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扶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2016-06-20杨济维马超张颖
杨济维++马超++张颖
摘 要:重视以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严峻课题,而帮助贫困生解决心理问题不仅是各高校心理教师的主要工作,同时也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能够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心理扶贫工作机制,为思想政治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素养及其实践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简要探讨。
关键词:扶贫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23
一、正确认识对高校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性
李克强总理在“调结构”“稳增长”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上多次强调“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的施政理念。2014年上半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办、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等部委联合研究制定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精准识别、 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目标任务,为落实国家帮扶政策指明了方向。
对各高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是国家整体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也是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征程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完成国家基本的资助政策的同时,还应该在某些方面进行一些创新,提出一些有别于其他救助的新举措。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脱贫,时间即将到来。而高校资助的对象与普通的社会救济对象有所不同:高校资助的学生,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贫困而需要救助,但是更准确地说是家长的贫困而导致学生需要国家的救助。在校大学生是被资助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各高校对学生的资助工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资金的救助上,还应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勤奋、勤俭、自信、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最终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胆识的综合型人才。
二、为心理扶贫工作创设条件
1.各高校领导要认识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高校领导能够从思想上深刻意识到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这项工作正规化和有序化,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当前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开设心理健康专项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档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归档,防患于未然。对贫困生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以及救助工作,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全面化、规范化、专门化。
三、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并不是科班出身,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也只是懂些皮毛。他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学习不同的科目,而且心理扶贫也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任务,前期的准备工作、知识储备以及技能培养并不能保证教师能够马上胜任这份工作。因此,素质培训就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一个必要准备,而且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心理扶贫不仅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而且也是一项不断学习、探究的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的热情和政治觉悟,促使心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要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开展相关的科研探究,将会是心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
四、结语
总之,贫困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所不得不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此外,完善心理扶贫机制,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条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 会使得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沈 娟,谭根稳.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王金华.论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J].当代经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