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返乡创业者留得住
2016-06-21
在过去长达30多年的时间跨度内,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呈现单向流动态势,跳出农门到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去谋发展,实现自我。人口红利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也给农民个人自我实现带来了机会,许多人通过经验积累和个人努力,抓住机遇,实现从打工者到管理者或老板的嬗变。随着城市环境与资源承载力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向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开始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学生开始回流。国务院就此专门印发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
与父辈有别的是,新一代农民工和大学生普遍的教育程度较高,有文化、有经验、有梦想,返乡创业可谓天时地利,顺势而动。必须指出的是,返乡创业,仅有热情还不够,“回得来”还要“留得住”,才能将梦想化为现实。创业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资源、市场和商机。有的外出人员满腔热情返乡创业,却面临场地、资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难题,所谓“雄心勃勃回到家,灰头土脸又出去”。
要让返乡创业者留得住,地方政府还应该多做工作,努力开辟出适合返乡人员创业的沃土。硬件建设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与网络通讯水平,让产品顺利搭上“互联网+”快车;政策供给上,要为创业人员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扶持、创业用地等创业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上,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服务。
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项目产业的把关和指导。选择创业项目要现实可行,必须和当地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和当地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以及区位优势相结合。并且不能让污染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落地。要多从电子商务企业、加工流通企业、家庭农场、新型农庄、专业合作社、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方面考虑,这既符合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又蕴藏无限市场潜力,使企业落得下,旺得起,对当地及创业者本人均是双赢。
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返乡创业者,他们毅然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用自己的资本、经验、技能、智慧去改造家乡故土,他们将成为基层改革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注入了新鲜血液,应予大力扶掖。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