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亲子关系的边界

2016-06-20程亮

中国德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手机游戏短信男孩

程亮

据报道,山东聊城一个11岁的男孩痴迷某款手机游戏。由于游戏中有许多关卡需要付费,他就用妈妈的微信和银行卡刷了3万块钱,而且还把银行发送到妈妈手机上的短信通知偷偷删掉。其实,网络上频频爆出这样的“熊孩子”。对于这些“熊孩子”,当事家长多少都有些气愤和无奈。这里似乎可以追究手机游戏商家的责任:第一,手机游戏是否对未成年人做出了限制?第二,这些孩子作为未成年人,他们所实施的交易行为应该是无效的。然而,在虚拟环境中,这两个方面都面临着事实认定上的困难,即如何证明游戏的账号申请和实际使用以及交易行为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做出的?

事实上,即便我们可以做出事实裁定,要求商家履行法律的责任,我们仍然有理由追究家长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比如,某些带有暴力色彩或血腥场面的影视明确对青少年儿童观看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并不足以保证青少年儿童就不会观看——我们的一些家长不仅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监管,而且会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观看,甚至默许孩子观看。因此,从法律的层面,我们不仅需要对手机游戏向未成年人开放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强化家长对未成年子女在游戏接触监管方面的意识和责任。

但是,这些案例折射出的问题,远比追究这里的法律责任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把更多的案例放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现,它们呈现诸多的相似性:第一,当事的孩子大多是男孩;第二,所使用的支付账号等都是妈妈的,他们都熟悉手机支付的过程;第三,都是为玩手机游戏的支出。这些相似性,反映了我们家庭教育或亲子关系的某种现象。

如果我们说这是“男孩现象”或“男孩危机”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从中确实反映出当前中国社会很多家庭在养育男孩方面的某些问题。比如,这些案例直接表明,妈妈与儿子之间有更多的亲密互动,但是这些互动似乎失却了必要的边界——否则这些“熊孩子”是不可能知道妈妈的支付密码之类的信息。维持这种边界,绝对不是为了防范自己孩子,而是要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自我概念和良好的他人意识。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在传统文化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的作用下,一些家长对男孩更为关注甚至溺爱,同时又认为男孩本就应该“野”一点,往往失却了对男孩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没有这些规范和约束,我们就不可能让孩子从自我走向他人,就不可能对偷偷刷钱然后删除短信的做法有更多的道德意识。

在“熊孩子”为玩游戏刷钱删短信这件事上,我们需要追究游戏提供者的责任,但更需要强化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思考我们社会或家庭在男孩养育方面的问题。

责任编辑/黄蜀红

猜你喜欢

手机游戏短信男孩
亲爱的“老男孩”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差不多男孩
瓶中妖怪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手机游戏试了才说好
短信档
男孩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