(—),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0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阳性体征,两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试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 4.23×1012/L,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计数5.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6.5%,血小板计数178×109/L。C反应蛋白131mg/L。肝肾功能:白蛋白23.4g/L↓,球蛋白41.5g/L↑,碱性磷酸酶 273U/L↑,谷氨酰胺基转移酶125U/L↑,乳酸脱氢酶500U/L↑。肌酐33.3μmol/L。数次血培养均阴性,血沉正常,血找疟原虫阴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阴性;乙型肝炎e抗体及核心抗体阳性。丙肝抗体阴性。3次痰培养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多次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阴性。2次真菌1-3-β-D葡聚糖试验分别为:179pg/ml和156pg/ml(>100pg/ml为阳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阴性。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报告为肉芽肿性病变伴坏死。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双侧颈根部、锁骨上、纵膈、右侧肺门、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肿大,双侧肺内弥漫粟粒样改变,肝脾肿大,全身骨骼弥漫性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ee,FDG)代谢异常增高,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盆腔大量积液。考虑血液系统恶性病变可能性大。

患者入院后先后给予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伏立康唑等药物治疗,并使用人血白蛋白营养支持、布美他尼利尿消肿,患者两下肢浮肿逐步消退,但发热、纳差、消瘦等症状无改善。9月25日胸部增强CT显示:与前片比较,右肺门、右侧锁骨上及纵膈多发肿大淋巴结与前相仿,两肺弥漫性粟粒样改变同前,两侧胸腔积液已吸收。考虑淋巴瘤伴肺内浸润可能大(见图2)。因病情无明显缓解,于9月26日行骨髓活检,报告为骨髓组织内可见灶性凝固性坏死,周边见少量上皮样细胞,未见纤维化。不除外骨髓干酪增殖性结核。患者遂转至结核科,于9月27日行支气管镜检查,见右下叶背段开口稍狭窄,该处活检为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未找到抗酸杆菌。复查T-SPOT.TB为阳性,且血结核抗体阳性。故从9月30日开始以异烟肼、利福平、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吡嗪酰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并地塞米松5mg/日静脉点滴, 7天后患者体温正常, 消化道症状缓解,食欲增加。10月7日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2+)。故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骨髓结核、淋巴结核。为明确有无颅内结核播散可能,10月10日腰椎穿刺术,抽取脑脊液行常规生化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计数:20×106/L[(0~8)×106/L],葡萄糖1.6mmol/L(2.5~4.5mmol/L),蛋白定量504mg/L(200~450mg/L),氯化物108mmol/L(120~130mmol/L),潘氏试验阳性(+),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11月27日复查胸部CT:两肺弥漫性粟粒样改变略有吸收,左侧胸腔积液(见图3),此时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发热,精神转好,体重增加5kg,但仍有低蛋白血症。继续给予抗结核治疗,并间断使用白蛋白等加强营养支持,最终患者病情稳定,于12月3日出院。定期门诊随访,继续抗结核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不适。2015年3月28日复查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病变有所好转,胸腔积液吸收(见图4)。其后患者失联。

图3 两肺弥漫性粟粒样改变略有吸收,左侧胸腔积液

2.讨论

结核病仍是全世界致病和致死的主要病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60亿人口中有20亿结核感染者,每年约有840万新发病例,其中半数以上为传染性肺结核,每年约有280万人死于结核病[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结核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可播散到肝脏、脾脏、泌尿系统、骨髓、淋巴结、脑膜等全身多个部位。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热伴消化道症状为主,全身多器官受累,但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诊断颇费周折。入院前曾做胃镜,病理报告倾向于淋巴瘤,免疫组化的结果相对滞后,所以“淋巴瘤”成了先入为主的诊断,且影响了放射科医生的判断。该患者胸部CT显示两肺弥漫性粟粒样结节伴肺门淋巴结增大,应考虑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淋巴瘤、结节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肺转移等多种疾病,而PET-CT支持恶性肿瘤全身转移,T-SPOT.TB首次检查为阴性,多次痰找抗酸杆菌阴性。这些结果都影响了结核的诊断。其实PET-CT的“FDG代谢异常增高”并不专指恶性肿瘤,一些良性病变如结核、真菌感染,其组织供血较为丰富时亦可有此表现;相反,少数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FDG代谢并不旺盛,可为假阴性。至于T-SPOT.TB,受患者免疫功能、试剂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少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概率。

骨髓穿刺活检是本例确诊的转折点。结合胸部影像和淋巴结活检,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骨髓结核、淋巴结核的印象逐渐清晰。骨髓结核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多发生于儿童、老年人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常伴有纳差、乏力、消瘦、贫血。华西医院报道从2004~2010年确诊的骨髓结核患者30例,主要症状为发热。从发热到明确诊断最短3天,最长300天,平均46.5±67.2天。部分患者伴肝脾肿大、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胸水等等。骨髓活检病理多为肉芽肿性病变,伴或不伴有干酪样坏死[2]。另有学者报道:北京3家医院2001~2007年发现的骨髓肉芽肿性病变20例,其中血行播散型结核13例、血液肿瘤4例、病毒性肝炎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3],故骨髓活检发现肉芽肿性病变时应首先考虑骨髓结核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苏菲菲等人总结了120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例,与同期住院的浸润性肺结核患者相比较:前者痰菌阳性率31%,后者为52%(P<0.01);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前者为32%,后者为5%(P<0.01)[4]。本例患者痰检阳性在住院1月后,甚至支气管镜检仍无阳性结果。说明对可疑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反复留痰化验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警惕性。

总之,结核仍然是常见疾病,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或伴有多部位病变的患者,应考虑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可能性,采取各种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减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92-611.

2钟册俊,吕晓菊,叶慧.骨髓结核病的病理与临床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1):45-48.

3冯俊,张弘,周定荣.骨髓肉芽肿病20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9,45(6):485-487.

4苏菲菲 ,杨守峰, 戴见义,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5):396-400.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肺科201800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6.02.047

收稿日期:2016-3-19

猜你喜欢

血行骨髓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ADA、TB-DNA、TB-Ab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诊断应用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行感染对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影响的研究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赞美骨髓
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