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美术鉴赏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
2016-06-21王利军
王利军
【摘 要】长期以来中学美术鉴赏课似乎很好教,又似乎很难教。好教的是教师选一些名画播放,分析一下作品的内容,介绍一下作品的背景,好像很轻松;但又很难教,因为学生在课上除看看画外似乎无事可做,很难进入到作品鉴赏的情境中,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枯燥乏味。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实验探索,笔者认为使学生充分参与赏析、感受美术作品必须有多元化的参与方式。通过看、听、说、画、做“五位一体”多元化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美术,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关键词】美术 鉴赏 看 听 说 画 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163-02
一、现状分析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湘版)
毋庸质疑,被选入美术赏析教材的美术作品几乎都是经典的,值得广大学生了解与欣赏。但问题是很多作品已经大大的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很难激起兴趣。但是这些经典的作品学生不喜欢,难道就不要学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么就需要教师通过怎样的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并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到美术的美。
(二)学生赏析的参与性
大部分教师都以为美术欣赏课很好教,在课上放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谈谈作品内容,作者创作思路,最多再介绍一下作品的背景,似乎很简单,很轻松。但实际上,确实是太“轻松”了!试想,就是连着看,连续几幅看下来,又有几个人不觉得单调、枯燥呢?所以要提高美术鉴赏效果与质量,让学生真正受益,必须通过多元化的参与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美术作品的魅力与自我价值的存在。
二、解决策略
通过看、听、说、画、做“五位一体”美术鉴赏法充分创造让学生积极参与的途径,在参与中激发兴趣、开放思维,体验美术作品带来的审美体验。
(一)看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一方面是硬件的保障,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美术教室;布置一个有艺术氛围的美术教室,挂一些美术家的图片、作品与名言。另一方面是看者的素质,告诉学生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在初期赏析美术作品时,不允许学生私下交流,先通过画面看自己的观点,就好比在音乐厅中观看演出一样,必须等一首曲子终了才能离座,这样的素质在第一节美术课中就要给学生要求。还有一方面是看的策略,根据需要可以整体看与分段看,重点看与辅助看相结合。看的过程中还要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到看中有思考。例如在鉴赏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时候思考美术作品的主题是审美,整个过程是怎样变化的,随着场景的变化,主人公的情感有怎样的差异。
(二)听
听,这里是指欣赏一幅画前,可以先了解这幅画的一些信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去欣赏画面。听,可以包括听教师讲解,听熟悉作品的同学给大家介绍,听一些诸如《国宝档案》等节目的视频信息等。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效的利用新型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效率。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经常到美术馆观看画展,但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带领学生适当的去参观扬州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所,听解说员的讲解和介绍,有助于我们赏析一些高质量美术作品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说
这里的说指的是学生的讨论与辩论。讨论指在欣赏一幅作品过后,给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辩论指在上有关章节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围绕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在上《新的实验》一课中,学生对波洛克绘画的方式产生了分歧。部分学生认为,艺术作品特别是美术作品,就应该有她的样子,通过作品展现美,传递美,而不应该具有这么大的随意性;也有学生认为美术嘛,就应该随时代发展,体现它的时代性、创新性,而不受限于固有的形式。
对于这样的分歧,教师可以充分拓展。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成两组,收集资料,包括文献资料与音像资料,并说明自己坚持的理由。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主动去研究学习的效果远远好于教师的讲授。同时准备的过程中体现了合作学习,辩论的活动中也体现了交流学习。这样的方式学生也特别喜欢,对提高学习兴趣也很有帮助。
(四)画
美术赏析课不是只看不画的课,有些作品要想更深入的去了解,去感知作者的作画意境,肯定是要动手试一试的。但是这种试一试是有度的,不可偏离了美术鉴赏的初衷。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相对的欣赏和理论的知识较多,学生真正的实践很少。学生亲自的体验和尝试性实践,既能培养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又能让其感受到在课堂中自己的感知学习,效果必然更好。湘版美术《新的实验》中,有关于波洛克艺术的部分,笔者在上课之初先带领学生走进画室,去用颜料在画纸上随意挥洒来感受波洛克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再来讲解其艺术表现形式和时代的关系等。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实的感受了艺术的本体性特征,更好的便于学生去理解现代艺术。同时在欣赏一些国画作品的时候,让学生拿起毛笔,去尝试诸多的皴法,感受皴法不同所形成的画面效果,这些都是更有利于我们教学的深化的。因此,美术鉴赏教学离不开实践,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动手画一画。画的好坏已经无关紧要,关键是有没有尝试到领悟到,有没有感知到艺术的本质魅力。
(五)做
“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指老师要做的事:
1.做足备课工作。教育界留着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比学生懂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欣赏美术作品,看似简单,如果教师备课不充分,只是单纯的就美术画面谈美术,那也会很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去联系画家的生平,美术作品时代背景,包括画家的生活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甚至是画家轶事等。有了这些知识,美术课才会生动、丰富、鲜活乃至具有人文意义。
2.灵活运用教材、教法。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应该永远没有固定不变的教材,应该敢于昂首做学科的教育决策者。”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可以“教教师所擅长的,教教师所爱好的,教学生所喜欢的。”
3.善于运用教师的美术作品。美术欣赏课,书本上大多是一些大师的优秀艺术作品,学生长期欣赏必然会产生枯燥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去调整和改变教学设计安排,适当的引入教师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一个美术教师,没有像样的美术作品是无法让学生信服的。
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做的事:
1.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美术鉴赏的学习既是一个学习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必需,因此在课上,教师需要适当的降低“话语权”,退至后台当“导演”,把活跃在舞台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施教学手段的多重组合,把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活动。“智慧是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学生的对话中获得能力。
2.合作是学生必要的素质。合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之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合作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在合作中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
“对于美术教育,我最终关注的不是美术的内容,而是能让人产生愉悦的、精神的探讨。”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所说的,它提升了美术教育的内涵,同时也对美术鉴赏教学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在美术鉴赏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充分尊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整合各种教学手段,拓展多元化的参与途径,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让学生保持一种对美术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使美术鉴赏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家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4]李景真.浅谈美术鉴赏的素质教育意义[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2)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