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教育和君子养成

2016-06-20黄玉峰

中国德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君子孔子人生

黄玉峰

非常高兴到上海图书馆来和大家交流。今天我谈的题目叫“人生教育和君子养成”。这是个很空、很大的题目。我本来想,这个题目与考试关系不大,大概来的人不会多,如果让我来讲如何得到高分,如何得满分作文,那么听的人一定会很多。但今天我们这里济济一堂,大家能被一个“无用”的题目吸引,特意过来,我特别高兴,也非常感动。其实看似无用的东西,恰恰是很重要的。正像庄子说的那样:“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人生教育的问题,看不见,摸不着,但对我们每个人却又实实在在地产生着影响。就像空气里的PM2.5一样,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要正视的问题,谁也躲不掉,绕不开,就算闭起眼睛假装看不见,只要你活着,总不能不呼吸,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关心空气问题。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生活在这个社会,和你打交道的每一个人,包括你自己,都是教育塑造的结果。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关心一下,教育的空气质量如何?尤其是基础教育,因为要将它吸进去的是最娇嫩、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孩子。

一、当前教育的不足

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其实很简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我们每个人的终身幸福,这个目的也应该是我们一切行为最终极的目的。“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生幸福的底子,做人的底子,在于他少年时候形成的基础。一个人最终可以飞多高、走多远,基础教育的底子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有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承载起他一生幸福的底子呢?

我想给大家举两个例子,都是最近看到的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有一个名校的高三女生,二模考试的成绩下来,考得不好,伤心得大哭起来。这种哭法让人觉得好像天崩地塌了。为什么会这么伤心呢?她说,“为了给我补课,家里花了十几万。爸爸妈妈很辛苦不说,最怕的是亲戚朋友会幸灾乐祸。他们看到我家稍微有一点钱,心里就嫉妒,到时候一定会在背后议论,‘谁家的女儿,为了补课花了那么多钱,结果才考个三本。”学习对她来说,完全没有让自己觉得更幸福,而是为了让父母感觉钱花得值,为了堵住亲戚朋友的嘴。大家都知道,学习是最需要静心的,一个孩子整天心里装着这些,怎么还能扎实读书呢?

还有一个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并不很好,但一心一意想考名牌高中。于是大量刷题、补习,用尽了一切力气。当然,他也考进去了。他自己也说,我是超常发挥。本来他以为登上龙门,从此就走向成功。可惜事与愿违,进去之后他感到每天都在受刺激,因为处处比不上别人。他最终放弃了学习,进入厌学状态。本来一个还不错的学生,最后自信心磨灭殆尽,走到自暴自弃的地步。为什么在对待学习这件最应该冷暖自知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和学生,会关注虚名而忽略自己真实的需要呢?

孔子曾经感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理想中的学习本来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本身求知的需要,为了建立起独立的人格,找到自己这一生的方向和意义。一个人读书却没有理想,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没有真正热爱和想要做的事,那么所谓的优秀,也是撑出来给别人看的壳子。在一次挫折面前,一句别人的嘀咕议论面前,就会脆弱无比,不堪一击。

2008年我曾经应邀到复旦大学讲基础教育的问题。那时候我提出,有“五条绳索”捆绑,阻碍了孩子的成人。这五条绳索分别是专制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训练主义。如今,八年过去了,“五条绳索”依旧存在,如果说有什么变化,主要是功利主义这条绳索,变得越发粗壮起来。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一开始就不是从人的和谐发展出发,更多时候是从功利性的需要出发。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写的那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

二、寻找教育的净土

我从1967年踏上教育的殿堂,从1990年开始尝试从“应试教育”中突围,做一些改革。可以说,我在教改的路上摸索了一辈子。从去年开始,我来到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当校长,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能把这所学校打造成一片教育的净土、孩子的乐园。

在上任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我要把这所学校引向何方?我写了一本八万字左右的《校礼》,让同事们讨论。为了容易记诵,我还写了《校礼三字经》让大家讨论。最后,我把我憧憬的教育,称之为“人生教育”。人生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它不仅关心你的今天,更关心你的明天、后天;不仅关心你的分数,更关心你作为人的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关心你精神的富足和终身的幸福。

立校之后,我们办了第一期校刊,我写了卷首语,题目是“把人生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我认为以人生为目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就对教育做出这样的定义:“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这就是最后的目的。”同时,提出了学生需要学会的四大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里的做人,不是揣摩钻营,投其所好的那一套,而是指你作为一个生命,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上了一遭,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做人,是要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大写的人。

西南联大教务长潘光旦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位育之道》,对教育做了深刻的思考。文章引了《中庸》里的几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的意思是: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儿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国家自然也会发展。马克思也说过,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人生教育。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实现这样的教育,必然需要以丰富的文化来提供滋养。那么这种丰富性来自哪里呢?主要来自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感觉到,中国文化中本身就有滋养人的最富足的资源。人生教育和儒家理想中的“君子教育”在内涵上是相通的。

有人做过统计,发现《论语》中有几个有意思的细节。《论语》全篇出现了109个“仁”字,出现了107次“君子”。其中“仁”是孔子的核心价值,而“君子”是他的培养目标,君子之行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

在《论语》的开始两章和最后两章,都在提君子,可以说整部《论语》是以君子始,以君子终。这不是偶然的。

三、君子养成的内涵

那么,儒家的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呢?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儒家的君子人格,也就是把人生教育概括为八个字,四个方面:独立、善良、智慧、美丽,并把这八个字,作为我们学校的校训和培养目标。我相信,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在这四个方面得到发展,就有了做君子最基本的样子。

第一个目标是独立。生活上独立,精神上独立,人格上独立。真正的儒家绝不是唯唯诺诺的,真正的中庸,不是四面和稀泥的老好人,恰恰是活出自我的真性情的。

独立就是活出自我,我们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处世的方式,不会特别和谁亲近,也不会特别去排斥谁,只是唯道义是从。这和我们印象里中国人喜欢拉关系、搞圈子的人脉文化很不一样。

独立不是要和别人作对,而是既有批判性思维,又能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孔子的另一句话,把独立精神总结得更明白,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什么是和,什么是同?战国时候齐国的宰相晏婴打过一个很好玩的比方。他说,国家就好比一个厨房,国君就是主厨,带着大臣们一起烧好一顿饭。饭要做得好吃,必须五味调和。每种味道都不一样,都有它的特点,它们在一起不会互相冲突,而是能够共同存在,形成一个美好的整体,这就叫“君子和而不同”。而有的人只知道跟着上面走,国君放一勺盐,他跟着放两勺,这饭怎么能好吃呢?这就是“小人同而不和”。

1999年前我送学生去清华大学参加最早的“自招考试”。考试之后,我带他们来到清华园的王国维纪念碑前,拜读陈寅恪先生在给王国维的纪念碑写的碑文:“先生的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希望学生能有所感触,这才是清华的精神。

第二个目标是善良,也就是做个仁者。善良不应该是外界的要求,而应该是人内在的需要。对别人好的同时,自己能够体会到幸福感,看到别人的不幸,自己会很难过,这才是人的本性。孟子打过一个比方,假如我们在路上看到有个没盖盖子的井,有个很小的孩子摇摇晃晃走近,眼看要掉下去了,你会是什么反应?本能的反应一定是大喊一声危险,赶紧上前拦下他。这时候你会有功利心吗?会想着把孩子救下来他的父母会给你什么好处吗?不会的,就仅仅是因为他和你一样都是人而已。所以孟子相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有人说,教孩子儒家的一套,未免太迂腐了。其实,儒家从来都不是闭着眼睛看不到社会现实。对于困难,他们看得很清楚。有时候,善良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中很多地方,都描述了君子对善良的坚持,这种坚持有一种悲壮:“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善良有时候是一种执着,就算是颠沛流离,片刻也不会违背。

“智者乐,仁者寿。”这里的寿,指的是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因为仁,内心平静,没有贪欲,没有怨恨,生命自然质量更高。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就是我们要培养孩子善良的理由。

我们的第三个目标是智慧。智慧不是小聪明,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没有人可以教你智慧,需要自己去悟。君子的智慧,在于对人生的态度。

《论语》第一章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对学习也好,对朋友也好,都是乐呵呵的。而当别人不理解你,面对这样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时,君子是不会动怒的,这就是修养。孔子的这段话实在太重要了。这是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这种印象是充满喜乐,如沐春风的。正如李泽厚先生说的,儒家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它从根本上是积极的,面对人生的艰难挑战,是乐观的。

《论语》的最后一句,依然在讲君子。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最后告诉后人的是:君子要知天命。对于命运,对于天道要有所敬畏。也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这是一种智慧的态度。

都说儒家是入世的,孔子的学生,从世俗标准来评价都不简单。有从政的,比如子路;也有经商的,比如子贡,就是大富商。尽管孔门弟子中有那么多聪明人,但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那个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颜回。颜回的优点是什么?只有一点刚够充饥的食物,住在破房子里。“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乐天知命,是孔子最欣赏的君子的智慧。儒家在做事时是入世的,但是在面对命运时也有出世的一面。孔子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会看得淡然一些。

我们的第四个目标是美丽。作为校训来说,前头三个词也许还算比较常见,以“美丽”做校训,恐怕不多吧。在我的理想中,一个人成为君子,拥有了君子的德行,应当能是从外表上看得出来的。

这并不是卖弄玄虚。传统的君子教育,很重视仪表举止。古人品评人物,风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并不是说要想现在追求什么高富帅、白富美,而是后天的学养和高贵的气质在外貌上面的体现。

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在面试后,拒绝了一个来应聘工作的人。朋友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脸”。朋友很吃惊地说,“你怎么能这么讲呢,一个人天生不好看难道也有罪吗?”林肯说,“一个人四十岁以前,脸是父母决定的,四十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四十岁之后的脸负责。”这句话让我很震动。

苏东坡从黄州回来以后,他的弟弟苏辙不认识他了。这段时间里,经过命运的挫折,经过思考和开悟,苏东坡已经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蜕变,进入了一个和从前不同的境界。这种变化,造成了面貌上的改变。

美丽,最终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展示。当你的内心美丽的时候,展示出来的形象都是非常动人的。

君子之仪,总结下来有这样几个特点:稳重,绝不轻浮;温厚,让人感觉可亲;有威严,但是没有咄咄逼人的凶相;举止有礼貌,仪表整洁;既不会粗野无礼,也不会过于拘泥矫情在虚文上面。

四、君子养成的办法

如今,作为校长,我的梦想是把书里写的那种君子教育变成现实。孔子的君子养成办法,在今天的现实里要怎么做到呢?

子曰:“君子博学以文,约之以礼。”先说博学于文,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创造气氛。气氛的浸润,比任何的知识传授都有效得多。

开学之前,我用毛笔给学生写信,用传统的信笺,每人一封,共160封,写了足有半月。我希望在进校之前,就让他们对这种中国文人的沟通方式,产生一种感性的认识,建立一种连结,唤醒血液里本有的文化基因。

开学第一次晨会,我作了一次发言,题为:“做个幸福读书人”。我说,我们要做的是“幸福的读书人”,不是学霸。在我们学校,除了周一的晨会,每一天早上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读书,纯粹读书,绝不讲课,让“朗朗书声”回荡在校园里。

我要求初中生背诵大量经典,比如长诗《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他们正处在记忆最好的黄金阶段,全文背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这些都是经典,一旦“吞”下去,受益终身。至于分析讲解,听过就忘,不做也罢。

我重视量的积累,相信有了积累,一定会产生质变,触类旁通。比如,我开一堂“大赋课”。一口气列出10篇文章,包括《阿房宫赋》《滕王阁序》《秋声赋》《赤壁赋》和《洛神赋》。这种集中式的灌输和诵读,让学生对赋是怎样一种文体,对它的音韵美和形式美有了最深切的体会。

孔子喜欢户外教学,带着弟子走啊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们就常常组织学生走出去,到野外去写字,从大自然中汲取养料。现在我们已经组织过几次长途的行走。到文化现场去,看古迹,读楹联。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我们重视诗教对人性情陶冶的作用。带学生到外面出去玩,我总会先写几首诗来引出他们的兴致。

现在的家长,其实也是很纠结的。一面希望孩子能有开心的环境,宽松的发展;一面又放不下对分数的焦虑。

的确,现实中可能存在很多的不利因素。尽管如此,我们每个人并非完全无所作为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校长有校长能做的事,教师有教师能做的事,家长也有家长能做的事。

没有人可以逃避做人。巴金说,文学是要把人变得更好。我想借用一下,教育就是要把人变得更好。孔子说,做君子,将来是要修己以安人,这也是我们修炼的目的。有理想的人生更幸福,幸福是在追求的途中。我相信一个美好的社会,必然多君子。

然而,现在当我们说要努力成为正人君子,也要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正人君子的时候,大家是什么感觉呢?可能觉得有点陌生、隔膜、疏离,甚至有的人可能还觉得有点怪怪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我们打开《现代汉语词典》,查一下“正人君子”这个词,会发现官方解释是这样的: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过去,做君子是一个常识,已经浸透到我们的文化和习惯里面去了。不论在旧文化、新文化中,“君子”无论如何不该是个贬义词。可是一些时期的歪曲,现在社会语境当中,君子先是被丑化,而现在已经淡化。

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为什么要重新提出养成君子?是为了收拾旧山河,为了找回我们被粉碎了、被打破了的价值观和最基本的是非;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更好地做人、走路,而不至于迷茫。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君子孔子人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君子无所争
人生中的某一天
国风·卫风·淇奥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独一无二的你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