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6-21梁虹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应用

梁虹

【摘 要】分析创新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探讨创新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 创新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98-02

从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中职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现象十分普遍,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但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接受新事物,想象力丰富。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目前,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铺开,各中职学校都有了不少收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向教师作为组织引导者,学生作为主体,开展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这意味着,在丰富的语文课改实践中,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语文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作为各学科的基础的语文教学,是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教育性和人文性学科,更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使命,因而呼唤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更为迫切。因此,为适应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紧跟今社会发展的步伐,笔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创新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中职语文创新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创造与发展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创新教学法在中小学已得到广泛的运用,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法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的整合”,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参加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探究,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和道理,不再是单调的概括、总结,不再是单一的授课形式,使语文课堂一改变过去的传统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愿意学、爱学、乐学。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新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不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型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地求异创新,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诺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既然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我们只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去发现。这也与我们平时说的“做中教,做中学”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想法,并表达他们的想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第三,提升实践能力。职业学校提倡“专业为实训服务,实训为就业服务”。传统的职业教育授课形式以理论为主,与实践相脱节。创新教学法的课程内容把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让学生体验职业实践的过程,解决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而应该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将学生从书本的理论学习引向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他们的潜能。

第四,重视学习过程。创新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创新教育的美国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HAVE A TRY(试一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借鉴,弱化知识的讲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法的应用

中职语文要培养学生“会说、会写、会做人、会做事”的能力,下面就这几个方面探讨创新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新教学要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的教学想要达到预想的效果,就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法的实施也是如此。各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层次、理解能力的不同,学生的整体学习趋势也不同。有的班级学生比较活跃,有的班级学生比较保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自我探索的“启发、探究、释疑、延展”式教学,或者采用传统的“感悟、品读、探究、延展”式教学,或者其他的教学模式。同一篇课文,不一定要同一个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学习知识的前后过程进行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创新教学要与专业相结合。中职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语文是“副科”,专业是“主科”。在中等职业学校提倡的是“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这个服务主要体现在: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取舍要充分考虑所服务的专业的特点和需要。从就业来看,我们的学生一毕业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将面对社会,面对各种合作伙伴,他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参与职业实践。因此,创新教学应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合理地延伸,培养基于专业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例如,一位语文老师在公开课讲授《项链》时,讲完高潮,语文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动手做的项链,那是数控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设计和制作的。这让在座的老师和评委们眼睛一亮,同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展示时的兴奋和自豪。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受语文老师的欣赏。而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任务时,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大大提高了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应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法应与“读、议、讲、练”紧密结合。例如,笔者在上《杜甫诗二首》(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作品)时,采用音频助诵读,抑扬顿挫。诗诵读及欣赏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先让学生各自在自己的电脑上听示范诵读音频,接着让学生读并录音。然后,同学、老师指出错误,学生再读,学生通过“听→读→比较→再读”,从而突破诵读这一重点。最后,老师读,生齐读,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通过反复听和练习诵读明白和掌握了诵读时的抑扬顿挫。

(四)创新教学是一同“解放”的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五大解放”的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创新教学是师生一同“解放”的过程。据学生反映,他们比较喜欢应用文写作,因为其对今后的就业比较有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又觉得应用文枯燥无趣。对此,在学习“通知、请示、方案”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整合,把传统的定义、格式、练习的过程改为“让学生帮团委做登山比赛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思考活动前要做哪些准备。学生最后得出申请活动经费、通知参与人员、做好活动方案等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写通知、请示,不但写作兴致高,而且写作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五)用创新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对追求学问,探寻真理的好学精神或斗志,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醒觉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一些学生很害怕写作,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笔者给学生确定“元旦表演小品”这一项目活动,学生思考明确要把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确定角色、背台词、准备道具等内容。引入竞争机制,看看哪个小组改写得好,就选其稿作为小品的剧本内容。通过改写,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一定提高。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学生大胆将其搬上学校舞台,虽然主题还不够鲜明,却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梁田.浅谈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EB/OL].(2010-09-17)[2015-05-0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3u5JjEcPW7Fsn4SLGTna4L9EQ3zOz6xHfcjbPqxIQUrVl9zRV7k5ni-ll44xKyqxUnE3dUTZs7SFOCwEj6bE-Dcrozb6SleVmUWolTvDvIq

[2]洪如燕.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实践能力——浅谈中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0(6)

[3]李子明,野庆文,王志安.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物理,2003(6)

【作者简介】梁 虹(1977— ),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应用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