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访谈节目未来升级路径探析
2016-06-20姜楠
姜楠
摘要 2016年2月,笔者在“广电独家”记者迟晓磊就“中国电视节目业的发展态势与2016年的发展趋势”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博士中的谈话中了解到,2016年是中国电视节目类型化和族群化将渐趋明显,资源高度整合集中,国內各大卫视类型定位更为清晰的一年。由此,笔者引发出城市电视访谈节目未来升级的深思。这里,笔者就城市电视访谈节目在內容界定、形式创新、主持人风格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索。
关键词 电视访谈节目;內容定位清晰;形式多元;风格本土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58-0038-02
在2016年2月18日“广电独家”记者迟晓磊就“中国电视节目业发展态势与2016年发展趋势”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博士中的谈话中了解到,“2016年不仅是资源高度整合集中,中国电视节目类型化和族群化渐趋明显的一年,也是各大卫视类型定位更为清晰的一年。”纵观我国2016年电视访谈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访谈《面对面》,演艺名人访谈《艺术人生》,境内外城市交流访谈《城市一对一》,以及凤凰卫视访谈《鲁豫有约》,东方卫视高端人物访谈《可凡倾听》等节目,这些节目在内容界定、话题设置、嘉宾邀请、主持风格、包装设计等环节都进行了不小的调整。大数据、云计算、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介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众多自媒体人应运而生,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媒介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此,城市电视访谈节目要想拥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必须在适应时代选择和创新中找准路径。
1从单一化模式化向多元模式化转变
追溯电视访谈节目起源,我们知道,它由西方广播谈话节目衍生而出,在开播初期就确立了明星闲聊式的谈话方式,被人们称之为脱口秀节目。我国电视访谈节目起步较晚,它以1993年上海卫视的《东方直播室》为开端,经过中央电视台1996年创办的《实话实说》至今,已经涌现出诸多内容、形式、风格各异的优秀访谈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新闻类访谈《面对面》、演艺名人访谈《艺术人生》,以及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鲁豫有约》《可凡倾听》等等,这些节目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了一个个成熟的节目类型。在此背景之下,城市电视访谈节目发展迅速,相继开播了舆论监督类《行风热线》,法治访谈类《铜川大律师》,民生访谈类《城市零距离》等节目,成为当地城市电视重要节目形式之一。访谈节目不仅是一种节目形式,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较大的社会价值。在现代社会进程中,它融汇成了一种社会精神,在伦理性社会进程中,它起到了改变社会心理,改变受众精神风貌的作用,具备社会美学的效果。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资讯业的飞速传播,城市电视访谈节目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形式和套路几乎大都以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嘉宾——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现场观众发言——嘉宾逐一陈述——主持人归纳等单一模式。虽说这一形式可从发言主题较好地过渡到发言客体,但两者之间的谈话平铺直叙,很难出现交汇点,造成嘉宾状态不积极,对现场观众发言只能礼貌示意而己,而作为节目灵魂人的主持人,却无形中成了嘉宾和观众之间的一条“隔离带”,让谁发言谁发言,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节目的规则,迫使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接受并遵守这个规则。我们知道,惊喜和刺激是吸引受众的“定心丸”,相同的模式会大大降低受众的好奇心理,因此,创新是唯一出路。如,陕西铜川广播电视台舆论监督节目《城市零距离》在节目开播一年之后,便在节目形式上做了大胆创新,从演播室搬至社区、工厂,随后走进农村、学校,让相关受众组团参加,除了邀请政府官员,还邀请了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使其观点在现场交锋、重合。多年的尝试经验获得知,电视访谈节目既可以在固有形式上创新,也可还原昔日节目形态,可探索新的环节设置,也可植入当代新的元素,使其获较高社会影响力。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势必会被时代和受众所淘汰。
2从内容平淡化向内容深度化转变
现如今,随着城市节奏步伐的加快,使得人们对于轻松娱乐化的电视访谈节目较为青睐。2015年以前,娱乐,演艺界明星是最为吸引受众眼球的,而对于以明星为主要节目的内容,几乎是以他们个人的生活、兴趣、经历、个人等为话题,可以说与受众毫无关联,受众也无非是一些崇拜者而己,使受众很难从获益,使节目毫无特色,虽说在短时间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却不能成为节目成功和造成社会影响力的主体。如果我们只把节目的重心放在受众好奇明星嘉宾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不是两者之间话语往来,那么,这个节目最终将会成为一档“爆料”的专题节目。对于电视访谈节目而言,内容的界定和深度是决定受众是否对节目感兴趣的重要因素,节目的访谈话题不能只集中在嘉宾个人生活状态为主的软性题材上,要紧跟时代步伐,将受众较为关心的、敏感的、焦点的话题引进节目当中,从而逐渐拓展以政治/社会事务、经济/消费、社会问题/公德、法律法规、环境、娱乐等内容别样、形式多元的电视访谈节目。如,2016年1月17日至21日期间,西安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以聚焦“十二五”发展成就,展望大西安发展未来的“十二五”特别节目——5期大型系列新闻访谈节目《对话西安》,因此节目为新闻访谈类节目,故而,播出时间安排在每晚8点在《西安新闻》之后播出,并由西安电视台知名主持人严一宁担纲。五期节目的选题紧贴民生民意和城市经济建设,分别为“五项重点工作与西安发展的落子布局”“西安‘十二五发展的红绿蓝”“西安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文明西安与文化西安的共振”“西安的双创力”。我们通过传播学理论的观点,不难发现,《对话西安》以对话这种人际口语传播活动,将这种活动的参与者与谈话内容准确选择,不能不说是受众2016最为期待的一种心理需求。当前,随着大众文化素养和审美观的提升,自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人们对访谈节目话题的新颖程度会越发的关注,内容会越发的宽泛,不仅有国家大事,社会小事,甚至,我们工作生活琐碎之事也会成为访谈话题之一。比如,铜川广播电视台舆论监督《城市零距离》节目,自2016年以来先后播出了《高速回家收费高》《安居门前豪车停》《强行拆迁谁来管》等民生焦点话题,引起社会较大反响。“得内容者得天下”,2016年,对于优质化,差异化的电视访谈节目内容的争夺会愈演愈烈,选择有别于其它节目的“家常”话题,是打造以“内容为王”前提所在。
3从嘉宾名人化向嘉宾百姓化转变
在访谈节目中,嘉宾邀请的是否得当,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在寻访嘉宾候选人时,不仅要了解他们的观点、性格特点、口语表达等,还要挖掘其访谈话题的核心,使受众从中了解嘉宾的故事,体会其深刻感悟。2015年3月,铜川广播电视台邀请2015年春晚曲艺明星,铜川籍相声演员苗阜走进《铜川人》访谈节目中做客,在筹划前期,节目组经多方联系,将苗阜幼年时期的发小、中学同学、铁路工友等逐一邀请到位,设置悬念元素植入,爆料苗阜艺术人生历程中不为人知的励志一面,烘托了现场气氛,使嘉宾有话可说,现场观众有话可问,受众有趣可看的积极性。众所周知,电视谈话节目因传播特质不能使嘉宾像日常生活一样去交流,甚至嘉宾们还会因维护形象而拘谨,放不开,但一些“亲友团”“粉丝”的出现,会为节目植入轻松气氛,使嘉宾消除对现场环境、镜头(话筒)的紧张感,从而使其畅所欲言,提高谈话的质量。如,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主持人陈鲁豫都会在节目的开场,给嘉宾一个拥抱或者一句简单的问候宋拉近与嘉宾间的距离,给嘉宾一个放松的心情。我想,这也许就是任何一个嘉宾都能在《鲁豫有约》中“一吐为快”的原因之一。
4从主持人风格发散型向重点型转变
主持人风格,毋庸置疑,是建立在由内而外的水准之上的体现。访谈节目主持人,不但要有机智的现场驾驭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如的亲和力。这里,主持人的角色并非简单的提问,而是一位用心倾听的听者,并在用心倾听的“节点”迅速承接出话题的关键点,把谈话主题引向深层次,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董倩曾经这样说,“要想访谈成功,首先,一定要让对方眼里有你,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这样,“在日后的采访中,能让别人把你当回事,还是一个‘配字。你更加‘配,他就会更重视你,采访出来的东西就会更客观、更准确。”在一些城市访谈节目的设置环节中,一些主持人往往忽视了现场观众的存在,使现场观众成了“摆设”,却不知他们也是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节目主持人能与嘉宾、现场观众共同完成对话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节目主题的深化,浓厚氛围的营造,对嘉宾的情绪状态,现场观众的积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实现节目有效传播,这不能不说是主持人素质和驾驭能力的一种有力体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不论是面对健谈的普通百姓,还是面对内敛的成功人士,她都能潜移默化的引导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这些感受恰恰是张越访谈节目中的精彩一笔。
当前,面对真人秀节目和大量节目的冲击,访谈节目的阵地不断收缩,城市台访谈节目要适应时代新的选择,在改变中找准道路,为受众传播正能量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