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生”俱进,优化德育策略

2016-06-20文/

教育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常规

文/ 徐 超



与“生”俱进,优化德育策略

文/ 徐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也充分表明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而言,必须牢记立德树人的宗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

徐超,男,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黄冈中学副校长兼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校长,黄冈市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员,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主编《高中数学考点分析与研究》专业著作;发表《浅析学生解分类讨论题的思维障碍》《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对普通中学办学定位的若干思考》《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实效》《落实教学管理规范,提高教学管理效益》《挖掘学生潜力,增强竞争实力》《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感悟教育真谛,引领学校前行》等教育教学论文20余篇。

形成德育工作常规

德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渗透性与持续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形成并强化具有连贯性与系统性的德育工作常规。而这种德育工作常规应定位在“三个把握”的基础上推进“四化”:“三个把握”即把握培养目标、把握教育规律、把握学生特点;“四化”即日常管理规范化、教育活动制度化、思想教育经常化、素质教育工程化。

日常管理规范化旨在贯彻落实行为规范,优化学生管理机制。围绕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和《班级管理常规》,要让学生把“行为规范”和“班级常规”深刻地印在脑海里,自觉地落实在行动上,从而逐步形成“讲文明、守纪律、爱学习”的优良学风。

教育活动制度化旨在坚持开展教育活动,建立育人工作流程。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以“三爱”教育为主线,每周一次升旗仪式,每周一次小结评比,每周一次班(校)会,每月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每月一次学情分析,每月一次家校沟通,每学期一次总结表彰,每学期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每学期两次家长会等均要形成制度。教育活动要分不同学段整体设计,并建立不同年级的育人工作流程,并按照有策划、有组织、有活动、有收效、有总结的要求,考核育人流程的实施情况,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良好收效。

思想教育经常化旨在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建立思想教育机制。一方面通过“三个转变”强化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有追求、有投入、有毅力的“三有”教育,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通过认真预习、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认真复习、认真反思的“五认真”教育,让学生转变学习习惯;通过勤提问、勤动笔、勤思考的“三勤”教育,让学生转变学习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坚定三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坚定信心,增强学习动力;坚定决心,排除学习阻力;坚定恒心,强化学习毅力。从而在调整学生学习状态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素质教育工程化旨在搭建学生发展平台,建设素质教育工程。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学科教学为主打项目,学校可以自主地选择辅助项目。如:通过社团活动建设,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体育、艺术、科技素养及创新能力;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及审美情趣;通过文化活动建设,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际素养及综合实践能力。

突破德育工作瓶颈

影响中学德育工作收效的主要因素有:德育内容教条,泛政治化;教育方式落后,单向灌输;德育管理滞后,江心补漏;师生关系冷淡,关爱不足;家庭教育缺失,导向错位。制约中学德育工作成效的突出瓶颈是:停留于传统方式——说教式、强迫式;止步于学生管理——只关注学生纪律,不关注学生成长,这些都是无视当今学生特点的结果。因此,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关键点是:关注学生成长,转变德育方式。

全面关注学生成长是新时期“以学生为本”教育观念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三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体格。五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六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短板,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转变德育方式是新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变“说教式”为“交流式”。对于当下的中学生而言,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不仅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一旦转化为诸如情景讨论、事件评论等“交流式”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能让学生产生内在的认同感。其次,要变“强迫式”为“自主式”。教师不要片面地认为学生是受教育者,必须树立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和相互教育管理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

创新德育工作策略

把握学生特点,全面关爱学生。中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求新求异”——观察力、注意力逐步增强,独立性、自主意识逐步增强,个人世界观逐步形成,疯狂的崇拜时尚的东西,逆反心理较强、有我行我素倾向。二是“求表现”——思维水平逐步提高,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逐步提高,信息资源丰富、知识视野较宽,兴趣广泛、具有一定的个性特长。三是“求帮助”——感情世界日趋丰富和复杂,生活条件优越,吃苦精神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较差,看重友情,容易在学习上分心。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引导和培养学生;针对学生“求表现”的特点指导和激励学生;针对学生“求帮助”的特点关爱和帮助学生。

明确培养目标,实施阶梯育人。以品德培养为首要目标,以素质培养为中心目标,明确各年级的阶段目标要求,形成育人的目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育人工作流程。针对首要目标设计每月一项主题教育活动(必做),针对中心目标每月设计一至两个班会活动(选做),形成育人流程方案,并建立实施育人流程的考核机制。

尊重学生需要,助力学生成长。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审美人文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并让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科学素养或某一方面的技能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除了需要逐步建立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外,还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搭建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营造充满魅力的文化环境。

形成教育合力,建立教育网络。社会是学生接触信息的平台,学校是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场所,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地方,要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家校沟通平台、学校与社会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总之,尽管本人对德育工作策略缺乏深入的研究,但仍然充分认识到德育策略之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常规弱则收效小,常规强则收效大;落后的培养方式出次品,先进的培养方式出精品。只有不断地强化德育工作常规,与时俱进,与“生”俱进,不断地更新学生培养策略,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育人常规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常规之外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