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力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
2016-06-20于吉阳
于吉阳
摘 要:本文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研究视角,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培养的社会人才应具备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界定理清几种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当前一些较为优秀的院校的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进行了综述,并对基于就业力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就业力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3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表述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随着高度的社会化分工,高职教育要达到人才效益最大化、社会满意最大化和教育效益最大化,需要不断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的方法、手段和内容。
1.通用能力培养
通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必须强化的目标。“通用”的含义是不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而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获得成功都要具备的能力,是跨职业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对通用能力的培养,当前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一是直接开设课程进行培养,比如直接开设“商务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商务着装规范、称呼礼仪和仪态礼仪等,或者开设综合素质课程,将几种通用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培养;二是把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起列入教学目标,将通用能力融入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
2.专业能力培养
从功能角度来看,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其从事所属职业所在岗位必需的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高职院校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依据学生认知规律采用逐层递进方式,将岗位认知、专业知识或基础操作、典型工作任务实训与顶岗实习分层分步实施,并通过双证书制度体现最终的专业能力培养效果,即职业资格证的引入。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上岗资格。
在培育要素来看,更多地引入双师素质教师,具有职业岗位环境的实训场地和专业的教学资源。在互聘共培机制下,高职院校聘请大量来自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担任教师,一些专业开展师徒制教学模式,进一步借鉴行业企业优势资源,直接将专业课上到工厂、企业、办公室。在实训过程中,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技能人员技术规范,实现实训过程作业标准化。
3.创业能力培养
在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多数院校成立了科创实践中心,为学生提供课外创新活动机会,组织学生到企业锻炼,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提供创业辅导等。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构建了由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科技孵化器等组成的创业教育培养和服务平台,重视课程、辅导和大赛。[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将创业教育作为独立于就业指导课之外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由创业课程、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创业孵化构成的创业教育主体;二是由创业大赛、创业辅导与咨询、创业论坛构成的创业教育辅助体系;三是创业研究。该院注重创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创业实践通过学生分组在学校商业街内建成的迷你创业园来进行。通过迷你创业园,学生可以实现创业课程以及创业模拟实训之后真实的创业实践。
二、基于就业力的三位一体能力融会贯通
职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系统思想,三位一体的能力是可以相互融合进行培养的。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重视举办创业论坛和专题讲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和创业大赛。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坚持把就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基本素质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相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通、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通”的思路,构建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对接岗位的“一技之长”课程提升了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竞争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2010~2020年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使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与就业进一步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张 平.德国职业院校的职业能力理念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30):67-69.
[2]程志玲.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