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做好广播维权类节目的思考

2016-06-20金赟

新闻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选题

金赟

[摘要]近年来,维权类节目存在样态同质化日趋严重、节目的选题主观性过强,系统性不足,专业类维权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欠佳等问题。结合安徽经济广播《维权先锋》这档节目从节目选题,主持人驾驭能力和节目未来方向谈如何做好广播维权类节目。

[关键词]维权节目;选题;驾驭能力

近年来,维权类节目因警示和帮助功能促使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解决维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以普及知识、服务受众为特点,备受人们的喜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节目样态同质化日趋严重、节目的选题主观性过强,系统性不足,专业类维权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欠佳等。现结合安徽经济广播《维权先锋》这档节目从节目选题,主持人能力和未来方向浅谈如何做好广播维权类节目。

一、维权节目如何选题

在创办《维权先锋》之初,节目负责人当时提出从空间、时间、性质来确定选题范围。也就是说,空间上立足安徽、辐射周边。时间上近期已发生,最好是正在进行中。性质上具有典型代表性或者特例但有足够警示作用的维权类事件。在这基础上,节目组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选题的来源,如:自己自采、听众电话、微信反映、网站和其它媒体的爆料和报道。因此选题来源较为丰富,但如何选出对受众最有用效果最大化的选题却考验着节目组每个参与者,因此,对选题价值的分析尤为重要。以《维权先锋》为例,节目选题的价值除了基本的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外还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要素:

政策相关性。每当国家出台一些和老百姓切实相关的政策时,我们会选择专业的律师解读相关政策和法律条文,并且以事实为依据,从公众的视野,法律的角度去解析相关事件。如在2014年3月15日我们请专业律师解读《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年后,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那天,推出特别节目《网络消费维权到底难在哪?》编辑主持人按照“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一新消法的亮点——网络消费维权的难点——网络消费提醒这条主线梳理节目,通过录音报道、听众热线、微信互动,及时分析总结出网络维权成本高、跨地投诉难、证据搜集难等维权难的原因。该期节目紧随政策法规,贴近生活,强化了节目及时、权威的形象。

公正性。维权节目在使用话语权方面要谨慎,避免片面渲染、过度维权,要架起消费者、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桥梁,并摆正他们之间的关系,要公平公正的表述和评价相关事件,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重要性。重要性往往和受众关注度成正比,这也是选择节目主题中需要考虑的一部分,《维权先锋》节目一般从事件的影响力和危害程度来考量。例如2014年7月20日,媒体曝光了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品牌企业的肉类供应商一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随后记者组对合肥市涉及的餐饮店进行走访,并询问相关职能部门,虽然事件源头不在安徽地区,但因为此事的影响力和危害程度让它也成为了我们的选题之一。

系统性。除了突出选题的重要性之外,还应注重系统性。比如三月选题侧重消费维权类、五一节侧重劳动者维权、国庆节侧重节日消费提醒等。在短时间内集中对某一主题进行系列或连续报道,形成一定的宣传攻势。

二、维权节目的驾驭

(一)与听众的交流能力

维权类节目的成败与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除了要有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把握节目中的语言措辞,尤其是与听众的交流能力。《维权先锋》节目有一个版块是热线电话的互动环节,经常会接到两类电话,听众对某一问题表述不清、哕嗦且无逻辑,听众利益因受侵害而表现的情绪激动。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节目主持人一般也采取三种应对方式:一是主持人要恰如其分地打断听众的讲话,并从听众的话语中提炼出问题的核心内容,请嘉宾解答。二是听众因为权益受到了侵害,在陈述过程中难免情绪激动,主持人就需要运用问话和交流中的语言技巧,稳定对方的情绪,让事实陈述得更客观、更清楚,千万不能推波助澜、火上浇油。主持人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地抚慰、引导听众。如:在网络维权到底难在哪这期节目中,听众在朋友圈买到假包,情绪比较激动,打电话诉说,交流过程出现以下对话:

主持人:鉴定的结果这个专卖店是说真的还是假的?

听众:假的嘛。

主持人:假的,然后后期你有没有跟这个卖家再进行沟通呢?

听众:我跟她讲了,我讲你不要我去验么,我验回来了,假的,然后讲现在可以退钱嘛,我把包还给你嘛,把钱退给我可对,然后哪知道她又讲那你退给我的万一不是我给你的那个呢,我哪知道你寄给我的是不是我寄给你的那个呢,然后就不知道了,打电话又不接啊或者不回这样子。(此时情绪已相当激动)

主持人:好好好,这位听众你的这个心情我们能够理解,你啊先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毕竟你打电话来是为了解决问题。对不对,我们来请律师和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来给你最专业的帮助。

主持人此时的语速是缓慢的,在非常具有安慰性和亲和力的交流中先稳住听众的情绪,然后赶紧把对事件的抱怨转移到对事件的解决上,较好的控制了节目的氛围和节奏。

(二)归纳总结能力

维权节目因为热线多,问题散,容易给人很混乱的感觉,这就要求主持人在节目制作中,要适时的归纳、总结和点评。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紧扣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同时又有“平等”色彩及交流意味,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贴近的角度去阐释。主持人必须非常清楚节目所代表的立场,以法律为依据,用事实说话。

三、维权节目的发展

(一)加强立法宣传

建设法治社会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而随着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法律法规,老百姓对此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但如何正确理解这些规定,和我们自身的关系有哪些?未来的维权节目要加强这一部分的宣传。改变以往对条款逐一解读的方式,以故事为引线,吸引听众,解析新规。总之,用新颖的手法加大对新法规的宣传,增强听众对立法活动的理解。像《维权先锋》曾经推出过《新消法新在哪》、《工伤新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影响你我他》等专题,节目通过记者采访、故事演绎、专家解读、律师分析等方式对此进行集中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服务经济建设

大多数频率都有维权节目,侧重点不同,交通广播侧重车辆维权、农村广播服务农民朋友,那么经济广播的维权节目虽然涵盖的内容较为多样,服务的群体也相对广泛,但对经济建设的服务能否深入是要思考的问题。在贴近受众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目光,承担起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也就是对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经济起到监督和推动作用。

(三)与新媒体的融合

对维权节目来说,广播的单一性和转瞬即逝的缺点影响了节目的传播效果。比如,鉴别产品质量好坏通过图片比语言描述更加直接和容易辨识,所以,未来的维权节目要和新媒体较好的融合,弥补广播的不足,扩大节目的影响等,它可以成为广播节目关键信息的文字+图片版,甚至成为广播音频的精华版。而且信息利于保存和回溯,并且更好的和听众进行联系。听众随时随地关注公众号提出维权问题、提供维权线索,主持人集纳遴选并进行整理,运用到广播或者反馈到新媒体上。另外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受众最常见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作为节目的选题,有效提升节目的实用性,同时,新媒体也可以架起企业、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为他们提供更为方便的交流平台,形成传统广播和新媒体的良好融合,为办好维权节目提供更为简便且重要的手段。

(四)走到听众身边去

在节目中解答听众提出的法律问题,提供服务和帮助,那么在节目之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服务还能跟进么?维权节目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关怀,所以,要在节目外组建一个法律服务团队,建立一张维权网,织起工商、消协、法援、残联等部门,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推进维权的进度。比如,《维权先锋》节目和本地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合作,定期组织律师进社区,进工厂,帮助有需要的听众解决法律问题,另外,每年的“3·15'都会联系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组织大型户外的宣传活动,搭建老百姓和职能部门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平台,节目也不仅只限于此,在活动之后对所有问题进行跟进,把维权落实到位,贯彻始终在听众身边、有规划的持续服务的宗旨。

其实要想做好维权类节目,不仅要注重节目选题,加强主持人的节目驾驭能力,更要在节目之外下功夫。只有不断的发现和改进节目自身存在的问题,融合其它媒体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点,并让受众有一定的归属感、信任度,维权类节目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广播)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选题
生物学情境化新高考复习选题例析
出版社如何科学地落实好选题论证制度
《二次函数》专题训练
新年刊
第三批重点电视剧选题开始报送
选题有误
浅谈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
选题——让我们站在正确的起点上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