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派出参观团赴苏联访问记

2016-06-21赵鹏

党史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刘少奇中共中央代表团

赵鹏

1949年1月31日,即平津战役结束的当天,斯大林委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经石家庄到达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当天,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先后会见米高扬。后来,中共领导人向他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国内的军事、政治形势和夺取全国胜利及筹建新中国等情况。与中共领导人谈话后,米高扬的印象是:他们对一般政治问题、党务问题、国际问题、农民问题和经济问题,都“非常内行,很有自信”,但是对经营管理问题“知之不多”,“对工业、运输业和银行的概念模糊”,对中国的企业和经济状况也不了解。

米高扬所见不错,随着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已经势不可当,在这种形势下,领导经济建设的难题就要敲响“开考铃”了。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中共的“赶考”考不出好成绩。此时的中共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清晰地给出了自己的“答题思路”——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不过,在当时的交通条件和资讯环境下,想要了解苏联“今天”的模样并非易事。在各种学习方式和途径中,组织参观团(代表团)实地观察和了解苏联情况是中共较早提出的办法之一。考察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派出参观团赴苏联访问的决策过程,以及以中共中央名义派出的两个参观团的情况,无疑可以为我们在描绘学习苏联的宏大历史图景中找到一个极好的落笔之处。

中央领导提出“拜师”请求,中央组织部接洽有关去苏参观团的一切事务

1949年6月下旬至8月下旬,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在7月4日系统介绍中国情况的报告中,他代表中共中央写道:“我们长期处在乡村的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对外面的事情知道的很少,现在要来管理一个如此大的国家及进行经济建设与进行外交活动,我们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在这方面,联共给予我们的指示和帮助,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迫切地需要这种指示与帮助。”报告随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帮助方式,其中就包括“由中国派一些参观团来苏联参观与学习”。

两天后,刘少奇又就向苏联学习党和国家建设经验问题专门致信斯大林,不仅为自己的莫斯科之行开列了学习的清单(即列出了想要知道的问题,包括“苏联的国家组织”“苏联经济的计划与管理”等),而且再次提出:“我们想派一些各方面负责工作的同志来苏联作学习性质的短期参观,时间三四个月,一方面亲自参观,一方面听一些讲演与谈话。这也是提高我们干部学习管理国家与管理经济的办法之一。”

刘少奇对苏联的访问进行得异常顺利,斯大林几乎答应了中共代表团提出的有关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所有要求,包括承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不平等性质,以及可以考虑甚至立即从旅顺撤军等。毛泽东对此十分满意,并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宣布实行完全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外交方针。而且,毛泽东在7月25日给刘少奇等的复电中也提到了赴苏参观团的问题,指出:“同意在目前就开始派遣各种参观团到苏联去参观和学习各项经验。”

在时人心目中,苏联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优越的榜样,令人无限向往。薄一波在回忆录中写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唯有它能够给我们提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那时,在我们不少同志的心目中,一提起苏联的经验,是很有些肃然起敬、钦羡不已的味道的。”大约正是因为人们普遍怀有这样的崇敬之情,刘少奇回到国内后发现,有太多的部门或地方党组织申请组团赴苏联访问学习,以至有必要从中央层面对此做出统一部署。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做出如下规定:(一)政府各经济部门和各群众团体、各文化学术机关在有必要与可能的条件下,可以分别向政务院、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申请组织参观团。经费自行负担。(二)要注意参观团的人员组成,“对苏联有成见的分子及政治上不可靠的分子不要加入,以免到苏联后引起不良的印象”。人数方面,每团最多不得超过30人。(三)参观团一般由各中央机关组织,吸收地方干部参加,必要时亦可由地方机关组织,出发前要集合审查、学习。(四)参观团一般需要四个月时间,即来回一个月,参观一个月,听讲两个月。“因此,一个参观团到苏联去,主要地只应研究学习一门知识,不要企图什么都学习。这些参观团回国后须忠实地没有错误地负责报告或写出所学得的知识。”(五)各级党组织应积极参与参观团的组成,慎重挑选团员,并派可靠的、有经验的党员领导参观团。“在党内,中央指定中央组织部接洽有关去苏参观团的一切事务。”

相比于塑造普通民众对苏联的观感,此时,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中共中央更重视学习实实在在的工作经验。12月中旬,中央否定了东北局组织若干包括各界人民群众在内的赴苏联参观团的请求,指出:“组织参观团去苏联,主要目的是学习苏联各项工作的经验,因此必须有负责领导干部率领才能学到一些东西,如无适当程度的人领导,则不能学到东西,且费钱很多,则不如少派。”

组织工作为经济服务,“一长制”遭遇水土不服

明确了各项方针规定后,很快产生了第一个参观团,即中共中央组织工作者代表团(苏方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代表团)。代表团团长是东北局第二书记张秀山,团员包括五个中央局、中直机关及各省、市组织部门的干部共50余人。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这次参观访问。1950年1月30日,刘少奇致电斯大林协商此事。刘少奇简要介绍了代表团的人员组成,表示代表团的目的是“研究苏联共产党的组织工作经验”,“除听取联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的报告外拟参观若干联共党的组织,在苏联停留的时间大约是三个月”。电报中还询问:“在苏联停留期间的住宿和伙食是否能由联共招待?”斯大林很快复电,同意中共中央2月间派参观团去莫斯科,在苏联的一切费用由联共中央负担。

猜你喜欢

刘少奇中共中央代表团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我省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 推选张庆伟为代表团团长 王文涛等为副团长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各地代表团及代表剪影
Google Shuts Down Five Products等两则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