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小胡蜂 变身 大产业
2016-06-21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谭鑫通讯员黄毅郁云江
□ 文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谭鑫 通讯员 黄毅 郁云江
龙陵小胡蜂 变身 大产业
□ 文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谭鑫 通讯员 黄毅 郁云江
走进龙陵县龙山镇河头村,只见一包包椭圆形的蜂巢错落有致地悬吊在树林中,一群群胡蜂从蜂巢涌出,飞舞在林间。
“我家去年筹集资金11万元盖起了两间新房,一半得益于政府农村危房安居工程项目补助资金支持,一半靠自己养胡蜂带来的收益。”正在为蜂巢遮阴防雨的龙陵县龙山镇河头村龙塘组村民段朝应喜滋滋地说,“胡蜂养殖在当地已成产业,许多贫困群众靠养殖胡蜂过上了好日子。”
“有产业则不易穷,产业活则一方富。”在云南众多贫困地区,这已然成为了贫困群众奔走在致富路上的共识。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力打造精准扶贫“五大品牌”过程中,当地政府和企业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成小胡蜂成为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小胡蜂“酿”成脱贫大产业
群众前来学习养殖技术
从龙陵看全省,省扶贫办产业处负责人认为,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摆脱贫困,是云南省加快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云南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因村制宜、因户施策,一项项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落地“开花”,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龙陵县,98%的国土面积均为山区,有林地面积为26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85%。当地党委、政府紧扣“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在推进林下生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另辟蹊径,把加快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林业发展、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发力点。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探索并推行“政府引导+部门联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协会)推动+农户参与”联动发展模式,着力发展壮大林下生态养蜂新兴产业。
“人工养殖胡蜂、土蜂很适合我们山区群众发展,是一项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生态产业和脱贫致富产业,比种庄稼强多了;养殖户只要掌握了养蜂的基本技术就行,核心技术由我们公司负责提供,产品由公司包收购。”正在养蜂大棚里观察胡蜂繁殖情况的龙陵县黄氏胡蜂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国忠介绍。
养蜂人家
痴迷于胡蜂养殖的黄国忠,经过30余年的不懈探索,成功破译了胡蜂安全越冬的“密码”和人工繁育驯养胡(土)蜂的“独门绝技”,并于2013年创建了龙陵县黄氏胡蜂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胡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胡(土)蜂养殖标准化基地3个、养蜂大棚18个,同时建立蜂毒提取室、专用设备研发室等,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笔者注意到,龙陵县的胡蜂产业在脱贫致富路上正不断大显身手。“我刚开始养蜂时,苦于没有垫本资金。公司分3次为我提前预支了1万多元,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 河头村田头组村民段国林说。2013年段国林加入了胡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靠养18窝胡蜂起家,目前每年养蜂收入超过7000元。
黄国忠和他的胡蜂蜂巢
河头村段生旺是大单腰道班的一名临时养护工人,之前全家四口人仅靠每年养护7公里道路的7000元收入维持生活。二儿子读大学的学费每年要开支12000多元。为确保儿子上完大学,家里借款和贷款已达3万多元。“我去年免费申请养了30窝胡蜂,当年10月份蜂蛹出产时就收入了20000多元,现在孩子上学的费用有着落了。”段生旺欣喜不已。
据介绍,该公司与农户结为了利益共同体,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蜂种,按照1:2的销售收入比例分成(公司占1/3、农户占2/3),目前仅在河头村范围内养殖胡蜂的农户就达360户。
同时,该公司还制定了统一的收购价,真正帮蜂农解决了“养蜂销售难”的后顾之忧。2013年至2015年,该公司共为240多户贫困农户提前预支款达18万元。“我也是穷苦人出身,知道没有钱发展产业的苦衷,为困难户提供一点帮助是应该的。我想通过建立合作社来带动更多贫困户富裕起来.。”黄国忠说。
目前,龙陵县放养胡蜂已达5000巢,预计到2020年,胡蜂养殖总规模将达到13万巢,实现总产值达10亿元。
仿野生石斛种植
促致富产业多点开花
事实上,在龙陵县,胡蜂养殖只是众多产业扶贫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陵县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的扶贫理念,按照把贫困户吸纳进产业,把产业包装成项目的思路,大打产业牌,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园区)+贫困户”“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发展模式,帮助贫困户从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中增加收入。
据了解,龙陵县投放产业扶贫资金达31275万元,除了扶持胡蜂产业之外,还重点扶持甘蔗、核桃、石斛、“两烟”、黄山羊等产业,信贷支持康丰、极斛、振兴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甘蔗、石斛、茶叶等高原特色产业。
龙陵县目前甘蔗面积已达13万亩、石斛600万平方米、茶园10万亩、核桃54万亩、黄山羊存栏15.06万只。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流通主体,拓展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在货畅其流中带动农民增收。
穿过茂密的森林,笔者来到了龙陵县龙山镇杨梅山上的石斛种植基地,在一座座规范化的种植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收石斛鲜条。
据在该石斛基地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工人杨思华介绍,基地占地达400余亩,除了采用规范化的大棚进行种植外,还充分利用周围茂密的森林,将石斛进行野生化种植。“仿野生种植的石斛品质更好,目前正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而这样的石斛种植基地,在龙陵县还有很多。”
每天上午8点,赖建先都会准时来到基地内,而他的家就在距离基地不远的村庄里。早些年,他和别人一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外吃苦受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成为了他最大的牵挂。“如今,在自家门口就能工作,干的虽然是农活,但是我从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种植石斛的产业工人,现在我彻底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头。每月2500余元的工资在县城还算可以,并且还能照顾到家人比什么都强。”
同样,石斛的延伸加工产品——枫斗,在龙陵也成为了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一环。“石斛枫斗加工很适合妇女干,劳动强度不大,利用农闲,只要一个火盆(电烤炉)一把篾筛,灶台前、火塘边、院场里都可以加工,枫斗是来料加工,一手交货一手拿钱,没有风险蛮稳当的。加工一市斤枫斗80元至100元,每人每月有2 0 0 0多元的收入呢!”龙山镇尹兆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段惠云坦言。
龙山镇尹兆场村总支书记段生信透露,尹兆场村617户村民有526户加工枫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87户,自发组成了50多个“大嫂车间”,农闲时集中在一起切磋技艺,农忙时各自在家加工,不出家门就把钱赚了。
目前,该县的100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农产品加工作坊在全县800多个自然村寨建起“大嫂车间”1000多个,涉及茶叶、石斛、核桃、“两烟”、肉品、手工艺品等产业,帮助4万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去年,全县实现石斛枫斗加工收入1.6亿余元。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4 年10月,龙陵县还引进云南恒冠泰达公司,投资6亿元在勐糯镇种植3万亩褚橙,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借用“褚橙”品牌影响力,建成集种植、加工、流通、产品研发、信息服务为一体的“褚橙”种植基地,吸纳当地农民加入到产业链上,依托产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龙陵县勐糯镇镇长匡兴波告诉笔者,到去年末,已流转土地7864亩,修建了部分基础设施,种植褚橙20万株3600亩,已接收71户(142人)土地流转户到基地管理果树。完成3万亩褚橙种植后,可接收5000多农民进基地务工,成为产业工人。
在褚橙基地里,田坡社区村民张凤拉着塑料管浇水,她喜滋滋地告诉笔者:“想不到人到中年了还当上拿工资的工人,我和丈夫管理着2500棵褚橙,每棵每年管理费15元,5年为期,转让给公司土地24亩,又有了一份收入,‘褚橙’投产后还有利润返回,这日子有奔头了。”
各方助力脱贫成效显著
从全省层面来看,云南省近年来针对产业扶贫的帮扶力度持续加码。“十二五”以来,全省投入9.24亿元财政扶贫补助资金,实施1170件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39.87亿元,项目涉及全省123个县的3881个贫困村委会。
笔者从龙陵县扶贫办了解到,龙陵县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产业扶贫资金、到户贷款和互助资金的作用,大力实施了产业扶贫项目。
“十二五”期间,龙陵县共投入扶贫信贷资金、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金71500万元。其中:发放龙头企业扶贫贴息贷款24500万元,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45300万元,实施扶贫互助资金试点项目19个370万元,实施科技产业扶贫项目1205万元。有效解决了龙头企业、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困难,辐射带动和直接扶持1.5万贫困人口发展甘蔗、茶叶、石斛、重楼、黄山羊等种植、养殖和加工产业的发展。
“以前‘天女散花’式的扶贫,由于针对性不强,我们村是‘年年扶贫年年贫’。在这次新一轮脱贫攻坚中,挂钩我们村的9个单位发挥各单位的优势,实施‘精准’扶贫,取得初步效果,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龙陵县龙山镇芒麦村党总支书记石连恩高兴地说,2015年以来,作为挂钩龙陵县龙山镇芒麦村的保山市政协、龙陵县政协、龙陵县林业局等9家单位紧扣脱贫、摘帽、增收3个主要目标,集中相关单位的优势资源,变“粗放扶贫、输血扶贫、大水漫灌和要我脱贫”为“精准扶贫、造血扶贫、精准滴灌、我要脱贫”,量体裁衣、精准施策,综合运用“组合拳”力拔穷根,全力推进挂钩村芒麦村精准扶贫工作。
目前,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14年的209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340万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7400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元,同比增长8.1%。
如今,随着产业扶贫项目的推进,云南省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茶叶、核桃、生猪、肉牛、奶水牛等在内的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扶强扶壮了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发展了一批集体经济。得益于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不少贫困群众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走得愈加坚实。
(责任编辑 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